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歌與刀劍的距離
1
走在克里姆林宮,太多的歷史、傳奇、荒誕、鬧劇、假面、激辯,恍然間又惶然間淡入淡出,而稍不留神,就撞到了某個人的身上。就像我在炮王和鐘后之間,就聽到了高爾基的慨嘆,他之前,還有一個身影走過去,是普希金。那是1826年9月8日的下午——尼古拉加冕沙皇之后,召見了詩人。幾年之后,這位沙皇在回憶里對詩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十分的好:這個比自己小3歲的男人,臉上皺紋深刻,顯露疲態(tài),絡(luò)腮胡子遮住了臉頰和下巴,像猿猴似的。他的“身上帶著毒瘡”——暗指梅毒。但是,他的一句問話以及詩人的回答,日后成了表現(xiàn)詩人自由意志以及不畏皇權(quán)的反抗精神——
“如果你12月14日在彼得堡的話,你將會做什么?”尼古拉問。他問得直接且狡猾。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黨人在彼得堡的起義讓他剛剛接近皇位就實施了一次鎮(zhèn)壓。他殘酷,卻不爽。
“我將會和造反者一起出現(xiàn)在參政院的廣場上?!逼障=鸹卮?。此前,他在祖輩的封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寫詩,飲酒,追逐女人,還寂寞。
我看到太多的版本講述這一時刻,始終不理解普希金為何如此大膽。他是多么渴望結(jié)束流亡生活,而眼前的沙皇一手自由一手枷鎖,他就不擔(dān)心尼古拉一怒之下把他發(fā)配西伯利亞嗎?俄羅斯哲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維·費·沙波瓦洛夫認(rèn)為,普希金那樣說即是“對朋友的忠誠。普希金將友情看得非常之高并極其珍惜自己的朋友,……友情被納入詩人堅守的諸多精神價值之中?!热皇沁@樣,那么在最緊要、最險惡的時刻,對友情的立場就使得他根本不可能放棄友誼——這無異于背叛”。如此說來,我就有點佩服尼古拉了,面對詩人的挑釁,竟然穩(wěn)得住場面。無疑,兩人都有堅持與妥協(xié),但統(tǒng)治者技高一籌。
兩人接下來還做了什么,后面再敘,因為普希金是不愿意回憶這些的。那天,他從克里姆林宮快步走出來,知道為了“自由”自己失去了很多。我看到一個風(fēng)塵仆仆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在大街的盡頭。
2
2015年8月20日下午,陽光好得不能再好了。碧空如洗。在圣彼得堡,我走過尼古拉一世雕像,走過伊薩基輔大教堂,走進(jìn)樹蔭,走在紅沙鋪成的小路,也就走上了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上綠草如茵,通向青銅騎士的路邊草地上,好幾群鴿子在啄食,一點都不怕人,遠(yuǎn)處的草坪上有好幾伙人,或一個人躺著曬太陽,或兩個男女相依,或三五個朋友圍坐,或七八個人在忙活給一對情侶拍結(jié)婚照,恬靜怡然。我想,很多游人是奔著青銅騎士來的,悄然間腳步已經(jīng)走在190年前起義者的足跡上了。我在青銅騎士的雕像前小坐了一下,不是要襯托彼得的高大,而是想感受那天的馬蹄聲脆。有那么一個時刻,我再次想到了普希金。
普希金離十二月黨人很近,尤其在“我將會和造反者一起出現(xiàn)在參政院的廣場上”之后。實際上也很近,他的《自由頌》被十二月黨人廣為傳頌——
去吧,快躲開我的眼睛,
你西色拉島嬌弱的皇后!
你在哪里呀,劈向沙皇的雷霆,
你高傲的自由的歌手?
如果不是這首詩,詩人也許不會遭受流放。而他的一些呼喚自由的詩篇,確實成為十二月黨人心中的旗幟和吶喊。起義被鎮(zhèn)壓后,一個又一個十二月黨人在接受審問時提到了普希金作品的影響。
一個說:“我到處都能聽到人們滿懷熱情地朗誦著普希金的詩歌。這使我的自由主義思想越發(fā)強烈。”
一個說:“1825年,我首次接受了自由思想,部分來源于我所涉獵的書籍,部分是因為和自由主義分子的接觸,不過最主要的思想來源乃是普希金的自由主義詩歌。”
一個說:“年輕人當(dāng)中稍微有點文化的又有誰沒讀過普希金那些歌頌自由的著作,又有誰不為他的思想感到歡欣鼓舞呢?”
