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要】 目的 評估冠狀動脈(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要點及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設定為對照組, 給予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時實施常規(guī)護理,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設定為觀察組, 給予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時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造影質(zhì)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配合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圖像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以保障患者造影質(zhì)量, 提高臨床診斷效果,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心理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76
因冠脈粥樣硬化使冠脈血管狹窄和閉塞, 導致患者心肌供血不良, 引起患者心肌梗死、心絞痛, 甚至猝死, 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1]。只有及早診斷和治療才能改善患者病情, 臨床多應用冠脈造影或冠脈CT血管造影進行臨床診斷和病情評價[2]。造影成功診斷由原始圖像決定, 患者檢查中的配合也直接影響造影圖像的質(zhì)量, 而患者配合程度和患者心理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可見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對于冠脈成像技術檢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設定為對照組,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設定為觀察組。兩組患者臨床均表現(xiàn)出心前區(qū)不適及心電圖異常等癥狀。對照組男39例, 女21例;年齡42~80歲, 平均年齡(58.2±7.3)歲;觀察組男38例, 女22例;年齡42~80歲, 平均年齡(59.1±7.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時實施常規(guī)護理, 護理人員全面掌握患者病史與實驗室檢查結果, 觀察患者呼吸、心率等基本情況, 指導患者檢查前禁食, 檢查前做好相關準備, 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
觀察組給予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時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 具體干預措施包括:①檢查前心理護理:冠心病患者病程較長, 大多患者都了解心血管疾病危險性, 在檢查前, 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憂慮, 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檢查都會受患者心率影響, 患者心臟運動幅度大, 心率過快或慢, 都會使圖像質(zhì)量受到影響。CT室家屬不能入內(nèi), 在陌生環(huán)境下, 患者會有陌生感, 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 導致患者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 患者呼吸、心率等過快會使檢查結果受到影響。所以, 在接受檢查前, 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溝通, 為患者講解檢查時間和檢查步驟等內(nèi)容, 使患者了解檢查中可能會發(fā)生的不適反應, 例如:患者使用造影劑后可能會有喉部熱感與惡心等, 患者要清楚這是正常反應, 消除患者的恐慌。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可以消除患者緊張心理, 使患者的神經(jīng)放松, 可以使其更順利的配合檢查, 保證造影成功[3]。②檢查中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把高壓注射器調(diào)整到備用的狀態(tài), 檢查患者身上是否有硬幣或掛件等異物, 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擺放體位, 指導患者放松, 根據(jù)護理人員指令進行屏氣配合, 身體要避免移動, 若未按照護理人員要求屏氣就會導致檢查失敗。當啟動高壓注射器以后, 要觀察患者的臨床情況, 若有異常要及時上報醫(yī)生處理。③檢查后心理護理:完成檢查以后, 護理人員要咨詢患者是否有不適感, 指導患者多喝水, 利于造影劑排出, 安慰患者不要著急, 在病房或回家中休息, 等待家屬取回檢查結果。
1. 3 影像質(zhì)量評價標準 根據(jù)冠脈診斷相關標準[4], 將圖像質(zhì)量分成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四級。Ⅰ級:患者檢查影像清晰, 血管充盈且無偽影;Ⅱ級:患者檢查影像質(zhì)量滿意, 在單段血管邊緣有輕度的模糊且無階梯狀偽影;Ⅲ級:患者檢查影像基本滿意, 血管壁模糊且無階梯狀偽影;Ⅳ級:患者檢查影像圖像質(zhì)量差, 有多處血管壁模糊且部分血管有錯層偽影。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配合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配合60例, 不配合0例, 配合度為100%;對照組配合50例, 不配合10例, 配合度為83.3%;兩組配合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9091, P=0.0009<0.05)。
2. 2 兩組患者造影質(zhì)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造影質(zhì)量58例Ⅰ級, 2例Ⅳ級; 對照組患者造影質(zhì)量42例Ⅰ級, 18例Ⅳ級;兩組造影劑質(zhì)量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5.3600, P=0.000<0.05)。
3 小結
患者心理因素和配合情況會直接影響檢查結果, 所以, 要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檢查, 護理人員要掌握心理溝通技巧, 能夠主動積極的與患者溝通, 才能幫助患者順利完成診斷, 保障造影質(zhì)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配合度、圖像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與報道一致[5]??梢姡?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貫穿于造影全程中意義重大。
總之, 冠脈造影與冠脈CT血管造影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以保障患者造影質(zhì)量, 提高臨床診斷效果,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燕紅. 64層螺旋CT冠脈造影掃描的護理探析.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28):314-315.
[2]徐月珍, 張黛強, 常香蓮. 64排螺旋CT冠脈造影檢查患者的護理.全科護理, 2010, 8(5C):1365-1366.
[3]唐修蘭. 64排CT冠脈造影掃描的護理體會.北方藥學, 2011, 8(8):114-115.
[4]韓曉琦, 湯如.護理干預在高齡患者冠脈CT檢查中的應用.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11, 4(14):206-207.
[5]孫冬梅.多層螺旋CT冠脈造影檢查的護理配合.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 15(24):210-211.
[收稿日期: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