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解讀《城南舊事》小說與電影“同”與“異”

2016-05-09 17:16:16武原春
青年文學家 2015年33期
關鍵詞:城南舊事異同電影

武原春

摘 ?要:在中國當代的兒童文學中,《城南舊事》以其懷舊感傷的筆調,寧靜致遠的文風以及童真童趣的語言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1982年,經(jīng)過改編的同名電影搬上銀幕,同樣獲得了空前的好評,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這無疑都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僅在于兩者的“同”,更在于兩者的“異”?!巴笔侵敢暯窍嗤L格相同、基調相同;“異”是指故事結構不同、人物設置與塑造不同、個別情節(jié)的修改。 本文試圖通過對比兩種文本之間的“同”與“異”, 來探討兩種不同的藝術媒介對同一題材的不同演繹,找到二者成功的原因。并且,《城南舊事》作為一個成功的范例,在今天看來,依舊是值得借鑒的。

關鍵詞:《城南舊事》;小說;電影;異同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02

小說《城南舊事》的作者是著名的臺灣女作家林海音。林海音原名林英子,小名叫英子,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5歲時隨父母一起遷居北京城南并在那里度過了她的童年時代,《城南舊事》就是對這段難忘時光的記述。

由伊明改編、吳貽弓執(zhí)導的同名影片《城南舊事》于1982年拍攝完成并上映,這部電影曾在40多個國家上映過,并且獲得了包括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菲律賓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在內的多項國際、國內大獎。

一、 同一性

(一)視角相同

1.第一人稱敘述視角

文本與電影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

第一人稱敘述是指文章中以當事人的口吻來進行敘述的筆法。作者以“我”(或“我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現(xiàn)。在小說《城南舊事》的開篇《惠安館》中,一開頭便這樣描寫:“太陽從大玻璃窗透進來,照到大白紙糊的墻上,照到三屜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來了?!盵1]這樣,小說便奠定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即通過“我”(小英子)的眼睛來看待世界,通過“我”的口吻來敘述故事。

在電影版的《城南舊事》中,從始至終的敘述視角也是“我”的視角,關于這一點,該片的導演吳貽弓曾在《我們怎樣拍<城南舊事>》中提到:“我理解小說《城南舊事》的視點,應該是主人公小英子的所見、所聞和所感。這就是小說顯現(xiàn)的一個表述方式——第一人稱自述體。”[2]電影以此為依據(jù)對小說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動,使全劇出現(xiàn)的人、物、景、情等都是英子可感可知,身在其中的,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也成為影片的一條清晰的脈絡。

2.兒童視角

林海音在《冬陽·童年·駱駝隊》中寫道:“我是多么懷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盵3]作為一篇回憶性的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展現(xiàn)出的就是一個孩童眼中的世界。同樣,電影版的《城南舊事》用全片百分之六十的低角度拍攝呈現(xiàn)了這種視角,將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在兒童視角這方面,二者也是一致的。

例如,荒園里出現(xiàn)的厚嘴唇的男人為了養(yǎng)活媽媽,供弟弟讀書而去偷盜,英子隱約感覺到了這個人的怪異,但是她想到的卻是“我覺得這樣一個大朋友,可以交一交,我不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分不清這些,就像我分不清海跟天一樣,但是他的嘴唇厚厚墩墩”。[1]英子把他當做自己的朋友,聽他講自己的故事,一起聊天,還相約一起去看海。當她看到這位“大朋友”被警察帶走時,英子沒有像大人們一樣去圍觀、評論,而是非常難過。英子以天真無邪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用一顆純凈的心感受到秀貞、宋媽、小偷等人身上被蒙蔽的人性光芒,看到平凡人身上的人性美。

(二)散文化的風格

《城南舊事》的整體基調便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林海音以她特有的女性作者的細膩、溫情的筆觸將這一切關于童年的記憶述于紙上時,那些人,那些物,那些情,那些景,散發(fā)著濃郁的散文化氣質。這一點,吳貽弓在他的《<城南舊事>導演總結》中寫道:“作品(小說)本身所具有的風格是極顯見的,樸素、含蓄、深刻。典雅,有著散文詩般的音韻,但故事又極簡單,清淡。”[4]