如此看來,普希金簡直就是十二月黨人的領(lǐng)袖了。但,偏偏不是。盡管他的某些愿望與十二月黨人的主張一樣。1812年俄法戰(zhàn)爭的勝利,喚醒了俄國人,他們開始思考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人生。1816年2月9日,六位年輕的軍官成立了俄國第一個秘密團(tuán)體——救國協(xié)會——9年后的十二月黨人成立了:宣揚規(guī)范或廢除農(nóng)奴制,推翻獨裁統(tǒng)治,建立君主立憲制。
十二月黨人中很多人都是普希金的朋友,他也常常光顧他們集會的地方,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參加過這個組織的任何秘密行動,也從未被邀請加入該組織。這是為什么?一個未嘗謀面的朋友是學(xué)俄語的,喜歡俄羅斯文學(xué),自然喜歡普希金,她與我探討這個問題時,說出了一個觀點:“作為詩人,他無拘無束,崇尚自由,不愿意被任何組織所束縛,即使他知道一些朋友可能是秘密團(tuán)隊的成員,理智上也與團(tuán)隊保持著距離,但不妨礙他與他們成為密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良好的愿望,正如我也曾這樣想過:十二月黨人考慮過加入組織的危險性,故而不讓普希金加入。他作為詩人對俄羅斯更有價值。顯然,我們都是幼稚的。
事實上,十二月黨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吸納普希金。
伊凡·普欣是普希金在皇村的同學(xué),也是詩人“第一個知交,珍貴的友人”,普欣有過這樣的回憶:“任何最輕微的疏忽對我們的整個事業(yè)都可能是致命的。他那種活潑狂熱的個性,他和他那幫不值得信賴的朋友之間的瓜葛,都使我感到害怕??墒牵粋€問題不知不覺地在我腦海里掠過:為什么——不看在我在內(nèi)——很多其他更老的、和普希金熟識的成員都沒有考慮過發(fā)展普希金加入組織呢?想必他們也一定是在顧慮我所擔(dān)心的那些事情:他的思維方式是盡人皆知的,但是他不能完全取信于大家?!?/p>
而另一個成員說得更為直接:“為什么?大家都覺得這是由于他的性格、他的懦弱、他放蕩的生活方式。他會立即讓政府知道有秘密團(tuán)體存在了?!?/p>
1825年1月11日,普欣來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兩個朋友又一次相遇了,分外激動。夜里,兩人一邊飲酒一邊聊天,普希金對普欣的一些秘密行為一直關(guān)注著,懷疑他參加了某個秘密組織,就說,“我不會強迫你說什么,也許你不相信我是對的。我身上的愚蠢之處和毛病太多,不值得你信任我?!逼招缹Υ艘恍Χ^。
普欣不知道,這個時候的普希金又與莊園管家的女兒奧爾加開始了談情說愛,可憐的19歲女孩在離開這里后生下一個男嬰,只活了60多天就死了,這是1926年9月15日。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的父親在1925年的很多時間里,在與他的母親卿卿我我之后,不停地想念著另一個叫作凱恩的美人。7月至12月,他不停地給凱恩寫情書,“我要發(fā)瘋了,我跪倒在您的腳邊”“給我寫信吧,愛我吧”“您是一位安慰天使”“我要吻您那迷人的小手”……看到這些信,我替奧爾加難過,又難以忘懷《致凱恩》——
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
我初次看見你的倩影,
有如曇花一現(xiàn)的夢幻,
有如純凈之美的精靈。
……我的心兒在歡樂地激蕩,
因為在那里面,重又蘇醒
不只是神性的啟示和靈感,
還有生命、眼淚和愛情。
十二月黨人的考慮是正確的,而普希金也有自知之明。普希金做事沒有耐心,總是變,就像他人一樣,沒有閑著的時候,總在動。1819年,他還萌生要加入輕騎兵部隊,最后在奧爾洛夫少將的勸說下打了退堂鼓——
奧爾洛夫,您是對的:
我還是拋棄
我的輕騎兵之夢,
并且莊嚴(yán)地大聲宣布:
戰(zhàn)袍和軍刀啊——全部都是虛榮!
1825年9月,亞歷山大一世離開圣彼得堡,到氣候適宜的亞速海上小鎮(zhèn)塔甘羅格療養(yǎng),可是他11月19日突然駕崩。這個消息讓十二月黨人既驚訝又興奮,也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他們要采取行動,這絕對是一個最佳時機,但是他們沒有成熟的行動機會。時值俄國政局動蕩,亞歷山大的弟弟、波蘭總督康斯坦丁作為理所當(dāng)然的繼承人卻不想從波蘭回來繼位,但直到12月14日才正式做出放棄皇位的決定,而此前,國家上上下下都已經(jīng)宣誓效忠于他了。這個時候,他的弟弟尼古拉決定稱帝,他已經(jīng)獲悉存在著一個反對他的政府的陰謀活動。歷史就這樣選擇了這一天:有人要稱帝,有人要反對專制統(tǒng)治。這天上午,參與起義的隊伍人數(shù)達(dá)到3000余人,他們聚集在元老院廣場前的青銅騎士雕像旁,組成戰(zhàn)斗方陣,拒絕向尼古拉宣誓。尼古拉一開始不想動用武力,派圣彼得堡總督米洛拉多維奇將軍去談判,結(jié)果遭到槍殺,最終,下令炮擊。
3
杰弗里·霍金斯在《俄羅斯史》中拿出一節(jié)來講述十二月黨人,他對起義失敗的悲劇予以了簡明扼要的總結(jié):十二月黨人都是貴族和軍官,……這些上流精英只占了社會的一小部分,也正是這一原因,使得他們與廣大人民脫節(jié)。同時,他們在養(yǎng)育自己的帝國和所希望施行服務(wù)的人民(雖然是以專制方式)之間權(quán)衡比較,舉棋不定,找不到一個合理的政治路線。而且當(dāng)他們奮不顧身開始行動時,又對自己失去信心。既沒有對目標(biāo)給予足夠和認(rèn)真的考慮,又得不到廣大民眾的支持,因此十二月黨人無法實現(xiàn)其目標(biāo)。
