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目前中職學校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從改變教育思想和轉變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習習慣和指導學習方法、開展賞識教育、優(yōu)化課堂教學等方面著手,讓學生愛上英語課。
【關鍵詞】中職生 英語課 習慣 學習方法 賞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3B-0140-02
當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面臨著機遇與挑戰(zhàn)。對中職生來說,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日常交際用語的能力對今后的就業(yè)和升學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的中職英語課卻出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厭學的現(xiàn)象,亟須英語教師改進教學,使學生愛上英語課。
一、中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中職教育主要的培養(yǎng)目標是社會各方面需要的技術人才,掌握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是其突出的職業(yè)特點。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英語教師必須分析教學現(xiàn)狀,找出癥結和對策,才能恰當?shù)貙W生進行教育和指導,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一)學生的學習方面
1.中職放開招生給教學帶來的問題。如今多數(shù)的中職學生來自農村,特別是縣域學校大部分是沒有經(jīng)升學考試的初三分流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基本的文化基礎不好,厭學文化課,特別是英語學科是他們共同的難點。很多人認為學習英語沒有用,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導致中職學校英語教學面臨很多問題。有的學生,特別是男生的英語水平還不如小學生,甚至連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讀不準。大部分學生不會音標,不會拼讀單詞,許多學過的而且很簡單的單詞也不會讀,新的單詞不會念,心理上害怕甚至抵觸學習英語。水平稍好些的學生也只是會些簡單的日常生活用語,詞匯量少,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中職生學習積極性差。中職生普遍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思想上也有表現(xiàn)不好的問題。有一部分學生來讀中職的目的是為了混文憑以便就業(yè),也有少部分學生是家長逼迫他們來讀書的,所以他們不愿意學習,更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而厭學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二)教師的教法方面
有些教師上課不認真,上課時啟發(fā)學生不回答后就唱“獨角戲”。有些教師為了完成書本的教學任務,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課堂的容量大。有些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因為學生聽不懂,干脆就不讓學生參與,完全是教師主講,學生在被動地聽或不聽課。有些教師很少布置課外作業(yè)和要求學生學會預習……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時間只能是在有限的課堂中,因此學生不能開口講英語,也不能動手寫英語,更沒有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與人進行交流。這樣就使得更多學生厭學英語,失去學好英語的信心,最后放棄學習英語。
二、改進中職英語教學的策略
針對目前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從重視思想教育和轉變觀念、培養(yǎng)學習習慣和指導學習方法、開展賞識教育、優(yōu)化課堂教學等方面著手,采取相應的對策,讓學生愛上英語課。
(一)改變教育思想和更新教學觀念,讓學生愿學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和人才觀、師生觀和教育觀。
首先,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和人才觀。教師要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yǎng)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和每個學生都能成人成才的教育思想。教育價值觀是人們對教育的作用和意義的認識。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英語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更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紀律、法制等教育,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其次,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和教育觀。在教育過程中,建立一種民主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它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教師投給學生一份愛,學生就會回報一份情。教師的關心和期待,對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就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投入,發(fā)揚教育民主,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營造民主的、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促人積極向上的無形力量。教育實踐表明,表揚多于批評的班級,師生關系融洽、學生間主動學習和互助合作。否則,其課堂氣氛沉悶。對學生個體而言也是如此,長期受到批評的學生,久而久之便會自認為自己不行,也就沒有了自尊和自信,更沒有了學習的興趣。相反,經(jīng)常得到表揚的學生,因其得到正面的刺激而導致其正面發(fā)展,由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因此我們需要更耐心地、激情地投入到教學中。
(二)培養(yǎng)學習習慣,指導學習方法,讓學生想學
1.培養(yǎng)學習習慣?,F(xiàn)代教育觀認為,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徑。正確的學習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不僅學不到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甚至放棄學習。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習策略,示范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嘗試和使用,不斷總結、交流、調整,最終能形成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想學習、自覺學習的習慣。
