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河南省新安縣“九蓮燈”的藝術特征

2016-05-14 22:09劉一心金亞菲
武術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傳承發(fā)展藝術特征

劉一心 金亞菲

摘要: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河南省新安縣“九蓮燈”,始于清朝嘉慶年間,由清宮掌管禮樂的王姓官員告老還鄉(xiāng)后帶入新安縣劉嶺村,距今300余年,歷史悠久。新安九蓮燈表演形式多樣,參與演出人數眾多,場面宏大,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其獨特的傳承和表演方式。通過對新安縣劉嶺村九蓮燈藝術特征的分析和對九蓮燈現狀的調查與研究,揭開九蓮燈的“神秘面紗”,使具有中原特色的民間文化九蓮燈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和發(fā)展,從而使該舞種在保留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傳承和創(chuàng)新。

關鍵詞:九蓮燈 藝術特征 傳承發(fā)展

新安縣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始建于秦始皇時期,東臨“牡丹花城、千年帝都”的洛陽市,西通古城西安,地處函關要塞,其境內的龍?zhí)秿{、黛眉、青要之山幾乎成為皇室專屬密都,百姓神往之地。由于緊鄰兩大都城,其歷史鐘靈毓秀,天然造化稟賦濃厚。使新安的人文景觀蔚然成陰。“九蓮燈”(又稱九連燈)舞蹈就孕育在這片土地之中。新安縣“九蓮燈”是中國漢族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舞蹈,它始于宮廷,后傳于民間。作為一種貴族舞蹈,“九蓮燈”經過民間300余年的流傳,其表演形式和演出內容等都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現已演變?yōu)閺V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社火舞蹈。

1河南省新安縣“九蓮燈”的歷史與發(fā)展

1.1“九蓮燈”的起源

“九蓮燈”之所以有如此命名,首先是源于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九”為最大的陽數。其次,由于該舞蹈是宮廷舞蹈,而“九五之尊”代表皇帝,又有“九九歸一”的雙重意思,為了表示對皇室至高無上的尊敬和敬畏。再者,從表演形式上來講,該舞蹈在創(chuàng)設之初的表演過程中由九人執(zhí)燈表演,九燈相連,在表演中翻動飛舞,故而命名“九蓮燈”。

盛唐之期,中華大地空前繁盛,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發(fā)展,唐代的審美標準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幾千年漫長封建社會時期中的制高點,不僅僅是唐詩和服飾,就連禮樂歌舞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及創(chuàng)新,如唐代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中明確記載:“舞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字舞者,以舞人亞身于地,布成字也?!逼渲凶顬橹木褪恰白治琛?。至唐鼎盛之期,武皇遷都洛陽,并作字舞《圣壽樂》。王建《宮詞一百首》中清晰記載了立部伎中《圣壽樂》的演出情景,舞者表演時身穿華美服飾,在復雜多變的隊形變化中,用舞隊擺成“太、平、萬、歲”四字。新安縣劉嶺村“九蓮燈”的雛形正是源于唐代宮廷舞蹈——“字舞”。據相關資料記載,公元1712年即康熙五十一年,掌管宮廷主管禮樂的朝廷官員王琯攜一家老小遷入劉嶺村,成為當地王姓先祖,告老還鄉(xiāng)后,將“九蓮燈”帶入當地,并傳于后人。

1.2“九蓮燈”的發(fā)展

“九蓮燈”初期,由于是皇室舞蹈,演出只在宮廷內部,舞者的生活保障來自于皇室補貼,因此不乏表演之人?!熬派彑簟眰魅嗣耖g后,舞蹈動作,規(guī)模等都在隨著社會變革而發(fā)生變化,至民國時期表演陣容已演變?yōu)橐阅行员硌轂橹黧w。新中國成立前,國家各方面積貧積弱,舞蹈幾近失傳,新中國成立后,舉國歡慶,在傳承人的堅持和組織下又一次發(fā)揚和壯大起來,但參演經費大多來自于民間自發(fā)捐助,經常入不敷出。到21世紀,國家繁榮昌盛,民間文化得到重視,在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扶持和幫助下,“九蓮燈”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表演者可以直接從政府獲取部分表演經費補貼,“九蓮燈”再一次發(fā)展起來。