其實,十二月黨人的個別領(lǐng)導(dǎo)人臨陣脫逃也是起義失敗的一個原因。那天,具有北方協(xié)會絕對領(lǐng)導(dǎo)權(quán)的特魯貝茨科伊根本就沒去廣場,他后來竟然跪倒在尼古拉的腳下,懇請沙皇寬恕。參加過高加索戰(zhàn)爭的雅庫博維奇應(yīng)該是一名干將,他倒是手持利劍趕來廣場,不過突然抱怨頭疼病又犯了,就撤退了。所以,當(dāng)尼古拉下令炮擊隊伍之后,士兵紛紛敗退、倒下,無法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戰(zhàn)斗集體,也就不足為怪。
幾天后的夜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普希金聽說圣彼得堡的流血之后,臉色慘白,整個晚上都異常沉默,一言不發(fā)。
12月17日,尼古拉任命了一個特別審訊委員會調(diào)查此次“陰謀活動”,普希金害怕委員會的調(diào)查波及自己,把他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開始創(chuàng)作的自傳手稿全部燒毀——這是他做得出來的。1820年4月,普希金在知道當(dāng)局想要沒收他的詩歌時,就立刻燒掉了手稿。普希金謹(jǐn)慎地對待了十二月黨人的英勇,一時間變得比較“沉默”,同時呼吁各路朋友為他積極奔走,希望尼古拉開恩,結(jié)束自己的流放生活。
1826年5月11日—6月上半月,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給尼古拉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我是在2001年的夏天看到的,當(dāng)時心里如結(jié)了一塊冰——把普希金的一切美好形象全部封凍起來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把1983年買的《普希金抒情詩集》上下兩冊束之高閣,且讓書籍沖里。詩集的“解凍”是在2015年8月,臨去俄羅斯之前,我考慮要不要像把《俄羅斯的命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連環(huán)畫)一樣,也放進(jìn)行囊——最后還是沒有。10月的一天,我再次看到這封信,心里依然冰冷。這封信,讓尼古拉已經(jīng)看清,詩人不可能成為十二月黨人。所以,3個月之后,在克里姆林宮,尼古拉并不把普希金的“我將會和造反者一起出現(xiàn)在參政院的廣場上”放在心上。
普希金在信中稱呼“無上仁慈的陛下”之后,寫道:
“1824年,由于我在一封信中對無神論妄加評論,不幸激怒先帝,因而被開除公職,流放鄉(xiāng)下,并且受到總督監(jiān)視。
“如今,我對皇帝陛下的寬宏大量滿懷希望,并且懷著真誠的悔悟和堅定的決心,保證不再用言論同現(xiàn)存秩序?qū)梗▽Υ宋铱梢詫懗鰰姹WC,也可以對天發(fā)誓)……”
然后,在另一張紙上,寫上:
“本人保證今后不參加任何秘密團(tuán)體,不管它的名稱如何;茲在此聲明,本人過去和現(xiàn)在都沒有參加過任何類似的秘密團(tuán)體,并且從來不知道它們的存在?!?/p>
4
8月18日下午,我來到皇村——普希金城,在林間走著的時候,尤其是在卡梅隆長廊上往下望的時候,有點替亞歷山大一世感到疑惑:皇村學(xué)校怎么會變成自由與反抗的溫床?那些少年就生活在龍榻一側(cè),開學(xué)和畢業(yè)他都去看望了那三十幾個學(xué)生,時常也是格外關(guān)心,而他們當(dāng)中竟然冒出一個用詩歌反對他的人,還有兩位更是用刀劍挑戰(zhàn)皇權(quán)。還好,后兩位是在他死后。
我想象著1819年4月的一天,天很涼,亞歷山大一世與皇村學(xué)校校長英日哈爾德在卡梅隆長廊下的那條湖岸上散步。沙皇想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得到密報:這個家伙讓整個俄國都充斥著躁動不安的詩句。英日哈爾德自然不希望普希金被流放,尤其是流放到西伯利亞,以他對心高氣傲的普希金的了解,流放等于毀了一個未來的詩人。于是他希望沙皇能用自己的仁慈和寬宏大度使得普希金回心轉(zhuǎn)意??傊?,沙皇要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亞去的消息放出來了。普希金害怕了,去求助前輩詩人卡拉姆辛,保證自己兩年之內(nèi)不再寫反政府的詩歌。普希金仰仗著自己的詩才,使得一些人為他奔走,向沙皇求情,亞歷山大一世心軟了——普希金可以不被流放到西伯利亞,但是被派到伊凡·英佐夫?qū)④妿は伦鍪?,實際上也是被“發(fā)配”,懲罰輕了一些而已。
再看十二月黨人——1826年7月9日,在圣彼得堡法庭宣布了審判結(jié)果:在121名起義首領(lǐng)中,5人將被處以分尸之刑,后改為絞刑;31人處以斬刑,后改為終身流放;81人流放。普希金在皇村的同學(xué)、也是他最好的朋友普欣被判終身服苦役,后來減為20年;另一個同學(xué)丘凱爾別凱逃到華沙,卻在那里被捕,判了20年苦役,后減為15年。
……生與死、飲酒與流亡、追逐女人與服苦役之間,無法準(zhǔn)確地判定普希金到底站在了哪個位置上。但有一點是可以丈量出來的,這就是——詩人與戰(zhàn)士之間是有著距離的。
回到1826年9月8日的那個下午,在克里姆林宮——
“如果你12月14日在彼得堡的話,你將會做什么?”尼古拉問。
“我將會和造反者一起出現(xiàn)在參政院的廣場上。”普希金回答。
這之后,尼古拉又問道:“你的思考方式是否有所改變,是否能夠保證今后改變行為,如果我將你釋放的話?”
普希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長久的沉寂之后,普希金向尼古拉伸出了手,發(fā)誓會有所改變。
于是,尼古拉和普希金從房間里走出來,對等候在外面的大臣們說:“先生們,這是我的普希金!”
