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先秦諸子選讀》中“老子”單元的教學思考及設計

2016-05-14 09:40:03徐禮誠
文學教育 2016年7期
關鍵詞:以生為本老子設計

徐禮誠

內容摘要: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先秦諸子選讀》輯錄《老子》章節(jié)為一課,側重于闡述其樸素辯證法。教師執(zhí)教“老子”單元時應當注意以生為本,用形象的材料闡述老子有關言論,并引導學生反思生活,豐富人生智慧。

關鍵詞:老子 教學 設計 以生為本

一.教材定位:補充與提升

在人教版實驗教材系列中,《先秦諸子選讀》是高中語文選修教材,這意味著它應該是在必修課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且具有較大的選擇性和開放性。

統(tǒng)觀先秦諸子,只有儒家《孟子·梁惠王上》和《荀子·勸學》的部分、道家《莊子·逍遙游》的首章得以入載必修教材,這也即《先秦諸子選讀》的教學基礎。三篇課文能分別體現(xiàn)孟子仁民愛物、與民同樂的政治觀,荀子化性起偽、積善成德的修養(yǎng)論,莊子逍遙無待、無己無功的自由觀。雖然這些并不是其時授課的重點,但是在開始《先秦諸子選讀》的有關章節(jié)時,可以先進行回憶、新解和概括,夯實諸子哲學學習的基礎。

《先秦諸子選讀》的選擇性體現(xiàn)在涵蓋諸子范圍之廣和選文內容之多上,師生可根據(jù)教學需要挑選某家或某課進行學習探討。其開放性允許師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橫向比較,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歷史進行縱向闡說。課堂教學中未必需要那么濃的說教意味,能追溯原貌、推演發(fā)展自然更好。

當前,黨中央反復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需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要從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精氣神?!断惹刂T子選讀》便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教材載體,從這一角度分析,選讀諸子便不僅僅是對必修課內容的補充,更是對人格修養(yǎng)、社會道德的提升。

二.單元分析:走進老子,感知道家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提出了正反兩方面相互對立和轉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相傳《老子》,即《道德經(jīng)》為老子所作。該書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jīng)》,后四十四章為《德經(jīng)》。《老子》架構了以道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對后世哲學、美學、倫理學、邏輯學等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老子”單元即在此基礎上,摘錄《道經(jīng)》和《德經(jīng)》的有關言論編輯成課文,集中表現(xiàn)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先秦諸子散文,以《莊子》和《孟子》文學價值最高,《老子》主要是以哲學經(jīng)典的面貌流傳后世。語文教師不必泥于語文課堂,在執(zhí)教《老子》時不妨樹立大語文思想。在必修課程的學習中,《逍遙游》雖亦為道家著作,但較之《道德經(jīng)》有很大不同,如以莊子思想為接受前提導入老子思想,只能在幾組關鍵的哲學概念上引申,關涉的也僅是幾則選文而已,似乎玄之又玄;如以自然觀為共性引入“老子”單元,又過于發(fā)散,與教材側重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有偏差。兩相權衡,不若直接就“老子”單元說老子,展開課文。

該單元僅《有無相生》一課,共七段選文。第一則選文提出社會人生各種對立現(xiàn)象是相反相成的,在本課中有總論意味,之后六則選文為分述。該課對現(xiàn)實人生的啟示,根據(jù)人教社教師用書的指導性建議,主要是認清相反方面的統(tǒng)一性,抓住可以促使變化轉向有利于社會人生方面的因素,并且付出必要的努力。教材選編時有意避開了老子“無為”思想的有關論述,教師也不必刻意往此方向引導。以第一則選文為例,課文只選擇了《老子》第二章的前半部分,未選錄的后半部分的“功而不居”的人生哲學才是本章的真正主旨,且與課文第三則材料關聯(lián)緊密。教師若選講第三則材料,可補充第二章的后半部分,若是將教學目的僅設計為突出樸素辯證法的方法論,可不選講第三則材料,留待學生自學自悟。

