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鋒
摘 要: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都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卻不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詩詞,以至于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文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對高中教師以后的古詩詞教學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3-01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76
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而古詩詞教學中一直存在著很大的難點,如何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zhì)量是廣大語文教師必須重點研究的問題。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突破教學瓶頸,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質(zhì)量。本文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由于高考的壓力非常大,教師為了能夠保證教學的質(zhì)量,使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通常讓學生通過背誦的形式來記住古詩詞,只是大概地給學生分析一下詞意,并沒有深入講解,從而導致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含義,體會不到古詩詞的意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使學生在單一的教學形式中對古詩詞的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以至于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二)缺少對古詩詞個性化的講解
在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的鑒賞和學習時,學生一定要有獨特的想象力,在閱讀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再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對古詩詞進行獨特的認知和鑒賞。但是在目前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往往缺少對古詩詞個性化的講解,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再加上學生自己人生經(jīng)歷不夠豐富,以至于最終影響了對古詩詞的理解。
(三)沒有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學習
通過相關(guān)的調(diào)查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是在被動的情況下進行古詩詞學習的,古詩詞教學也只有教師講解、布置作業(yè)等單一的形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的狀態(tài)非常消極。高中階段,古詩詞的教學主線就是翻譯、背誦,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感受到古詩詞帶來的情感,從而打消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古詩詞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古詩詞學習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教師若從詞匯開始講解,會給學生一種非常乏味的感受,因此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相應的古詩詞教學情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體會到古詩詞的意境,從而帶著豐富的情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杜甫詩三首”中《詠懷古跡》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關(guān)于邊塞的歌曲,將其當作教學背景,給學生講解昭君出塞的故事,加強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從而讓他們學好古詩詞。又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柳永詞兩首”中《望海潮》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朗誦的視頻,伴以充滿感情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
(二)設計朗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情感
古詩詞是作者情感的一種體現(xiàn),其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字都表達了作者的不同感情,比如憤恨、舒緩、愉快、凄涼等。教師要認真引導,讓學生將古詩詞有感情地朗誦出來,從而在朗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古詩詞。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的教學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理解最基礎的內(nèi)容,在這個基礎上,和學生一起探討:應該怎樣劃分朗讀的停頓,朗讀時應該將重點放在哪些詞匯上,之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古詩詞的朗讀,然后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找到問題之后進行改正,再次朗讀,直到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最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或小組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中心思想。總而言之,朗讀是一種外在的教學方式,通過朗讀能夠?qū)W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表達出來,這不僅是一個深化學習內(nèi)容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檢查的過程。
(三)多角度進行古詩詞的教學
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寶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師要學會從多角度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從不同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方式一定會帶來非常好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引導學生注重語言方面的價值,更要讓學生注重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應用的寫作手法和情感表達形式。這些內(nèi)容都會在古詩詞當中體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古詩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涵。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蘇軾詞兩首”中《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時,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分析完詞的表面含義后,應該引導學生對該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寫作手法等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深刻理解。而古詩詞的價值層面有很多,教師可以應用比較的形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詞中的奧妙,讓學生對古詩詞藝術(shù)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另外,古詩詞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非常好,如果將古詩詞的字音轉(zhuǎn)變成音律,讓學生進行朗誦,他們就能在朗誦中體會到古詩詞的內(nèi)在情感,從而在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除上述之外,還有很多角度的入手點,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不斷探索,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
三、結(jié)語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充分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涵,教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將古詩詞的內(nèi)容、情感、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意境等結(jié)合起來,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朗誦以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古詩詞的內(nèi)容,理解其中的情感,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詩詞知識。
參考文獻:
[1] 劉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 課外語文,2015(6).
[2] 陳志猛.高中語文古詩詞欣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J]. 雪蓮,2015(8).
[3] 吳淑情.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 科普童話,2015(26).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