每每看到這里,欲哭無淚。為了自由或者說就是為了活著,多少人放棄了尊嚴(yán),拋棄了朋友。而針對普希金,德·斯·米爾斯基說:“更為糟糕的是,他喪失了內(nèi)心的自由,因為他們讓他意識到,他的獲赦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仁慈之舉,他無論如何都永遠(yuǎn)無法對此做出償還?!?/p>
可以說,1825年12月14日之后,普希金與十二月黨人的距離是越來越遠(yuǎn)了——這是詩歌與刀劍的距離,是生與死的距離。這樣說,無意將十二月黨人當(dāng)作天秤,用來考量普希金的人品、道德、信仰和忠誠。實際上看,作為詩人的普希金,對于俄羅斯,對于世界,更有意義和價值。但是,十二月黨人畢竟是一面鏡子,使得普希金以及我們,都看清了自身存在的軟弱與不堅定,這在平常的日子里并不顯現(xiàn),而在重要關(guān)頭或是危急時刻,便可暴露無遺。歷史,也就這樣對英雄與懦夫做出了選擇。
留給懦夫的刀劍,總是剩下最后一把了。
此刻,我想抓住它。
二、當(dāng)春雨落在青草上,
那粒麥子……
1
8月17日,在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術(shù)館,我看到了佩羅夫1872年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畫的像,也看到了克拉姆斯柯依1873年為托爾斯泰畫的像。我很激動,與兩位大師合影是必然的。因為兩張照片,他們挨著——坐在了一起。我對自己這個幼稚的想法苦笑了一下。
于是,在圣彼得堡,我又望向天空的云……
2
1878年,托爾斯泰在闊別首都17年之后,重返圣彼得堡。他還是不太喜歡這個城市,好在會見了一些老朋友,進(jìn)行了地產(chǎn)交易,也算不虛此行。11月28日這一天,托爾斯泰去聽一次“神圣的人性”的講座——本來這不值得一提,托爾斯泰對那個年輕的主講人沒有什么太多的好感,可是,聽眾里還坐著一位作家,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不喜歡主講人的夸夸其談,沒有聽完就走了,也就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擦肩而過。本來,兩位大師是可以擁抱的,因為一個人的緣故只能抱憾終身。這個人就是哲學(xué)家、評論家斯特拉霍夫。斯特拉霍夫是兩位作家的朋友。當(dāng)時,托爾斯泰見到他時,囑咐過不要向任何人介紹自己在這里,后者心里十分清楚,托爾斯泰并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場,否則不會那樣囑咐他的。就是說,斯特拉霍夫有意地讓兩位大師錯過了。
3
1880年6月6日,陀思妥耶夫斯基抱病來到莫斯科。他為普希金而來。自1837年普希金去世后,俄羅斯大地還沒有一座詩人的雕像。時間過去了43年,由公眾捐款支付所有費用,這才為熱愛自由、才華橫溢,而又桀驁不馴、因決斗而死的詩人塑像——官方只能默許。這一天的上午,整個莫斯科的人似乎都匯聚在特維爾街心公園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了幾個熟悉的身影:屠格涅夫、特列恰科夫、柴可夫斯基、魯賓斯坦兄弟……但是,他沒有找到托爾斯泰。他竟然沒有來?!陀思妥耶夫斯基默默地看著普希金——詩人微微低著頭,像在思考,又像在傾聽,大衣披著,右手插在胸襟里,左手拿著禮帽,漫不經(jīng)心地放在背后。
6月8日,在一個公開的集會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做了30分鐘講演,他說:
“普希金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俄國美的許多別的典型,他們是一種存在,創(chuàng)造了詩人本身的人民精神也是一種存在,這種精神的生命力更是一種存在,這種生命力是偉大的、無窮無盡的。在普希金的身上處處可以看到對俄羅斯性格的信念,對這種性格的強大精神力量的信念,有了信念就有希望,這是對俄羅斯人的強大希望。詩人說:‘我希望光榮和善良,毫無畏懼地注視前方……普希金把這一切留給我們,作為未來仍舊在這塊土地上勞作的人們的方向。沒有普希金,我們就無法形成對獨立的俄羅斯的如此堅強的信念,就無法形成今天我們對人民力量的自覺行為?!?/p>
看到這段演講,我不由地想起勃洛克《致普希金之家》(寫于1921年2月11日):
普希金!追隨你的足跡,
我們歌唱秘密的自由!
請在艱難時刻給予援手,
幫我們贏得沉默的戰(zhàn)斗!
