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珂璐
內(nèi)容摘要:威廉·福克納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作家,作為美國南方小說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有著濃郁的南方色彩,《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便是一部這樣的作品。本文立足于馬斯洛人本主義的自我理論探討了《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麗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關(guān)鍵詞:馬洛斯 人本主義 艾米麗 自我實現(xiàn)
威廉·??思{作為美國現(xiàn)代小說家之一,享譽全世界?!东I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納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說代表作,很多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具有哥特式恐怖氛圍。在這篇小說中,??思{運用了大量的時序錯亂和哥特式的寫作技巧,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南方的貴族小姐在就南方父權(quán)主義以及清教女性主義的毒害下,逐漸變成了一位殺人兇手的過程,講述了她悲劇而有驚悚的一生。細讀全文,??思{筆下的艾米麗與其說是兇殘變態(tài),不如說是一個普通女人在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被身處的社會生生扼殺后的悲涼,如同在煙雨中掙扎著怒放卻最終被風雨打落的玫瑰。
一.馬斯洛人本主義綜述
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提出的人格理論認為“人是積極主動、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健全的機體,自我實現(xiàn)是人性的本質(zhì)?!盵1]67人本主義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論,包括自我觀念、積極關(guān)注、自我和諧、自我實現(xiàn)四個要點?!白晕矣^念是個體在其生活環(huán)境中對每一經(jīng)驗的評估及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盵2]78“積極關(guān)注就是個體希望別人以積極的態(tài)度支持自己,如果獲得外界的積極關(guān)注越多,他的自我觀念將會越來越明確,進而形成健康的人格。”[3]81“自我和諧是指一個人自我觀念中沒有自我沖突的心理現(xiàn)象,向當事人提供一個和諧環(huán)境,進行無條件的積極關(guān)注,促進其對自我的積極探索,形成健康和諧的自我觀念,發(fā)揮其實現(xiàn)自我的潛能等能有效減少不和諧。”[4]82“自我實現(xiàn)是指個體趨向完美、趨向?qū)崿F(xiàn)、趨向自我的保持與提高的傾向,它是激發(fā)個體行為和發(fā)展的基本推動力。”[5]83
馬斯洛認為,需要是人內(nèi)心世界核心的東西,人的一切意志和認識都受其統(tǒng)攝。需要包括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前者是作為生物的本能或沖動,又稱作生理需要;后者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xiàn)的潛能或需要。需要可分為七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求、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要。不同層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時期表現(xiàn)出來的迫 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以人為本就要抓住人本性的基本需要進行研究。
立足于馬斯洛人本主義的自我實現(xiàn)理論,我們或許可以發(fā)現(xiàn)《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的艾米麗看似異于常人的變態(tài)行為是能被解釋和理解的,即她只是一個自我實現(xiàn)失敗的女人,而她的失敗深深植根于南方落寞衰敗的土壤中,包裹在封閉腐朽的南方之風中。
二.請您,請您給我松松土
作品中,艾米麗是南方?jīng)]落貴族格里爾生家族的繼承人,獨自一人守著“一幢過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當年一條最考究的街道上,還裝點著有19世紀70年代風味的圓形屋頂、尖塔和渦形花紋的陽臺,帶有濃厚的輕盈氣息”[6]33的南方貴族遺留下來的滿載著行將滅亡的南部種植園奴隸制與蓬勃發(fā)展的北方工業(yè)文明激烈沖突的深宅大院。在這場沖突中,“汽車間和軋棉機之類的東西侵犯了這一帶莊嚴的名字,把它們涂抹得一干二凈。只有艾米麗小姐的屋子巋然獨存,四周簇擁著棉花車和汽油泵。房子雖已破敗,卻還是執(zhí)拗不馴,裝模作樣,真是丑中之丑”[7]34。不僅房子成了“丑中之丑”,而且,艾米麗小姐也變成了“我們”的議論對象。這時,艾米麗的自我觀念就發(fā)生了扭轉(zhuǎn)。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指出人有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wěn)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nèi)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nèi)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即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v觀艾米麗的一生,縱然她是有自尊的,她并沒有得到來自外部的尊重。首先她沒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在她年輕時代,父親趕走了所有前來求愛的年輕男子;遠在外地的堂姐妹在艾米麗去世后,馬上舉辦了葬禮;其次她沒有得到村民的尊重。在父親去世后,她遇到了自己心儀的男子荷默·伯隆,但“我們”卻認為他們的戀情門不當戶不對,為艾米麗這位貴族小姐感到惋惜,甚至找來了她的親屬和圣公會去逼迫她放棄愛情。再次她沒有得到愛人的尊重,荷默在最后拋棄了她,沒有人知道理由。