三.教學簡案:以生為本,形象知理

1.學情分析

高中生除了馬哲,接觸的中哲、西哲都很寥寥,學習《有無相生》一課,既無中哲體系的模糊圖式,又乏解讀《老子》的必要依托?!队袩o相生》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言文,生僻詞句不難在識,而難在解,因其內涵非文學意義上的,而是哲學意義上的。如第五則選文中“無為”一詞,課下注釋僅以“大致是指用順任自然的方式來作為”含混其詞,學生本來根據(jù)字面意思,還多少有點理解全句,給這么一解釋,反而愈發(fā)模糊了。這個注釋不但使學生焦躁,而且本來也不夠科學準確。稍為可靠的注解應為:“無為”是道家推崇的作為道德的實踐原則和高尚境界,老子認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放任萬物按照自然天性變化發(fā)展,人應該依循“道”,故應以“無為”為為,以“無事”為事,一任萬物之自然,后經(jīng)《莊子》《淮南子》等在內涵上予以發(fā)展,把“無為”理解為不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作為,實際上是變相的“有為”,脫離了老子的本意。

同時,課文中部分選文的理解需要《老子》其他相關章節(jié)進行補充。如第七則選文談及弱用之術,必須補充《老子》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動”理念,而一旦補充,又會進一步加重學生的思維負擔。

因此,《有無相生》的教學,出于以生為本的考慮,不能以通讀全篇和背誦為目的,應化抽象為形象,用事例解事理,才能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去感知老子,領悟其樸素辯證法。

2.教法設計

教學目標設定為掌握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感知老子思想和《老子》風格。教師讓學生對照課下注釋自主預習全篇,課上不進行串講,重在理解“有無相生”的合理性,并借以指導現(xiàn)實人生。計劃從形象材料的分析導入老子的相關言論,橫向延伸知老子,縱向聯(lián)系悟人生,導出人生智慧。教師通過方向把握和課堂調控,引導學生思考老子思想的科學價值,掌握有關“有無相生”的方法論。

3.教學環(huán)節(jié)

①導入。列舉以下兩則材料,請同學們談談啟示。

材料一:華羅庚先生上完初中后就輟學在家,幫助父親打理生意。但他卻迷上了與生意毫不搭界的數(shù)學演算題,也許正是他的“不務正業(yè)”,成就了他的數(shù)學高譽。

材料二:丁肇中院士早年進修實驗物理學,后來因為感到自己動手能力較差,科研之路受困,便轉而攻關理論物理學,終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教師簡評學生發(fā)言,提出“有用”與“無用”的疑問以引導方向:華羅庚先生當時如果能按部就班讀到大學,進入數(shù)學系學習,會不會在數(shù)學上做出更大的成就?輟學做生意,對于數(shù)學家來說,算不算浪費時間?丁肇中院士若是一開始就專攻理論物理學,會不會早一些取得重大科研成就,進而榮獲諾獎?他在實驗物理學方向上花費了大量心血,豈不是在做無用功?

②研讀第二則材料,思考“有用”“無用”內涵及相互關系,回答導入部分的問題。

教師明確選文的分—總關系,指名學生翻譯前三個比喻句。

“轂”喻句:三十根輻條集中到一個轂上,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產(chǎn)生了車輪的作用——轉動。

“器”喻句:揉合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產(chǎn)生了器皿的作用——盛物。

“室”喻句: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間中空的地方,才產(chǎn)生了房屋的作用——住人。

教師小結:車輪、器皿、房屋三者都能給人帶來便利,這就是“有”;然而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車轂、器皿、房屋中都有中空的地方,即“無”。沒有這些空虛之處,車輪、器皿、房屋也就不能發(fā)揮它們供人居住和使用的作用,無法給人帶來便利。老子在這里把我們通常認為是矛盾著的雙方——無和有統(tǒng)一起來了,讓我們意識到原來看似“無”的東西原來也有這么大的“有”的作用。請根據(jù)老子的這種價值觀,重新評估剛才有關華羅庚做生意和丁肇中進修實驗物理學意義的認識。

教師補充一則盧瑟福與學生的對話,請學生反思盧瑟福學生的選擇,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暢談啟示。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一天晚上返回實驗室,看見一個學生仍在做實驗,便問他這么晚在做什么,白天在做什么,早晨又在做什么。學生回答全部的時間都在做實驗,并期望得到老師的贊許。盧瑟福沉吟一會兒問道:“這樣一來,你用什么時間來思考呢?”