陀思妥耶夫斯基繼續(xù)講演,但聲音很低了,他是一個病人,他太累了。但他還得說:“普希金如果活得更長久,我們之間的誤會和爭執(zhí)恐怕會少得多……但上帝卻做了另外的安排。普希金在他正大展宏圖的時候走了,他無疑把某些重大的謎團(tuán)帶進(jìn)了棺材。我們現(xiàn)在正在猜解他帶走的謎團(tuán)?!?/p>
人們聽到這充滿力量、憂患的演說,激動萬分,歡呼著尖叫著,沸騰了一般,很多人幾乎暈厥過去。一位英國學(xué)者追憶那天時寫道:“一個學(xué)生沖過重重人群,發(fā)瘋地倒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腳下,失去了知覺。在集會行將結(jié)束時,上百名年輕的女人沖上了講臺——把屠格涅夫推到一旁,把一個直徑達(dá)五英尺的巨大桂冠套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脖子上……”
也就是這篇私人筆記——有關(guān)專家做了正確的推測:安娜為了準(zhǔn)備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逝世后的全集,向斯特拉霍夫提供了丈夫檔案的機會——他看到了這篇筆記。他想到了這篇筆記以后要公布于眾,于是為了報復(fù)朋友,5年后給托爾斯泰寫了那封信。
放眼看過去,在世界各地,在身邊,“斯特拉霍夫們”大有人在:他們有才華,有能力,卻常常出于妒忌、仇視,以及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別說使得兩個相互欣賞的人不得相見,就是造成兩個愛慕的人分開也是常有之事,甚至落井下石,背后放冷箭,踩著他人的肩頭往上爬。是啊,既然有十二月黨人,就有告密信;只要有普希金,就有射向詩歌與自由的子彈;只要有高爾基,就有潑向善良的臟水。由此可見,正義、良知、悲憫、同情這些品質(zhì)多么珍貴——它們的對手就在暗處,伺機而動。
6
1910年10月28日,托爾斯泰離家出走,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小火車站病逝,9日安葬在雅斯納亞·波良納。墳?zāi)股蠜]有墓碑。青草青青。
此前,1881年1月18日,陀思妥耶夫斯基病逝,1月31日安葬在圣彼得堡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齊赫文斯基墓地。墓碑上鐫刻著:“……我實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爛了,仍舊是一粒;若是爛了,就結(jié)出許多好的籽粒來?!?/p>
兩位偉大的作家生前沒有見過面,畫像在一個美術(shù)館卻不在一個展廳,墓地相距遙遠(yuǎn),看起來不可能相見了。這是“青草”與“麥子”的錯過。
但,顯然不是這樣的。
此刻,我抬頭望著涅瓦大街秋日上空的云——會有飄向圖拉的——在雅斯納亞·波良納的湖里留下影子;而當(dāng)春雨落在那塊青青墳塚的青草上,遠(yuǎn)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那粒麥子,一定感受到了濕意……
三、玫瑰花開了,
而醋栗還沒有成熟
1
那天是8月17日的下午。小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契訶夫墓前。
我有點不知所措。
因為沒想到在這里遇見的第一個“認(rèn)識”的人會是契訶夫。
此前,已經(jīng)把這塊墓地牢牢地記住了,我還是不停地拍照——不停,是因為手在顫抖。墓碑一人多高,是白色的正面寬兩面稍窄的四棱大理石柱,往上狀似竹筍,蓋上了一個黑鐵屋頂,頂上向上豎立三根鐵矛——鐵矛上是三個小十字架——我沒有打聽出是什么寓意。墓碑上方鑲嵌著一塊鏤刻的青銅板,上面是些花紋,中間看起來像是一個大大的俄文字母,中間的“T”里面刻著耶穌受難——不仔細(xì)看是看不出來了。下面是幾個簡單的海浪線條。有人猜測,花紋寓意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的幕布,契訶夫的《海鷗》在此上演獲得成功,而浪花象征著伏爾加河。墓地不大,四周用黑色鐵條盤成圍欄。這塊墓地還安葬了兩個人:最左面的是契訶夫的父親,中間是他的妻子克尼碧爾的墓碑——幾行凸起的俄羅斯文字,立在厚厚的大理石上,也是白色的,平臥地面,干凈,而又安靜。
地上有些潮濕,腳踩在落葉上的聲音很輕,這樣很好,不會打擾在此安眠的人。我看著中間的墓碑,想到了另一個女人——米奇諾娃。
2
米奇諾娃生于1870年,比契訶夫小10歲,是契訶夫的妹妹瑪莎所任教中學(xué)的同事。米奇諾娃是個大美女,瑪莎回憶道:“五官端端正正,灰眼睛嫵媚動人,煙色頭發(fā)松軟光潔,兩道眉毛烏黑烏黑的,看上去十分迷人。她的美貌太引人注目了,誰遇見她都會看得出神。”米奇諾娃也頗有才華,懂法文、德文和英文,還有一副好嗓子,立志當(dāng)演員。
1890年3月的一天,米奇諾娃第一次去了契訶夫的家,相當(dāng)有趣。瑪莎和米奇諾娃一起走進(jìn)家,讓女友在客廳里等她一下,這之后她的弟弟正好順著樓梯往下走,看見了米奇諾娃,他沒有吱聲,走進(jìn)哥哥的房間,向哥哥說家里來了個漂亮的姑娘。契訶夫聽了之后,站起來走出門去,穿過客廳上樓了,弟弟也跟了上去。不一會,兄弟兩個又先后走下樓,然后再穿過客廳走上樓。這樣來來回回好幾趟,就是為了好好看一下米奇諾娃。也難怪,靦腆的米奇諾娃是用大衣的領(lǐng)子半遮著臉蛋的。事后,米奇諾娃對瑪莎談起第一次到她家的印象:你們家里的男人好多呀,他們一直不停地上樓下樓。
