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華
摘 要: 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體育教育被學校邊緣化。這使得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學生主動性差,對于體育運動缺乏興趣。如今體育課程正在進行全面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理念等方面發(fā)生較大的變革。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教學現狀,找出了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并且提出了對策,以供體育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 新課改 高中體育 體育教學
1.對于新課改的理解和解讀
新課改要求,體育課應該圍繞學生進行,讓其成為課堂主體,用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吸引學生,促進體育教學的全面改革。
1.1堅持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主要目標,讓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成長,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意識,強調把學生的健康貫穿體育教學始終。
1.2堅持興趣教學的理念。
應該把學生的興趣作為重要的參考因素,改變教學手段或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一些體育運動的興趣,養(yǎng)成長期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積極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
1.3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
在新課改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多種方向出發(f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使學生認識主體、學習主體、發(fā)展主體。
2.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目標有偏差。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多數把提高學生的體育成、增強學生的體育技能為目標。這樣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這跟應試教育的模式不無關系。新課改下,不應單純?yōu)榱颂岣邔W生的升學率,應該多考慮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高中體育教學的模式必須改革。
2.2學生個體存在差異,發(fā)展不均衡。
近年來,女生在高中學生中所占比例偏大,男女學生之間在身體素質方面的平均水平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個體的差異因素沒有被教師認真對待。所以,一些同學由于跟不上進度而產生消極的情緒影響體育鍛煉積極性。
2.3學生主體地位難以體現。
以往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由教師主導。高中體育由于課程內容單一,學生的成績評定往往是諸如跳遠、800米測試、1200米測試等單一的評價手段,沒有考慮學生存在的差異,這對一些學生是不公平的。
3.新課程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對策
3.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后,學生是最重要的主體,是課堂教育的中心。體育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針對男生可以多組織一些籃球比賽,女生則可以打一些排球比賽。這樣會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改善體育教學狀況。
3.2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情感。
體育的直觀性很強,有別于其他學科。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可以達到集體精神共鳴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會處在較高的能量狀態(tài),充滿積極和正面因素。學生參與集體的體育娛樂活動時,會產生集體正能量。在這種狀態(tài)下,才能更好地將感情與教學有機融合。
3.3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若想有效的實施高中體育教學,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把多數時間交給學生,然后根據實際教學狀況對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體育教師的體育素質,積極參與學生的體育運動中,少一些說教,多一些實踐。在與學生的互動當中,把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一些運動中,更好掌握要領,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速度。教師應該在體育課堂上樹立榜樣,這樣才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4教學內容要豐富多樣。
近些年,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使得中國社會吸收接納來自世界的多元文化,當代高中生在世界多元文化大浪潮的沖擊下,無論是性格和愛好、追求都受到深刻的影響,他們追求個性,每個人之間的興趣愛好存在較大的差異,單一的教學內容根本無法滿足性格多樣化的高中生。教學內容必須適應當今學生的變化,增加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比如多數男生喜愛籃球或者乒乓。一些女生偏愛羽毛球、體操、舞蹈等項目,在高中教學中不妨多多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把更多的體育運動添加到高中體育課堂中,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用靈活新穎的教學內容吸引更多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
4.結語
新課改充分貫徹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在體育教學工作中以“健康第一,陽光體育”為指導思想,把握學生不同的特點,認真對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增加教學內容,以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運動。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教師的體育素質,真正做到有能力引導學生,落實新課改,對于學生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瑩瑩.新課改背景下安陽市高中女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壓力及應對策略[D].河南師范大學,2013.
[2]韓靜燕.淺議高中體育新課改在教學中的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3,24:59+61.
[3]羿少校.高中體育新課改實施學分制的現狀與解決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5,04:145-146.
[4]薛小峰.基于新課改的高中體育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