對于電影來說,基于文本的改編再加上音樂、燈光、場景的轉換,都使得小說中散文化的風格特點在電影中得到了繼承甚至是放大。在這部影片中,導演采用了串珠式的敘述結構,將“秀貞的故事”、“小偷的故事”、“吳媽的故事”這三個沒有因果關系的故事以英子的眼睛相串聯(lián),這樣,就形成了以英子的內心活動為主體,以畫面和聲音、造型等為表現(xiàn)形式的“散文體影片”,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類似于中國水墨畫般的意境,與原文的感情基調相一致。

(三)悲傷的基調

林海音在《文字生涯半世紀》中寫道:“我和五四新文化運動幾乎同時來到這世間,我看到了在那個新舊交替時代的人物悲劇,尤其是中國女性的悲劇”[5]將中國二三十年代生活于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的不幸遭遇與悲劇性的命運一一展現(xiàn),使得小說蒙上了一層悲傷了意蘊。純真活潑的秀貞在接連遭受了愛人始亂終棄,孩子生死不明的雙重打擊之后,變得瘋瘋癲癲,好不容易與妞兒相認,卻雙雙慘死雨夜,令人心酸。

電影版本的《城南舊事》在這一點上與原著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除了延續(xù)小說中含蓄的表達手法(如用賣報童的聲音揭示人物結局)外,還通過立體的畫面、聲音,將小說的韻味傳達了出來。影片一開頭出現(xiàn)的便是北京京郊蕭瑟的秋景,緩慢推送的鏡頭再配上略顯滄桑的自述,立刻將觀眾帶入了這種徐緩、感傷的情境中。劇中反復吟唱的《驪歌》使傷離別成了一曲不絕的旋律。

二、差異性

由于表現(xiàn)方式的不同,電影不可能將小說紋絲不動的照搬到銀幕上,由文字到影像的轉化,必然要經(jīng)過修改或者再創(chuàng)作,這樣就使得小說與電影具有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表現(xiàn)在《城南舊事》的改編中,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故事結構不同

小說版《城南舊事》由五個篇章組成,它們分別是《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五個篇章通過主人公小英子的經(jīng)歷連接起來,將老北京城南地區(qū)的生活風貌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顯然,電影對這一部分的改動還是很明顯的,影片完全刪除了《蘭姨娘》的部分,將重點放在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驢打滾兒》這三個篇章,相對應拍成了“瘋女人的故事”、“小偷的故事”、“宋媽的故事”,而《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在經(jīng)過修改之后成為了影片的結尾。

關于《蘭姨娘》一節(jié)的刪除,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從電影本身的特性來看,一部影片的時長一般為九十到一百五十分鐘,過短無法將故事表達清楚,而過長則容易引起觀影者的審美疲勞,就《城南舊事》而言,五個相互獨立的故事同時出現(xiàn)于一部電影中,勢必會使電影顯得凌亂,也不利于觀眾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蘭姨娘》一節(jié)中的故事情節(jié)與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相去甚遠。影片導演吳貽弓曾說:“我被《城南舊事》中那種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動,整個小說充滿了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1983年影片上映后,這種情感同樣也打動了無數(shù)的觀眾?!盵6]很明顯,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是鄉(xiāng)愁與哀思,而蘭姨娘的形象與其他人物形象反差過大,放在一起會顯得很突兀,而且,小說中蘭姨娘與父親之間曖昧的關系也會破壞導演所設定的“父親”形象。

(二)人物設置與塑造不同

1.人物設置

除了對故事進行刪改之外,電影對人物的設置也做了相應的調整。與小說相比,電影版的《城南舊事》刪去了“蘭姨娘”與“得先叔”這兩個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感情故事,這樣可以使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更加緊湊,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2.人物塑造

語言文字的伸縮性強,包容性大,所以,小說在刻畫人物以及展現(xiàn)人物內心方面更具優(yōu)勢,這也是小說與電影之間差距較大的一點。

以文本中“爸爸”的形象為例,在電影中,英子的爸爸是個儒雅、慈愛的學者形象,他對妻子一往情深,對孩子疼愛有加,并且還經(jīng)常在暗中幫助和保護進步學生,在得知北大學生被日本人害死時氣的吐血住院,最后不治身亡。這樣的父親形象近乎完美,也讓觀眾對父親的逝去感到悲痛與不舍。

而小說中的父親形象相較而言就要豐富且復雜很多。他有溫情的一面,會在英子挨打上學之后送去花夾襖;他有嚴格的一面,要求英子“喝湯不要出聲……湯匙也不要把碗碰得當當?shù)仨憽庇袩嵝牡囊幻?,收留進步學生得先叔與被趕出家門的蘭姨娘。除此之外,他也有落后腐化的一面,“我記得媽跟別人說過,爸爸在日本吃花酒,一家挨一家,吃一整條街,從天黑吃到天亮?!盵1]小說中的這些文字雖然削弱了父親的正面形象,但卻使得人物更顯真實,也更有“人味”。