不久,契訶夫離開莫斯科前往薩哈林島(也叫庫頁島)遠(yuǎn)游,米奇諾娃去火車站送行。1891年1月9日,她向契訶夫發(fā)出了第一封信,兩天之后他就回信了,愉快而幽默,針對來信“大概已經(jīng)吃過五頓午飯和晚飯”,回答“已經(jīng)吃了14次午飯和晚飯”。當(dāng)然,作家識破了中學(xué)教師信中的試探,含蓄又夸張地說“再會了,我心靈的殺手”,落款“您的著名作家”。很快,她發(fā)來第二封信,“愿您再吃28次飯,這樣您就全年不餓了”;他依然很快回信,到了5月17日,便墜入情網(wǎng),呼她“金子般的、珍珠般的和天鵝般的麗卡”和“地獄般的美女”——原來,美女割棄了“著名作家”,與列維坦熱戀了。
米奇諾娃的眼光十分了得,牽手就是俄羅斯19世紀(jì)著名的風(fēng)景畫家。列維坦與契訶夫有著男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guān)系。1892年,列維坦覺得朋友的小說《跳來跳去的女人》里面的畫家就是映射自己,當(dāng)場與契訶夫翻臉了,三年后才重歸于好。后來的《海鷗》里也有他的影子。1899年底圣誕節(jié)期間,列維坦來到契訶夫家做客。他們在書房里聊天,契訶夫在房間里慢慢走著,說是十分懷念俄羅斯中部的故鄉(xiāng)景色,坐在壁爐前的列維坦突然讓瑪莎去取一張硬紙來。紙拿來了,畫家裁下一塊像壁爐龕那樣大小的紙,貼在爐龕上,接著拿出顏料就畫起來。他只用了大約半個小時就畫成了:畫的是田野上的草垛,背景是割草季節(jié)的月夜,遠(yuǎn)處是樹林。這幅《月夜里的干草垛》從此永久地留在了那里。
米奇諾娃——這個“地獄般的美女”之所以“腳踏兩只船”,也許是看出契訶夫并不急于結(jié)婚,這戀情不太靠譜??蓱z的契訶夫被打亂了陣腳,連連發(fā)信給美女,姿態(tài)不能再低了:“我像一只老虎那樣熱愛著您,我向您求婚?!彼€在一封信的末尾畫上“穿心之箭”,懇請美女來家做客。單相思持續(xù)升溫,到1892年的3月27日,契訶夫發(fā)出“嚴(yán)寒在我庭院里”的痛苦之聲,也寫出了所有情信中最為動情的一句:“麗卡,我熱烈地愛著的,不是你。在你身上我愛著我過去的痛苦和逝去的青春。”兩天之后又寫了一封信,期望女神前來探望,哪怕是一次謊言,“麗卡,騙騙我們吧”,期盼之心溢于言表,更是留下了這句深刻的哲理:“欺騙要比冷漠好?!敝?,再一次低三下四:“從頭到腳都屬于您的,全身心都屬于您的,直到死都屬于您的,愛你愛到忘我,愛到發(fā)狂的安東?!笨梢?,契訶夫真的掏心窩子了。米奇諾娃可算來了,她應(yīng)該是被感動了。不過,她與列維坦的浪漫史也恰好結(jié)束——巧合嗎?總之,她的戀愛又有了檔期。
自此,米奇諾娃完全扭轉(zhuǎn)了自己身為中學(xué)老師與著名作家談情說愛的被動。當(dāng)然,她的“俄羅斯童話里‘天鵝公主的化身”之美貌無疑是一個有力的殺手锏。契訶夫自己也承認(rèn),“我永遠(yuǎn)不會成為托爾斯泰主義者,對于女人,我首先欣賞她的美貌?!焙茱@然,他道出了很多男人的心里話——情愿倒在美女的石榴裙下。米奇諾娃機敏,有心機,時刻留意契訶夫身邊的女人。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還有靚女對契訶夫懷有愛慕,馬上產(chǎn)生危機感,轉(zhuǎn)而放下身段傾訴,“我非常憂傷,也非常想見到您”,還承認(rèn)了此前之任性,“我當(dāng)時太耍小孩子脾氣了,這也讓我感到痛苦”,并邀請契訶夫一起旅行。而這一邊,契訶夫情勢見漲,便置之不理,三個月竟不回信。好不容易回了一封,又以霍亂流行為借口婉拒了“可愛的小甜瓜”。之后,兩人的書信往來中不時暗藏心機,斗著心眼兒。
總之,兩人每當(dāng)一方站得上風(fēng),另一方馬上就放低姿態(tài)了???,米奇諾娃一想到契訶夫又一個多月不回信了,于1892年10月8日發(fā)出火辣辣的熱情:“我要燃燒生活,您來幫我快快地把它燃燒起來,因為越快越好。您曾經(jīng)說過,您喜歡浪漫的女人,那么您與我在一起不會感到枯燥的……我大概就要死了,啊,您救救我吧,到我身邊來吧?!眱扇烁星橛稚郎亓恕5舱\如評論家的判斷,“他們之間時冷時熱的關(guān)系照舊保持了下來。因為他們誰也不想跨出決定性的一步——無論是決定結(jié)合,還是決定分手?!边@種“不確定性”終于導(dǎo)致米奇諾娃的再次“出軌”——1893年秋,她與有夫之婦的劇作家帕塔賓科熱絡(luò)起來——這是一個意外,契訶夫忽略了一個情節(jié):有一段時間,米奇諾娃與帕塔賓科常常同時到梅里霍沃的別墅來做客。
