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鑫
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就要保證各項關鍵措施的具體落實,包括造林整地、苗木選擇、運輸栽植和補植撫育等等。
1 整地技術
造林作業(yè)施工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造林整地,整地的時間、方法、標準對造林質量有直接影響。造林整地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達到蓄水保墑,有利于幼苗生根成活。在造林生產(chǎn)中要根據(jù)造林的林種、樹種、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勞動力情況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做到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1.1 整地時間一般伏秋整地為宜,既能滅除雜草,又可蓄水保墑,荒山荒溝一般多在造林前一年伏秋,即“掛鋤”時節(jié)進行整地。農(nóng)田防護林、護樹林、護路林在不影響農(nóng)作物生長的情況下秋季整地;沙化嚴重的土地造林地塊一般現(xiàn)造林現(xiàn)整地,防止破壞植被,加重土地沙化。
1.2 造林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種。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式,這種方式改善立地條件的作用顯著,便于實行機械化作業(yè)及林糧間作,但用工大、投資大,易造成土壤侵蝕?!銇碚f,全面整地可以用于平坦、遼闊的造林地。局部整地則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相對來說,局部整地的用工少、投削、,適合各種造林地。
穴狀整地為圓形或矩形坑穴。穴面與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內(nèi)傾斜,穴徑40.5cm,深度25~40cm。簡易的局部整地,常用于地勢平緩和緩坡地帶,分小坑穴和大坑穴兩種。穴狀整地可根據(jù)小地形變化而靈括選定整地位置,整地投工數(shù)量少,易于掌握,成本較低,但是改善立地條件的作用較差,適用于各種造林地的整地有“四旁”和城市綠化等。
1.3 造林整林技術規(guī)格主要是指整地的斷面形式、深度、寬度、長度和間距等,這些指標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造林整地質量。斷面形式是指整地時的翻墾部分與原地面構成的斷面形狀。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整地深度對整地效果的影響最大,增加整地深度不僅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還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干旱地區(qū)更是如此?!阏厣疃纫?0~40cm為具體規(guī)格以造林設計為準當苗木和林木根系較大時,則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加大整地深度,為了某種特殊需要還可以增加至50~60cm,有些甚至100cm以上;在—定范圍內(nèi)整地寬度越大,越有利于苗木成活和生長,其攔截的降水數(shù)量、水分滲深度都明顯提高,但整地平面規(guī)格過大,也可能在造林初期引起土壤侵蝕。
2 造林坊法
2.1 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fā)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qū)的造林更為適宜。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性、減少鳥獸危害極為重要。
2.2 植苗造林法: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制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huán)境條件的抵抗力軸強,生長穩(wěn)定,對造林地位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yǎng)繁殖苗和移植苗。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隋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huán)節(jié)要保持苗根濕潤。
2.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樹木的營養(yǎng)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jié)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yōu)良,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shù)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yǎng)繁殖的樹種和竹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