據筆者對新安縣“九蓮燈”第十代傳承人王法有先生的采訪得知,新安縣“九蓮燈”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十一代。新安縣“九蓮燈”有其獨特的傳承體制,要求“九蓮燈”舞蹈演出內容只能在本村本族延傳,不得傳外姓和外村人,其中“九蓮燈”道具中所使用的燈芯更是祖?zhèn)髦谱鞴に?,保密工作及其嚴格,由專人制作,過程不得讓外人觀看。

現今在新安縣劉嶺村已建立專業(yè)的演出團隊,在傳承人的帶領下,在政府的支持下,“九蓮燈”貼近百姓生活,緊跟時代步伐,在每年的元宵節(jié)、廟會期間都能看到“九蓮燈”的身影。新安縣“九蓮燈”編排流暢,舞步優(yōu)美,搭配高亢激越的民俗音樂,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表演性,以其自身的獨特韻味,深受當地人民喜愛,是當地民眾參與文化創(chuàng)作與享受的一種文化形式。“九蓮燈”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拍手叫好不絕于耳。這也是“九蓮燈”300多年來能一直延續(xù)發(fā)展的價值所在。在“九蓮燈”舞蹈中所蘊含的思想和主題是當地人民精神道德文明的體現,對豐富和充實當地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非常積極地作用。

2河南新安縣“九蓮燈”的特征分析

“九蓮燈”舞蹈在傳承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經過民間藝人的加工整理,其道具服飾不同于早期在宮廷中作為字舞時的“九蓮燈”。

2.1道具服飾

2.1.1花燈和彩馬

“九蓮燈”在演出的過程中共用到三十五盞燈芯為蠟燭的花燈,其中有一盞扇燈,兩盞孔雀燈(見圖1)和三十二盞蓮花燈(見圖2)。扇燈由總指揮(俗稱軍師)手持,以此來指揮舞蹈隊形的變化及擺字。兩盞孔雀燈造型大小跟生活中所見孔雀大小相似,孔雀腹中放蠟燭,由一名孔雀燈演員雙手持燈表演。每位蓮花燈表演者帶四盞燈,每手兩盞,每兩盞燈底部均有寬約3cm,長約30cm的木板相連接,演出過程中九名蓮花燈演員始終手握木板中間,持燈表演。

“九蓮燈”最大特點在于花燈內的蠟燭。由于“九蓮燈”的演出性質,使得“九蓮燈”所使用的蠟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間舞蹈“九蓮燈”的演出都在室外,一般都在夜間,并且舞蹈的表演都在半個小時左右,所以“九蓮燈”中所使用的蠟燭與一般的蠟燭有所不同。在整個舞蹈的表演過程中蠟燭始終暴露在外,不用東西遮擋,并且舞動不流,見風不滅,這是新安縣“九蓮燈”的一大特色。這種蠟燭的制作技術精密特別,是祖?zhèn)髅胤健?/p>

演出除了各種花燈的使用,還有一種道具彩馬被用來表演,演出共有八匹馬,顏色有紅黃黑白四種,每種顏色兩匹。彩馬經過民間藝人的加工,與生活中的馬匹略有不同,體格較小,有利于舞蹈演員靈活掌握。每個舞蹈演員騎一匹彩馬,飾演瓦崗英雄。這些道具使“九蓮燈”舞蹈內容更加豐富,增強了戲劇效果。

