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燕
摘 要:幼兒園中班是幼兒園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幼兒園中班的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對孩子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中班;孩子;能力
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不同于小班的孩子,中班的孩子注意力比較集中,已經(jīng)學會了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集體生活中已經(jīng)懂得遵守規(guī)則。幼兒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孩子身心更好地發(fā)展,培養(yǎng)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未來公民。
一、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現(xiàn)今階段,許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并不清楚如何在集體中同其他的孩子進行交往。幼兒園中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便為孩子提供了機會。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學習是通過游戲展開的,開展游戲的必要前提便是孩子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在開展游戲時,孩子共同確定游戲的內容,在必要的時候共同動手制作游戲需要的道具。玩游戲時,是以小組為單位的。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時,孩子可以自由確定自己要扮演什么,然后自由結組。如果孩子要扮演醫(yī)生這個角色的話,便需要聽診器、白大褂等工具,可是幼兒園里并沒有這些道具,孩子就需要自己制作道具了,仿照聽診器的形狀,用橡皮筋、小鏡子等制作簡易的聽診器,然后孩子們在小組間確定各自扮演的角色,誰來當醫(yī)生,誰來當護士,誰來當患者,然后進行對話游戲。
每個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當孩子在集體中生活時,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經(jīng)過在集體中的生活,孩子會逐漸意識到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其他孩子是會有不同看法的,孩子在進行集體游戲的過程中,會意識到其他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孩子會在同其他孩子商量一件事情時,尊重別人的意見,加強雙方的溝通。如,在扮演廚師的角色時,每個孩子都有想制作的東西,有的想制作薯條,有的想制作蛋糕,有的想制作披薩,由于每個孩子想要制作的東西都不一樣,當游戲時間結束時游戲的材料也沒有用上。這時,教師要讓孩子自己進行問題的解決,孩子們會商議在下次做游戲時,早早確定主題。在集體活動中接受挫折,讓孩子親身感受到要尊重其他孩子意見的重要性,學會與他人進行交往,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在各項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調能力
幼兒園里的孩子是非常活潑的,幼兒園教育是通過各種活動開展的,幼兒園中的活動不僅要包括一些游戲,還應涉及一些體育方面的內容。每個幼兒園都會編一些活動操,教師進行集體教學時在歡快的背景音樂下帶領孩子學習這些內容,孩子們每天早上都要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操。在幼兒園里學習體操,可以讓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動起來,培養(yǎng)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但僅僅單靠日常的做操是不能達到新的條件下對幼兒教育要求的。教師在集體教學中要設計有意思的體育活動,鍛煉及提高孩子的柔韌性和全身的協(xié)調能力。如,在中班教學時,可以結合布袋開展體育活動。為了保證活動時孩子們的安全,這個游戲最好是在操場或空曠的地方進行?;顒娱_始時,教師和孩子相互進行自我介紹,然后,聽教師發(fā)出的口令,孩子按照教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如兩個小朋友手拉手抱在一起,兩個小朋友背靠背坐下,兩個小朋友面頰貼面頰等。通過這樣,讓孩子清楚活動的規(guī)則,更好地開展活動內容。隨后讓每個孩子將布袋放在頭上,肚子上,鞋上面。然后,聽教師口令,將布袋變成褲子穿在身上,孩子不能用眼睛看,通過聲音去尋找老師。這時,教師請孩子們猜謎語,猜出謎語的孩子就可以變成一個個蠶寶寶了,然后讓孩子們扭動著身體去尋找教師放在操場不同位置的桑葉。孩子在行進途中,會遇到許多提前布置的箱子、塑料瓶等障礙,并且障礙的難度會不斷增加。當孩子們把所有的桑葉都吃到了,就可以變成繭了,用布袋將自己包起來,等教師把自己搬回去。在幼兒園的教育中還可以運用抓石子、一二三木頭人、拍籃球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活動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提高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
三、自己動手準備材料,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手工課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在教學活動中,需要為孩子準備豐富多樣的活動材料。材料準備的越豐富,孩子在活動中可選擇的就越多,孩子會變得更聰明更大膽。材料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廢棄物品和自然物品也可以作為活動材料。如,教師在向孩子們介紹標本的制作時,就可以讓孩子選擇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或花瓣,夾在書本里,等一段時間后,再拿出來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樹葉和花瓣的顏色變淡了,書本上都留有樹葉和花瓣的印記。也可以利用廢棄物品,孩子們將以前穿過的小褲子、小裙子帶到幼兒園,將這些衣服進行裁剪,孩子們自己設計新的服裝樣式。不僅僅是衣服,其他廢棄物也可以經(jīng)過孩子們的思考,變廢為寶。如,孩子可以通過學習折紙,將廢紙廢報紙等折成五角星、千紙鶴、小船、小褲子等形狀,這些可以用來裝飾教室。孩子還可以通過分工合作,將廢紙箱制作成小城堡。在制作時,孩子們可以自己為房頂、窗戶處上色。通過手工課的學習,讓孩子開動腦筋,自己創(chuàng)造,提高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在幼兒園中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做“懶老師”,讓孩子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學會交往,提高動手能力。并通過教學設計,提高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慧明.角色游戲情境下中班幼兒同伴交往策略的培養(yǎng)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2]馬正英.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J].考試:綜合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