(三)個別情節(jié)的修改

仔細對比兩個文本會發(fā)現(xiàn),電影除了對故事結構和人物塑造方面有較大的改編外,對小說中的個別情節(jié)也進行了修改。

例如秀貞對思康的回憶、宋媽對小栓子和丫頭子的回憶以及后來尋找女兒的情節(jié)在電影中被刪去了,這種刪除有效地控制了故事規(guī)模,使電影有足夠的時間去描述主要人物,使人物關系更趨集中,人物形象鮮明。也統(tǒng)一了影片的兒童視角

同時,增加了臺灣墓地“離別”的一幕,小說在英子得知父親在醫(yī)院去世處結尾,而電影的結尾是英子一家與宋媽在墓地道別。這一情節(jié)的增加渲染了離別的氣氛,凸出了電影散文化的特點,也使“哀愁”與“相思”的主題更加鮮明。

而且,人物的口音也發(fā)生了改變。小說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描寫:“這是我們在北。媽媽還說不好北京話,京度過的第一個冬天她正在告訴宋媽,今天買什么菜。媽不會說‘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她說‘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1]以此傳達出英子一家人來自外鄉(xiāng),而且文中不時冒出的客家話也成為了小說的一大特色。但在電影中,人物的語言變成了地道的北京方言,這種人物口音的改變使得影片的整體氛圍保持一致,雖然這樣的處理削弱了原著的藝術性與真實性,但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京味十足的口音更富感染力,眼睛看著老北京城的風貌,耳朵聽著原汁原味的“京片子”,可以將觀眾一下子就帶到了導演設定的藝術氛圍中去。

三、小說與電影

小說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當時的人與事,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在結合了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感受后,通常會對小說文本產生新的認識與體驗。與小說不同,電影是以劇本、導演的思想來展現(xiàn)故事,把觀眾的思想局限在影片特定的場景中,調動觀眾的情感引起共鳴。電影《城南舊事》的成功在于充分的忠于原著,并在這種充實之外又調動了電影化的敘事方法,充分地傳達出林海音對童年往事的眷戀與不舍?!冻悄吓f事》之所以成為中國兒童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和導演吳貽弓嚴謹?shù)膽B(tài)度是分不開的,他運用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詩式方式把小說中描述的童年勾勒出來,將演員、攝影、音樂、美工等多個電影元素調動起來,讓電影充滿了濃郁的北京風情和童年懷舊情結,這對于今天的電影改編,也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林海音.城南舊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1,60,86,2.

[2]吳貽弓.我們怎樣拍城南舊事[J].電影新作,1983,(03):83.

[3]林海音.冬陽·童年·駱駝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3.

[4]吳貽弓.城南舊事導演總結[J].電影通訊,1983,(02):15.

[5]林海音.文字生涯半世紀[J].書城.1997,(05):03.

[6]吳貽弓.導演吳貽弓回憶《城南舊事》[N].華西都市報,2001(A5).

猜你喜歡
城南舊事異同電影
《城南舊事》中敘事藝術的應用
青年時代(2016年31期)2017-01-20 23:43:24
《城南舊事》長銷背后的閱讀教育指向
出版廣角(2016年22期)2017-01-17 17:50:36
讀《城南舊事》有感
論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專業(yè)文化建設的校企文化融合
從中日民間故事窺探中日文化差異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7:14:41
大陸和港澳臺初中歷史課標在中國文化史方面的異同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3:55
簡論謝靈運與柳宗元山水詩思想內容之異同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39:46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30:22
解讀張藝謀影片的視覺審美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24:36
后現(xiàn)代視域下香港電影的解構與建構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08:24
巴中市| 逊克县| 资溪县| 翁牛特旗| 临邑县| 七台河市| 霍邱县| 杨浦区| 大埔县| 铁岭市| 江津市| 隆德县| 蒙山县| 洛宁县| 眉山市| 五峰| 南皮县| 吉林省| 垦利县| 麻城市| 石门县| 莱阳市| 柏乡县| 栾城县| 都江堰市| 麻城市| 富阳市| 黎城县| 青浦区| 陇川县| 泗阳县| 青龙| 康定县| 营口市| 德钦县| 井冈山市| 静乐县| 望奎县| 云安县| 贵港市|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