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輝
摘要:在當代教育中,審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小學語文具有審美性和實用性,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將結合理論與實踐,探討審美教育和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希望可以為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審美教學
審美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培養(yǎng)人、美化人。高爾基說:“美化人,贊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發(fā)展人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的信心。此外,贊美人是因為一切美好的有社會價值的東西,都是由人的力量、人的意志創(chuàng)造出來的?!狈_語文課本,無論是應用文體,還是文學作品無不與人的美化有關。可見,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有著本質的統(tǒng)一性,它們實在是一對同胞兄弟。在語文教學中,把審美教育融入其中是順理成章之事。
一、剖析形象,審美鑒賞
審美的主體是學生個體,審美的對象是形象。小學語文大多作品是藝術經典,它用語言來刻畫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及人與人之間的具體的生活場景,它所呈現(xiàn)的形象是活靈活現(xiàn)、豐富多彩的。在語文教學中,要努力讓形象在學生心目中鮮活起來,把課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語言,使學生與作品中人物產生共鳴,強化藝術感受。要使學生加深對形象的鑒賞,可從哲學角度出發(fā)。
(1)聯(lián)系的角度。教師和學生解讀文本時,若孤立理解人物形象,那只能是片面的。必須全面地,聯(lián)系地理解人物形象,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解讀,更有利于學生感悟人物性格。課堂教學時要從聯(lián)系的角度,對課文寫作的相關背景進行相應的介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情感,理解形象。
(2)突出重點。歷來的文學作品,以塑造典型人物,最逼真、最能打動人。教學時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等重點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學中,可通過創(chuàng)設圖片、音像等情景、激情朗讀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注重細節(jié)。一個標點,一個詞語,一句話的教學,都應顯示教者的睿智,學者的聰慧。細節(jié)教學可以引導學生緊扣細節(jié),一點突破,由點及面,既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又能凸現(xiàn)文章主旨,提高了語文教學實效。細節(jié)教學給我們的啟迪是多方面的?,F(xiàn)實生活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事情固然能打動人,給人以美感。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興趣
即使學生非常容易接受新事物,非常容易培養(yǎng)審美能力,但前提也必須是能讓學生提起興趣,否則,填鴨式的教學只會抹殺孩子的思維,結果適得其反。
(1)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導語。導語,就是指老師在教授一篇新課文時通過使用恰當?shù)姆椒?,將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也將學生的審美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方法有很多,常用的一般有擴展題目內涵,介紹文化背景,補充作者生平事跡等等,老師要合理把握。
(2)充分解析文章,升華感情。我國的古詩詞文化博大精深,用簡短的語言,工整的格式完美的表達作者情感,既有內涵還不失韻味,本身要創(chuàng)作詩詞的作者就需要有非常深的文化底蘊,這對于學生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老師在講解時就要更加透徹的解析每一句詩詞,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甚至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用社會精神美進行英雄主義教育
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在他們的身上,閃耀著民族英雄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奪目光輝。屈原“高馳不顧”,“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節(jié)操:司馬遷“隱忍茍活”,“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壯舉;文天祥正氣浩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表白;龔自珍革新弊政,“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疾呼;陳毅身陷絕境,“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豪情……哪一個不是洋溢著為崇高的理想而斗爭的精神之美?這是民族和革命的英雄主義,是社會斗爭的崇高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情感的激發(fā),給學生插上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引起強烈的共鳴,民族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也就在潛移墨化中永駐學生心靈。
四、注重課外活動重視美育滲透
語文教學是一個外延無限的過程,課堂的四十分鐘,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教學的觸角伸向課外,是有識之士的一種共識,美育在教學中的滲透也一樣,但若只限于課內,是十分狹隘的。因為,學生更易于在活動中體驗美育,所以美育在語文課外活動中的滲透,能促進課堂教學,具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功效。
(1)開發(fā)思維,促進交流。利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舉辦辯論比賽,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進行充分準備,運用完備的陳辭,展開激烈的辯論,使學生的思維插上了翅膀,盡意馳騁飛翔,此過程,開發(fā)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生語言能力。活動中,讓學生交流好詞好句,開展評論,既能培養(yǎng)學生交流的能力,又能促進語文課堂的教學,能起到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2)增強體驗,朗讀探究。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的閱讀教學應當重視朗讀,在朗讀中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fā)想像。如詩歌《瀑布》最后一節(jié),描繪了瀑布的形態(tài):好偉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這是作者對瀑布的由衷的贊美。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是一項長期且必要的工作。它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可以全面發(fā)展,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華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江西教育.2006(06).
[2]張金坤.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文教資料.2005(34).
[3]謝佩華.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