2.1.2舞蹈服飾

古代的“九蓮燈”以字舞的形式存在于宮廷之中,舞者均為女性,服飾華美高貴。而在當今民間舞蹈“九蓮燈”中,服飾的風格特點與當地農耕文化,民俗相結合,又經過民間藝人的加工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在現今的“九蓮燈”演出隊里,持不同的花燈演員有不同的服飾。持蓮花燈的演員頭戴花冠,身穿附有祥云圖案的白色上衣,并在腰間系一紅綢,紅綢兩端握在表演者手中,在表演過程中與蓮花燈連為一體,使舞蹈動作特別是旋轉等動作看起來十分流暢。

騎彩馬的演員服飾雖與蓮花燈演員服飾一致,但顏色卻是跟各自所騎馬匹顏色一致,并以綬帶的形式在肩上斜掛一串鈴鐺。

最獨特和華麗的是手持孔雀燈的舞蹈演員的服飾和裝扮,孔雀燈舞蹈演員保留著“九蓮燈”男扮女裝的傳統(tǒng)特性,在服飾中加入了許多孔雀的元素,粉色的衣服上帶有孔雀圖案,在發(fā)飾中也有孔雀和亮片裝飾,腰間仍系一紅綢帶,披一長披肩,充分顯示出領舞的地位。

經過整理分析可以看出,“九蓮燈”舞蹈道具均為手工制作,并且花燈燈芯在演出時遇風不息是一大特點;在舞蹈服飾上,從宮廷的高貴華美也發(fā)展為如今加入現代審美元素的民間演出服飾,但仍保留自身濃厚的生活氣息,這是其不同于其他民間藝術的鮮明特征。

2.2舞蹈特征

2.2.1舞者

在早期“九蓮燈”的演出中演員均為女性,在清代傳人民間后,因為當時封建社會限制女性參加民間演出,加之舞蹈道具體積重量大,女性舞蹈演員演出時容易體力不支,表演時間較短,因此在民國時期“九蓮燈”就逐漸演變?yōu)槟行匝輪T持燈表演,但為了更好的保留該舞蹈的傳統(tǒng)表演方式,所以由舞蹈演員男扮女裝表演。在當今新安縣“九蓮燈”的表演中,仍要求舞蹈演員一律為男性,但除了持孔雀燈的演員男扮女裝外,其他演員沒有要求。演出隊伍也由二三十余人變?yōu)楝F在的百余人。

2.2.2隊形和動作

新安縣“九蓮燈”舞蹈主要以隊形為主,隊形復雜多變而舞蹈動作簡單,多重復,這是新安縣“九蓮燈”舞蹈重要的藝術特征之一。

在民間舞蹈“九蓮燈”的演出中,最常用的舞蹈隊形就是“走圓圈”,這是為了適應民間廣場的演出形式。在走圓圈的過程中,舞蹈演員一律側身行走,面向圈外,先由孔雀燈演員領頭,蓮花燈演員和彩馬交叉排列尾隨其后。除了“走圓圈”,民間舞蹈“九蓮燈”還常用到的隊形有“翻大馬”“過街路”“剪子箍”“轱轆把”等眾多隊形。表演中在指揮燈的指揮下舞蹈隊形相互變換,銜接的天衣無縫,在孔雀燈的帶領下,32盞蓮花燈和八匹馬上下翻飛,相得益彰。

相對于舞蹈隊形來說,“九蓮燈”的舞蹈動作相對單一簡單。騎馬演員和孔雀燈演員的行進動作多以碎步為主,其步伐類似于古典舞身韻中的“圓場”,孔雀燈演員要在這種基本步伐的基礎上走八字或之字路線,并且在行進的過程中保持上身的擰和傾,以此完成主要的舞蹈動作和舞蹈隊形,而花燈演員基本步伐則為在雙腿彎曲的基本體態(tài)上錯步移動,這兩種行進動作是該舞蹈的基本步伐。在表演過程中舞者的體態(tài)除了特殊的動作,例如擺字的時候可能改變外,其他舞蹈動作以這兩種步伐為基礎,貫穿始終。

