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娜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護理效果。方法 8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兩組均給予相同臨床治療措施,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兒胸片征象改善情況, 評定其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中胸片征象完全消失24例、明顯改善14例、無改善2例, 改善率為95.0%;對照組患兒中胸片征象完全消失16例、明顯改善13例、無改善11例, 改善率為72.5%;觀察組患兒胸片征象改善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 高于對照組的7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效果, 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 小兒支原體肺炎;不良反應;綜合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78
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支原體肺炎在小兒呼吸感染性疾病中較為常見, 發(fā)熱和咳嗽是其主要臨床癥狀, 但支原體肺炎可累及其他器官, 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 影響到患兒健康和生長發(fā)育。小兒支原體肺炎除了實施有效的抗支原體治療外, 護理干預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積極影響[1, 2]。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 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其的護理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 均符合診斷標準[3]。同時排除合并有心肌炎、并發(fā)腦膜炎等患兒, 不能堅持完成實驗過程的患兒, 患兒家屬不同意參與本實驗、合并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男和女分別為21例和19例, 年齡最小12個月, 最大11歲, 平均年齡(5.1±3.9)歲;病程分布:病程<7 d患兒共33例, 7 d<病程<30 d患兒共7例。對照組男和女分別為22例和18例, 年齡最小11個月, 最大11.4歲, 平均年齡(5.3±2.7)歲;病程分布:病程<7 d患兒共34例, 7 d<病程<30 d患兒共6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同臨床治療措施。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的支原體肺炎護理干預措施(觀察患兒癥狀變化、對患兒及家屬行簡單健康宣教、對患兒進行用藥指導、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 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了解患兒心理改變情況, 分析支原體肺炎癥狀對患兒情緒的影響, 分析病房環(huán)境、醫(yī)療操作對患兒的心理影響, 針對患兒不良情緒進行心理護理干預, 緩解患兒不良情緒, 減輕患兒對醫(yī)護操作的抵觸情緒。②對患兒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患兒和家屬了解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措施和過程、預防措施及注意事項等, 提高患兒及家屬對支原體肺炎的認知, 利于實施醫(yī)護操作。③用藥指導。讓患兒和家屬了解在治療過程中應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可引起患兒胃腸道不適等癥狀, 可在患兒進食后進行輸注, 在輸注過程中注意滴注速度, 嚴格控制滴注速度, 減少或避免靜脈炎及心力衰竭的發(fā)生。④癥狀護理[4]。對患兒做好發(fā)熱、咳嗽等癥狀的護理, 密切觀察患兒體溫變化情況, 做好物理降溫準備和處理, 退熱過程中防止患兒虛脫, 注意保暖等。指導患兒進行有效咳嗽, 及時排出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 可給予止咳類糖漿劑等。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觀察兩組患兒治療7 d后胸片改善情況, 胸片征象改善情況分為完全消失、明顯改善、無改善3個級別, 完全消失: 主要癥狀不再出現(xiàn),胸片顯示炎性病灶全部消散吸收。明顯改善:主要癥狀減輕明顯, 胸片顯示炎性病灶很大程度消散吸收。無改善:治療前后比較胸片和患兒癥狀無好轉。改善率=(完全消失+明顯改善)/總例數(shù)×100%。②觀察組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靜脈刺激、皮疹)發(fā)生情況。
1. 4 療效評定標準[5] 兩組患兒治療后進行療效評定:患兒治療7 d內(nèi)咳嗽和治療前比較顯著減少, 體溫恢復正常, 肺部聽診哮鳴音較治療前顯著減少, 為顯效;患兒治療7 d內(nèi)體溫恢復正常范圍, 咳嗽癥狀有所減輕, 哮鳴音有所減輕, 為有效;咳嗽、發(fā)熱、肺部哮鳴音等癥狀改善不明顯, 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7 d后胸片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胸片征象完全消失24例、明顯改善14例、無改善2例, 改善率為95.0%;對照組患兒中胸片征象完全消失16例、明顯改善13例、無改善11例, 改善率為72.5%;觀察組患兒治療7 d后胸片征象改善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兒療效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25、14、1例),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17、13、10例);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1例、靜脈刺激1例、皮疹0例)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4例、靜脈刺激4例、皮疹2例)發(fā)生率為25.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支原體肺炎在小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較為常見, 有效控制癥狀對改善患兒預后起著重要作用?;純阂驗槟挲g小、家屬對疾病認知程度低等因素, 導致患兒心理情緒改變、對疾病產(chǎn)生誤解等, 影響到臨床醫(yī)護操作和臨床治療措施實施。簡單的護理干預對患兒的治療效果影響有限, 綜合護理干預從心理、健康教育、用藥護理、癥狀護理等方面實施,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胸片征象改善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治療效果, 減少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靜脈刺激等)發(fā)生率, 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陳秀霞.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10(8):24-26.
[2] 陳健, 關小玲.臨床護理路徑在支原體肺炎患兒及家長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護理研究, 2013, 6(5):415-416.
[3] 王波.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中的應用價值.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 2015, 6(7):148-149.
[4] 孫明芳.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4):298.
[5] 侯鳳香.針對性護理在支原體肺炎患兒康復中的效果觀察.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5, 10(9):114-115.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