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外閱讀需根據(jù)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征,閱讀材料選擇多元化,閱讀氛圍建立的立體化,注重閱讀方式的特殊性,給予積極的閱讀評價,激勵孩子愛上閱讀。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低年級是語文閱讀的基礎(chǔ)和關(guān)鍵時期,語文教學課堂教學固然重要,教師在課堂上的精講和分析是導,但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的提高,必須要課外的大量閱讀拓展和延伸。在啟蒙階段讓孩子愛上讀書,并且成為一種習慣,貫穿于整個求學乃至人生過程中,與書為友,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從書中汲取精神的養(yǎng)分,開啟認知的大門,啟迪智慧,培養(yǎng)審美情趣。隨著孩子的識字量慢慢增加,為閱讀習慣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孩子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在實踐中提升閱讀興趣,并和學生的“聽、說、讀、寫”密切聯(lián)系起來,從讀到表達,全面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
一、閱讀材料的多元化
有的教師僅僅從引導孩子讀故事書上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其實閱讀材料在低年級段的選擇是非常廣泛的。故事書的選擇是不錯的,故事情節(jié)有發(fā)展、高潮,各種人物角色,具有懸念的情節(jié)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外還有很多豐富的兒童讀物:中國古典啟蒙讀物中《三字經(jīng)》《千字文》《弟子規(guī)》等,孩子可能學前就接觸過,對其中的意思不一定理解,但這些讀物講究韻律,朗朗上口,語言簡潔不繁復,孩子易讀易記,現(xiàn)在的讀物不單單呈現(xiàn)文字,配以圖片、拼音和簡單的釋義,孩子在識字量增加后也會逐漸深入理解了其中的意義。兒歌內(nèi)容淺顯,短小活潑,富有韻律感,其短小精巧的結(jié)構(gòu)富于節(jié)奏感,與啟蒙讀物相比,兒歌更容易被低年級的學生所喜歡,比如柯巖的兒歌《小弟和小貓》,形象可感,讓人忍俊不禁,傳統(tǒng)的謎語歌、繞口令、連鎖調(diào)等等也深受孩子們喜歡。兒童詩歌也是適合孩子聽賞的閱讀材料,低年級孩子因其年齡和心理上的特點,在選擇閱讀材料時,盡量選擇圖文并茂,講究韻律,能讀易記的讀物,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可以讓孩子在富有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的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時注重選本的直觀性、審美性、形象性,所以最好是色彩豐富的圖畫,內(nèi)容不多的拼音輔助的讀物,這樣符合低年級兒童身心特點,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有翻開讀的欲望。
二、閱讀氛圍的立體化
一個有濃郁文化氛圍的學校和班級是孩子讀書的大環(huán)境,營建這樣一個富有濃郁讀書氛圍的環(huán)境是浸潤“書香”的必須。首先是學校,在醒目的樓梯口和轉(zhuǎn)角設(shè)立“小書吧”,小小書架上是豐富的兒童讀物,由學校提供大部分書籍,也通過學校孩子把家里的書籍捐出來充實書架。既有新課標的課外推薦優(yōu)秀文本,也有孩子們自己喜歡的豐富多彩的書籍,定期進行更新,讓孩子們在處處有書的環(huán)境里自由閱讀。其次是班級:語文課外,早讀或中午可以安排時間的獨立閱讀時間,孩子們把家里的書籍拿到學校閱讀,并且和同學交換閱讀,閱讀的交流討論在語文老師的引導和監(jiān)督下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們慢慢就會自覺讀書,同時交流了思想,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是寬闊視野,增加見識的有效方法。教室的布置也可以配合學?!皶伞钡男问皆O(shè)置,成為一個呼應(yīng),和學校的閱讀環(huán)境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再次是家庭:根據(jù)學生家庭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查了解,獲得家長的支持和重視,發(fā)起倡議,訂閱書刊和添置孩子的課外讀物,訂制家庭讀書日,讓父母和孩子分享閱讀的快樂。這樣立體的讀書氛圍建立了,在這個濃郁的讀書環(huán)境中,讀書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睡覺一樣平常,孩子自然覺得讀書就是一件常事,慢慢成為生活里的需要,成為生活里的一種習慣,讓讀書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三、閱讀方式的特殊性
低年級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孩子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處于最初的構(gòu)建之中,他們的認知以形象思維為主,智力發(fā)展和社會認知能力處于低級階段,其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這一階段的閱讀方式的特殊性。這一階段,兒童對抽象的文字的識別量少,無法從文學這一靜態(tài)的語言表達中體會更多的樂趣和魅力,這決定了低年級孩子不能在完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完成獨立閱讀,即他們的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需要通過教師或家長的幫助和引導。兒童在認知和上心理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特殊的審美方式,即通過多元的閱讀材料直觀呈現(xiàn)、通過多種方式去感受作品,包括豐富多彩的圖文結(jié)合,包括通過有聲有色地朗讀或角色表演。
一方面,教師有效閱讀的組織和引導是孩子學習閱讀的良好開端。教師運用討論、合作等方法引導孩子們學會表達,學會評價,學會互相分享,而老師始終作為閱讀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到孩子們的整個閱讀過程,這樣孩子們發(fā)揮了自主性,又不會盲目的閱讀,閱讀水平和能力一定會逐漸提高,參與熱情也會隨著閱讀能力的增強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必須注重家庭親子閱讀。對三年級以下的兒童的家長,要求注重孩子的閱讀,保證有一定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通過教師和家長的組織、指導、陪伴,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和分享,達到課外閱讀目的。
四、閱讀評價的鼓勵性
小學低年級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幾乎是無條件的,孩子把老師的話當作“圣旨”,教師的評價和關(guān)注會讓學生非常在意,小學低年級孩子對老師的依賴和信任是最強的階段,孩子喜歡老師,就會對所學的課程非常感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基礎(chǔ)階段的閱讀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鼓勵評價能激勵孩子積極參與閱讀,教師對不同層級的孩子的評價應(yīng)該區(qū)分對待,抓住孩子思維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恰當而具體的評價和鼓勵,讓孩子能充分融入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進入閱讀的情境,和教師積極互動,在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扣開閱讀之門。
作者簡介:李小莉,女,1978年生,文學碩士,貴州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