于是,作為一個人,“她把頭抬得高高—甚至當我們深信她已經(jīng)墮落了的時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歷來都更要求人們承認她作為格里爾生家族末代人物的尊嚴;仿佛她的尊嚴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觸來重新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響的性格”。[8]34所以,小說中的艾米麗拒絕與“我們”對話,公然對抗收稅官,拒絕更換信箱。她必須把背脊挺的直直的,將此作為她無聲吶喊呼喚尊重的姿態(tài)。但是艾米麗的尊嚴只在死后才得到,“現(xiàn)在艾米麗小姐已經(jīng)加入了那些名字莊嚴的代表人物的行列,他們沉睡在雪松環(huán)繞的墓園之中,那里盡是一排排在南北戰(zhàn)爭時期杰斐遜戰(zhàn)役中陣亡的南方和北方的無名軍人墓”。[9]77
三.上帝啊,請賜予我陽光和雨露
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論中有社交需求,也叫作歸屬與愛的需要。每個人都渴望愛情,每個女人都憧憬愛情,愛情之于女人就如陽光、雨露之于玫瑰。當愛情來臨,艾米麗選擇勇敢的接受,作為一個人,她的社交需求應該被滿足。開朗外向的荷默·伯隆的出現(xiàn),讓幽閉在黑暗古堡中的艾米麗仿佛看見了透過窗的光。艾米麗對伯隆的愛于不露之中顯深沉,默默改變了自己閉不出戶的習慣,拋頭露面出現(xiàn)在大街上。這樣的艾米麗是甜蜜,對未來充滿憧憬。然而她決定為愛改變、放棄自己原來那種與世隔絕的塔中生活,與心愛的人結(jié)婚的時候,這種對新生活的希望卻被伯隆殘酷無情地打碎了。
這段感情似乎戛然而止。從此,她的前門就一直關(guān)閉著。全鎮(zhèn)實行免費郵遞制度之后,只有艾米麗小姐一個人拒絕在她門口釘上金屬門牌號。直到幾十年之后出席她的葬禮,“我們”進入了她的“城堡”,震驚地發(fā)現(xiàn)那尸體躺在那里,顯出一度是擁抱的姿勢……旁邊那只枕頭上有人頭壓過的痕跡,上面有一綹長長的鐵灰色頭發(fā)。
四.你們,都欠我一花期
在《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母親的角色一直是缺席的,福克納對此沒有任何交代,艾米麗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雖然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中,她對于父親仍是充滿感情的,如果艾米麗對父親完全是埋怨、怨恨的情感,那么當父親去世時,她會早早地埋葬父親。但是,她是一個普通女人或女兒,她的做法跟人們的做法是一樣的,不愿看到親人的死亡。她渴望有人關(guān)心她,即便這種關(guān)心是一種傷害。
在父親去世后,“她病了好長一個時期。再見到她時,她的頭發(fā)已經(jīng)剪短,看上去像個姑娘,和教堂里彩色玻璃窗上的天使像不無相似之處—有幾分悲愴肅穆?!苯?jīng)歷過痛定思痛,艾米麗并沒有對生活完全失去信心。于是,“她四十左右的那段約有六七年的時間。在那段時期,她開授瓷器彩繪課……”但是,漸漸地沒有學生再被送過來學畫,隨著最后一個學生離開后,前門永遠地關(guān)上了,艾米麗最后的期冀也破滅了。
人本主義認為,人能根據(jù)自己的意向確定自身存在的意義,憑借個體的主動性與自由選擇的能力來實現(xiàn)自我無限的潛力,建構(gòu)與完善自我實現(xiàn)的人生。對于艾米麗而言,社會背景、家庭環(huán)境、愛情突變和自我觀念導致她最終沒有實現(xiàn)自我,她最終沒有等到屬于她的花期。
五.結(jié)語
玫瑰象征著愛情、愛慕和敬仰;玫瑰隱含著艾米麗的愛情、渴望和尊嚴。當艾米麗決絕地選擇沉默,也許是對“我們”和“我們”身后社會的無聲反抗;當艾米麗絕望地選擇殺掉自己的愛人,也許是為了給自己留下最后一絲尊嚴;當艾米麗選擇與愛人的尸體日夜同眠,也許是為了給自己灰暗的人生最后一點希望。福克納給這篇小說命名《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也許是為了彌補艾米麗,艾米麗最終也沒能等到她的花期,而??思{希望她能。
參考文獻
[1]肖明翰.威廉·福克納研究[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80.
[2]楊金才.新編美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毛信德.美國小說發(fā)展史[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4]胡全生等.20世紀英美文學選讀—現(xiàn)代主義卷[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5]呂莉.論《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中魔幻現(xiàn)實主義[J].海外英語,2013(7):185-187.
[6]威廉·??思{.獻給愛米莉的一朵玫瑰[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1.
[7]劉卓,彭昌柳.艾米莉:矛盾的南方人—解讀??思{的小說《獻給艾米莉的玫瑰》[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65-67.
[8]馬楠.凋落的玫瑰[J].新東方世界文化,2007(3):101-103.
[9]卡爾·羅杰斯.羅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