2.指導學習方法。教師和學生應共同分析以前學習不好的真正原因:不是學生笨,而是學生沒有明確學習目標、沒有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強調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提出學好英語的方法:“五到”和“五做”?!拔宓健保盒牡?,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眼到,眼睛看黑板、看教師、看書等;耳到,認真聽;口到,敢于開口說,大膽地說;手到,動手和動筆做筆記和作業(yè)?!拔遄觥保鹤龅奖盔B先飛,課前學會預習;做到認真聽課并參與課堂活動;做筆記,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作業(yè);做到及時復習和長遠復習,復習是成功之母,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有效保障。
(三)多賞識學生,用贊揚燃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愛學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很大。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多賞識和贊美學生。心理學家的“暗示教學法”實驗證明,暗示的力量在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使學生產(chǎn)生“老師在期待我”、“我會做、我能行”、“學習是件輕松愉快的事情”的感覺。當學生答對時教師要多用身體語言豎起大拇指提示他們:“你能行”、“你真聰明”,以及用表揚的語言如“Not Bad!”“Good!”“Very Good!”“Wonderful!Well done!”等來鼓勵學生,讓他們擁有成就感,提高自信心。當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也要多用鼓勵的眼神和言語,如“Never mind!”“You can do it!”“Think it over!”You are the best,等等。學生就感覺學習輕松多了,自然就會慢慢地愛上英語課。
(四)精心設計教法,提高教學效果和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好學
1.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具體如下:
首先,改變單一和方式乏味的教學方法,讓教學充滿活力。教師要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讀、講、記、背”改為“聽、說、講、練、用”的新模式,以“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等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法取代“滿堂灌”的舊做法。
其次,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例如,啟發(fā)式教學、鼓勵式教學、互動式教學、任務型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式教學,對比法教學、歸納法教學,等等。知識卡片和圖片、看圖說話、看圖寫作、學生互問互答、講故事、寫日記、看原聲電影、講述電影內容等都是非常好的辦法,教師要信手拈來,熟練掌握。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之中,要注意精講多練、提高師生的互動性。教師的講解不要煩瑣、雜亂。要精講,要變講為提問,讓學生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說中學、在學中用、用中學,才能掌握知識和技能。通過各種教學媒體,尤其要把知識性強,趣味性高的文字材料、音像材料,通過錄音機、幻燈機、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傳授給學生。英語教學還應該在簡單、流行英文歌曲中唱中學,在簡單易懂的游戲中掌握和運用知識。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寓教于樂,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和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再次,課堂上求質量不求數(shù)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是基礎知識和實際接受能力,每節(jié)課授課的內容不求數(shù)量,一定要求質量。所以內容可以少一些,但是操練一定要多一些,讓學生當場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最后,靈活用教材。省略掉一些不重要的或與本專業(yè)不相關的內容,同時也增加一些與就業(yè)和專業(yè)相關的內容。如英文見打招呼面用語、旅游、賓館服務、汽車銷售等的交際用語。這樣增強英語學習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巧妙板書,加強記憶。注重板書,板書要做到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要求學生不能死記硬背,要理解記憶。同時教師恰當?shù)剡\用彩色粉筆或彩筆,巧妙運用圖像、表格等有利于形象地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的手段,引導思考,加強記憶。同時板書要工整、漂亮,這也會讓學生愛喜歡上英語課。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不僅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運用多種方法滿腔熱情地授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喜歡課堂,而且還要讓學生懂得為何而學的“why”,學習什么的“what”,交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和能力的“how”,這樣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愛上學習。
【參考文獻】
[1]包天仁,崔剛.英語教師知識與技能手冊[M].沈陽:沈陽出版社,2014
[2]胡榮慧.職業(yè)教育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山東外語教學,2008(4)
[3]劉紹忠.中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施[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劉鳳琴(1975— )女,廣西昭平人,中學一級教師,昭平縣職業(yè)教育中心政教處副主任、英語教研組組長,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和學生教育。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