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要注意有無相生、學思結合。

③研讀第一則材料,了解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彌補的辯證關系。

教師過渡:老子關于“有”和“無”的分析是辯證統(tǒng)一的,這并不僅限于“有”“無”之間,他認為,萬事萬物皆存在著這樣對立著的兩個方面,它們都具有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

學生誦讀第一則材料,找出其中分別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雙方。小組合作,結合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談談這種樸素辯證法的合理性。

教師補述:世間事物總是相對的,所以彼此才有分別,而這種分別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能互相補充,甚至互相轉化,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規(guī)律是向對立面轉化。比如某一題幾何題我覺得很難做,當我認為其難的時候,心中想的是那些數(shù)學好的同學是能做出來的,只是對我這種水平的人來說很難,做不出來,這便是難和易的互相促成,有難就有易,有易就有難。如果那些數(shù)學好的同學也做不出來,那么這一題幾何題也就無所謂易,無所謂難了。一題誰都不會做的幾何題,已經(jīng)沒有討論它的意義了。我們討論的難易,是在一定的存在意義上去評判的。當然,老子也認為難和易可以相互轉化,我想同學們都希望將難題轉化為容易題,這又該怎么做呢?請看第六則材料。

④研讀第六則材料,尋找推動事物從不利向有利轉化的啟示。

學生自主思考,找出“從持續(xù)做小事做起,不斷取得小進步”等類似答案,分析其合理性。

教師補充: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再粗壯的大樹,也是從小樹苗一點點長成的;再高大的臺閣,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地建設起來的。比路更長的,是人的雙腳;比山更高的,是人的恒心。美國杰出的作家杰克·倫敦在房間里掛滿了卡片,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還是廚具上,都掛著寫滿了各種美妙詞匯的小卡片,他將卡片放在房間的每個角落,為的是每時每刻都能隨時記誦。杰克·倫敦正是靠這種對語言和素材的不斷積累,才能在寫作時得心應手,完成《熱愛生命》《鐵蹄》這樣膾炙人口的作品的。

教師追問:如何取得最終成功,引導學生得出“慎終如始”的結論。

教師備答:雖然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良好的開端并不等于百分百的成功。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成功于我們擦肩而過,往往只因為功虧一簣。如果能在勝利在望時更多一些謹慎,慎終如始,長征將要完成的時候還依然像開始的時候一樣謹慎,就不會敗壞事情了。

⑤總結。教師提出學生根據(jù)興趣自學《老子》其他相關章節(jié)的期望。

教師總結:老子的智慧是他在動蕩的時局、不安定的社會、紛爭的人事、無常的生命的背景下,對人性本質深刻剖析的結論,博大精深,豐富異常。如“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停滯在眾人討厭的低洼地方,永遠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世,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心胸,要像水那樣淵深沉靜;待人,要像水那樣真誠坦蕩;做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動,要像水那樣把握時機。

內心沉靜時,我們可以多讀讀《老子》,汲取更多為人處世的智慧。德國哲學家尼采稱《老子》“像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如此豐富多彩的人生智慧花田,徜徉其間,我們的生活將更加豐盈。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以生為本老子設計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5:38
發(fā)揮后勤服務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職大學生
東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論強化基礎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職教語文教學新模式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智者老子
鹤岗市| 简阳市| 大竹县| 南部县| 锡林郭勒盟| 塔城市| 从江县| 洪泽县| 旺苍县| 嘉兴市| 株洲市| 军事| 旅游| 仲巴县| 太原市| 保亭| 鄂尔多斯市| 思茅市| 紫阳县| 广州市| 武乡县| 蓝田县| 西平县| 阳城县| 乃东县| 长乐市| 澎湖县| 宾阳县| 朔州市| 津市市| 五大连池市| 青龙| 庐江县| 花莲市| 鲁山县| 青海省| 苍南县| 芜湖县| 余干县| 三门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