由于新安縣“九蓮燈”是一種由數十乃至百人的參與的群體舞蹈,主要靠總指揮引領,在器樂隊的伴奏下,所有舞蹈演員根據總指揮指示變換隊形。以32盞蓮花燈為主體變化隊形,燈、馬穿插,交相輝映。一段舞蹈結束,在彩馬的配合下,燈者以扇燈上所示的漢字,用蓮花燈迅速擺出各種吉祥文字,堪稱一絕。

2.2.3舞蹈編創(chuàng)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和進步,在“九蓮燈”傳人民間后,其觀眾主要成分已經從皇親國戚變得越發(fā)平民化,所以在內容和形式上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現在的表演內容很多,著名的有《忠臣救主》《瓦崗英雄》等等。并且內容的編排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隨遍隨演。新安縣“九蓮燈”舞蹈雖然已發(fā)展為民間社火,但是仍保留有其前身宮廷字舞的精髓,在舞蹈過程中常常是一段舞蹈后插入一段由蓮花燈舞者用手中的蓮花燈快速擺出來的各種字,如:“天下太平”“共產黨萬歲”等等。擺字作為新安縣九蓮舞蹈的一大特色,在表演時所擺出的漢字內容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和更新。例如新中國成立初期擺字的內容多為“社會主義好”“毛主席萬歲”等,九十年代左右其內容有“天下太平”“建設小康社會”“祖國萬歲”等,而現今擺字的內容又增加有“向全縣人民問好”“馬年大財”等。這是新安縣“九蓮燈”作為河南漢族民間舞蹈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區(qū)別于其他傳統(tǒng)漢族民間舞蹈的一大特點。

2.3音樂特征

新安縣“九蓮燈”的發(fā)展由宮廷到民間,其音樂特征由雅到俗,使得現在樂曲中既保留了自身原有的宮廷韻味,又大量吸收民間音樂,加入了一定的俗樂,使當今的“九蓮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樂隊在伴奏中所使用的樂譜多為祖上流傳,常用的有“劉經續(xù)”、“步步高”、“八寶”、“昭君出塞”等。樂譜的節(jié)奏多為2/4和4/4。樂句較短,結尾與開頭銜接密切,方便樂隊反復演奏。

在早期的“九蓮燈”演出中,是以絲弦管樂為主,現今演出中所使用的伴奏器樂種類繁多,一應俱全。整個樂隊的器樂分為三大類,分別為打擊類、吹奏類和弦樂類。打擊類的樂器包括大鼓、小鼓,大鑼、小鑼、石盤鑼,大镲、小镲(镲又稱“鈸”),這些打擊樂器是樂隊中的主要樂器,演出時,鑼聲一響,整個團隊就進入演出狀態(tài),演出者隨著鑼聲前進,根據鼓節(jié)奏的快慢調整舞蹈動作。在吹奏類樂器的使用中,除了笙和簫(又名“洞簫”)的使用外,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吹奏樂器牧笛也被使用在內?!熬派彑簟睒逢犞惺褂玫南覙菲鲃t為音色柔美圓潤的二胡。與其他民間樂隊相比“九蓮燈”樂隊中使用的樂器種類繁多,在演出中,各種樂器配合密切,樂音時而高亢時而細膩,這使“九蓮燈”雅俗共賞的音樂特征得到充分體現。

3河南新安縣“九蓮燈”的傳承與思考

新安縣“九蓮燈”于1991年第一次走出新安,在洛陽民俗文化廟會上榮獲“河洛一絕”的稱號,后參加三門峽市匯演,被評為“民間藝術瑰寶”,在政府的幫助下“九蓮燈”于2008年2月登上央視七套《鄉(xiāng)土》欄目,這項古老而神秘的皇庭舞蹈被中華大地各界人士所認識和了解。在2009年“九蓮燈”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安“九蓮燈”的第十代傳人王漢賓曾被授予“中國民間杰出文化產承人”稱號。