梅里霍沃位于莫斯科南部,大約有75公里。1892年3月4日,契訶夫在得到兩處抵押和出版商預(yù)付的版稅后,在此買下了一座大房子。房子非常陳舊,經(jīng)過重新粉刷,驅(qū)除了臭味和蟑螂后,成了朋友們來此聚會的中心。為此,契訶夫很開心,在給哥哥信中的簽名處加上了房主的頭銜??腿颂嗔?,有的屬于不速之客,為了不影響創(chuàng)作,他又在大房子旁邊為自己蓋了一個“人”字形的小木屋——我認(rèn)定契訶夫墓碑上面的造型來自這里。他在小木屋完成了很多重要的作品:《第六病室》《脖子上的安娜》《帶閣樓的房子》《我的一生》《套中人》《農(nóng)民》,還有話劇《海鷗》。我看見一幅契訶夫1897年在鄉(xiāng)間別墅的留影:戴著黑呢禮帽,兩眼有神,一件灰色的大衣敞開了懷,顯得腰身挺拔,左手插在兜里,酷極。這個時候的契訶夫是否想到了1893年那些美麗的夜晚,米奇諾娃邊彈琴邊唱歌,轉(zhuǎn)身就對他做了“狠心的背叛者”,悍然與帕塔賓科出走巴黎,后果就是:她在異國他鄉(xiāng)懷孕了,并遭拋棄。一時間,她崩潰了,又念舊好,請求契訶夫:“給我寫信!……因為太寂寞了!”1894年9月18日,契訶夫回信表示自己身體不好,不斷地咳嗽,接著寫下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很顯然,我錯失了健康,就像錯失了您?!焙苊黠@,契訶夫看淡了兩人的關(guān)系。兩個月之后,米奇諾娃的女兒出生了。
1894年12月15日,米奇諾娃在巴黎向契訶夫傾訴了“寂寞,憂傷,郁悶”,以及“潮濕,陰冷,陌生”,真情吐露:“為了能夠不知不覺地出現(xiàn)在梅里霍沃莊園,坐在您的沙發(fā)上,和您聊上十分鐘,與您共進(jìn)晚餐,以至于覺得整個這一年像是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我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俄國,好像一切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如果能夠這樣,我愿意犧牲我一半的生命!”可以說,在所有米奇諾娃寫給契訶夫的信中,這一封最為真摯,感人至深。遺憾的是,這封信發(fā)生在她又與一個男人的戀情失敗之后。半年很快過去,她回到莫斯科,不再怠慢,去看了契訶夫。也就在1895年5月,契訶夫開始創(chuàng)作《海鷗》,主人公妮娜就是以這個“跳來跳去的女人”為原型。這一年他還創(chuàng)作了抒情濃郁的小說《帶閣樓的房子》。不久,兩人修復(fù)舊恨,戀情復(fù)燃,但彼此的書信已經(jīng)很少再有先前的熱情、風(fēng)趣、逗哏和意味深長。也許,正如契訶夫說的吧:“玫瑰花開了。而醋栗還沒有成熟。”
3
那天是8月18日,下午五點多鐘,我站在了圣彼得堡的亞歷山大德里娜劇院前面,心情激動,不是因為這家劇院位于奧斯特洛夫斯基廣場中心,也不是因為它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劇院之一——1832年由意大利建筑師羅西設(shè)計,以尼古拉一世皇妃的名字亞歷山大德里娜命名,前蘇聯(lián)時期被改名為“普希金戲劇院”,現(xiàn)在又恢復(fù)了過來。當(dāng)然,劇院建筑是氣勢磅礴的古典式,正面6根白色的柯林特圓柱挺拔高聳,上面是駕馭戰(zhàn)馬車輛的音樂之神阿波羅的塑像——我激動是因為我離契訶夫又近了一步。但是,我只能看著它,發(fā)怔了片刻,就離開了。往前走,前面廣場的花園正中間坐落著建于1873年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雕像,女皇高高在上,身披斗篷,手握權(quán)杖,揚著頭顱,威武而高大。但她還是擋不住契訶夫的身影。我頻頻回望劇院,逆光中的阿波羅在藍(lán)天的映襯下,剪影孤獨。
1896年10月17日的夜晚,涅瓦河畔的契訶夫更孤獨。
那一晚,《海鷗》在此首演慘遭失敗。
10月12日的時候,契訶夫就預(yù)感不好,在圣彼得堡給瑪莎寫了一封信,勸妹妹不必動身來看話劇了:“……《海鷗》排演得很乏味。彼得堡寂寞無聊,演劇季節(jié)11月份才開始。所有的人都怒氣沖沖、淺薄、虛偽……演出不會轟動,只會令人皺眉。總之,我心緒不佳?!钡?,瑪莎還是從莫斯科乘夜車于11月17日早上到了彼得堡。米奇諾娃16日就到了這里,《海鷗》首演,讓她很激動。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在巴黎把她拋棄的那位劇作家帕塔賓科和妻子也要來劇院看戲,也可能劇作家想從戲里看出與米奇諾娃的那段戀情吧。瑪莎陪著米奇諾娃逛了一整天,夜幕降臨時坐在了劇院。劇院里已經(jīng)坐滿了觀眾,可是瑪莎知道,這里的觀眾“迂腐守舊,衣飾華麗,態(tài)度冷淡,我越看心里越不安”?,斏幕貞浭强尚诺摹谝荒婚_始不久,觀眾就不是認(rèn)真看戲,后來有人竟然喝起倒彩,最后劇場里全亂了。兩個女人一直熬到劇終。回到旅館,心情沮喪,不說一句話,等著契訶夫回來吃晚飯,這是他們早上說好的。但是契訶夫沒有來。其實,契訶夫看到第二幕時就躲到女演員列夫凱伊娃的化妝室,演出一結(jié)束就趕緊溜走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徘徊了很長時間,不知道要去哪里,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跑到出版商蘇沃林家里。他發(fā)誓再也不寫劇本了,永遠(yuǎn)也不再寫劇本了,即使再活700年。
11月14日,米奇諾娃的兩歲女兒患肺炎去世。“禍不單行”也影響了兩人剛剛?cè)计鸬臒崆?,尤其是《海鷗》的慘敗,在瑪莎看來,給哥哥“精神上帶來的苦痛就更大了,毫無疑問,他的健康狀況因此而急轉(zhuǎn)直下”,僅僅過去幾個月,契訶夫就肺出血,住進(jìn)醫(yī)院。
4