河南新安縣“九蓮燈”舞蹈,是河南漢族舞蹈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特征獨具一幟,成為中原文化歷史發(fā)展長河中璀璨的一頁。通過筆者深入“九蓮燈”的腹地調查研究,查閱相關資料,走訪觀眾和傳承人發(fā)現,曾風靡一時,流行于歷史長河的“九蓮燈”,傳到當代仍舊深受觀眾喜愛和愛戴。而現在該舞蹈又像極了流落民間的皇室阿哥,在受到歷史漫長的考驗中,亟待被發(fā)現和發(fā)揚,“九蓮燈”的保護和傳承非常迫切,雖然目前在政府的幫助下,已走出陰霾,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并困擾著“九蓮燈”的傳承人?,F如今在劉嶺村400余口人中大部分男性年輕人在外務工,農村家庭大多數是剩下空巢老人或留守兒童,舞蹈的排練和傳承都受到不小阻礙,而負責“九蓮燈”的排練和表演多為村里的中年老年人和少兒,使得演出隊伍出現老齡化和少年化的兩極分化趨勢。本人認為傳承就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最佳保護方式。

“九蓮燈”是歷史發(fā)展變革所保留下來的藝術精粹,作為參與演出的舞者,首先要擺正心態(tài),尊重該舞蹈就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經過調查,從第十代傳承人開始,受教育水平呈下降趨勢,筆者認為,傳承人有必要在藝術文化方面進行繼續(xù)教育或到高等學府深造,更新舞蹈觀念,改變其對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對藝術審美的綜合修養(yǎng)。

為了與時俱進,作為傳承人要不斷推陳出新,在舞蹈服裝,動作以及隊形上加入一些現代的元素,創(chuàng)作出更加符合時代特征及現代觀眾的審美標準的作品,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從事該民間舞蹈。制定好一套合理的排練體制,注重對后續(xù)傳承人的培養(yǎng)。

由于“九蓮燈”舞蹈表演人數多,場面宏大,所需要的物質保障較多,政府應該增加對“九蓮燈”的財政補貼,給予適當的排練場地,建立健全相應的體制,讓舞者演從被動表演變成主動表演。增加“九蓮燈”的展示機會和平臺,力爭把“九蓮燈”打造成為繼旅游名片外的第二大標志性名片。另外還要聘請專業(yè)的舞蹈編導以及民樂專家,給“九蓮燈”舞蹈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提高演出技藝,使其演出團隊更專業(yè)規(guī)范。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對“九蓮燈”如樂譜、舞譜、具有時代性服飾、演出道具等文字資料和影像資料的收集、梳理和保護并存檔。

“九蓮燈”走出劉嶺村,不能僅僅依靠電視和報紙,更要通過現代媒體手段,如,網絡、微博、微信等,加大“九蓮燈”的媒體曝光率,以便更好地讓該舞蹈被廣大的觀眾、研究者所認知。對那些克服困難發(fā)揚“九蓮燈”舞蹈中的優(yōu)秀傳承人要深入采訪,跟蹤報道,讓昔日皇家獨賞的“九蓮燈”不再神秘,貼近生活,走進民生。

4結語

通過對新安縣“九蓮燈”的藝術特征及現狀的分析,發(fā)現目前新安縣“九蓮燈”舞蹈的發(fā)展并不是十分樂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河南新安縣“九蓮燈”作為傳統(tǒng)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是當地地理環(huán)境和農耕文化的產物,是當地人文歷史的活化石。筆者認為,“九蓮燈”舞蹈無論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在表演內容上都有獨特的價值取向。研究新安縣“九蓮燈”舞蹈文化,對研究中國古代舞蹈和對中原舞蹈文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河南漢族民間舞蹈以及當地文化發(fā)展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猜你喜歡
傳承發(fā)展藝術特征
中國共產黨傳承發(fā)展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實踐述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苗族鼓舞的傳承及發(fā)展探討
淺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
民族聲樂創(chuàng)新教學與賀州瑤族民歌傳承初探
淺談湖南民歌的傳承與發(fā)展
淺析甘肅清水縣軒轅鼓舞的風格特征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fā)展
電影《煎餅俠》的大眾藝術美學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