一年多以后,契訶夫在信中婉拒了米奇諾娃求婚的暗示。原因之一:1898年9月9日,契訶夫到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去看《海鷗》彩排,與女演員克尼碧爾一見鐘情;9月21日,他致米奇諾娃的信中毫不隱晦“女演員很可愛”,“如果我再在那里待上一段時間,我要失去理智。年歲越大,生命的脈搏在我身上跳動得就越加有力?!逼鋾r,他才38歲。米奇諾娃預(yù)感不妙,10月11日給契訶夫?qū)懶?,把柴可夫斯基的一個浪漫曲的歌詞抄寫在自己照片的背面:我的全部思想、感情、歌聲和力量,都是屬于你的?。?!——但這一切,都晚了。
1898年12月17日,《海鷗》在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首演,大獲成功。1900年1月29日,契訶夫給米奇諾娃寫了最后一封信,“無論是在書信中,還是在生活中,您都是一個非常有情趣的女人。緊握您的手?!眱扇?年之戀到此結(jié)束。1901年5月25日,契訶夫與女演員克尼碧爾結(jié)婚。次年,米奇諾娃嫁給了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的導(dǎo)演沙寧。
不難看出,契訶夫與米奇諾娃之間不是沒有感情,但9年的戀愛長跑除了審美疲勞,還交織著兩人太多的猜忌、任性、不理解和意氣用事。如果分?jǐn)傌?zé)任,自然女方要多,尤其兩次“不忠”無法在男方心里抹去陰影,而一旦心里有了可替換的對象,一定是快刀斬亂麻。當(dāng)然,契訶夫也過于單純,大多數(shù)的時間里沒能掌控情感。這是他的性格所在吧。高爾基就覺得每一個來到契訶夫身邊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變得更單純,更真實,更是他自己”。遺憾的是,米奇諾娃沒有及早地看到這位老兄的良言,如果她再“單純”一點,再忍耐一些,就是契訶夫身邊的“海鷗”了。
米奇諾娃對契訶夫的愛情太缺少耐心了,而對榮譽又過于看重——希望契訶夫是原諒了她的。更何況,她的出現(xiàn)“喚起了契訶夫創(chuàng)作的愿望和激情”。很多契訶夫的研究者認(rèn)為,除了《海鷗》中的妮娜,還有《帶閣樓的房子》《牽小狗的女人》……都有這位美人的影子。即使沒有,契訶夫在與米奇諾娃相戀的9年里寫下了很多著名小說,卻是毋庸置疑的。而這些書信無疑也是契訶夫文學(xué)的一部分吧。
米奇諾娃多次看過《海鷗》,每次都激動不已。后來,瑪莎還陪著她到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看過一次,并把情景告訴了契訶夫:“在劇院里她哭了,可能那許許多多的往事又一幕幕地出現(xiàn)在她的眼前了吧……”
1904年6月8日,契訶夫與克尼碧爾一起來到德國和瑞士交界的巴登威勒療養(yǎng)。夫妻倆很是恩愛,這從《契訶夫與妻子通信集》中收錄的兩人自1899年6月至1904年4月之間往來的851封信,可見一斑。在療養(yǎng)區(qū),夫妻度過了最后一段日子,兩人一起散步,他給她講故事,她耐心地聽著。
7月2日夜里零點十五分,契訶夫突然感到呼吸困難,德國醫(yī)生趕來時,病人已經(jīng)知道自己病已垂危。醫(yī)生后來回憶,契訶夫平靜地對他說:“醫(yī)生,我要死了……”后來,克尼碧爾對瑪莎也說,醫(yī)生來了后,丈夫用德語說:“我要死了……”然后喝了醫(yī)生遞給他的香檳酒,“靜靜地朝左側(cè)躺下,不一會就永遠(yuǎn)沉默了……”
瑪莎在回憶錄里寫道:他在生活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總喜歡簡單明了。他的死也是那樣平靜,那樣簡單……
7月9日,契訶夫的靈柩到達(dá)莫斯科,送葬者人山人海,從火車站到新圣女公墓,一路上人們都是用手抬著偉大的作家。當(dāng)靈柩緩緩放入墓穴之時,高爾基、夏里亞賓等契訶夫生前好友與成千上萬的人一起唱起送喪歌:“永垂不朽!……”
這天下午,米奇諾娃到契訶夫家中吊唁,穿著一身黑衣裳,在窗邊默默地站了大約兩個小時?,斏肱c她說話,“可是她一句話也不回答……想必,她經(jīng)過的往事又都回到了她的眼前吧”。
1939年2月5日,米奇諾娃在巴黎去世。
1959年5月22日,克尼碧爾在莫斯科去世。
5
那天是8月17日的下午。小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我在契訶夫墓地前,耳邊總是縈繞著《海鷗》的一段臺詞,又想不起來到底是哪一段。此刻,我想了起來——
妮娜:……我現(xiàn)在才知道,才懂得,在我們的事業(yè)中——不管是演戲還是寫小說,重要的不是榮譽和榮耀,也不是我曾夢想過的東西。重要的是善于忍耐?!行叛觥N矣行叛?,于是就不再那么痛苦,而當(dāng)我一想到自己的使命,也就不再害怕生活。
海鷗,在飛。
如果你漫步到了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就會看到劇院的門楣上,飛著一只永遠(yuǎn)的海鷗……
責(zé)任編輯 劉志敏
老范行軍:作家。出版著作:品牌傳奇《大牌密碼:48個頂級名牌經(jīng)營實錄》;人生勵志《職場道:漢字里的成功密碼》;隨筆《且歌且行:讓靈魂跟上腳步》《且以空杯,默對繁華》《與海明威一起出海:〈老人與?!倒P記》等十余部簡體、繁體版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