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玲燕
【摘 要】教師專業(yè)成長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把已有的理念成為實踐。在重新梳理了集體教學中幼兒的“自主閱讀”的概念后,如何尋找這個“適宜的教學策略”,是實現(xiàn)幼兒“自主閱讀”最大化的的關鍵,以我為組長的“彩虹橋”繪本個性化小組的一系列教研活動由此展開。
【關鍵詞】西游記 自然閱讀 興趣 習慣目標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90
自主閱讀就是自然閱讀,即兒童憑興趣而主動、獨立的閱讀行為,自主閱讀的核心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對應的能力;二是書面語言的視覺感知辨別的能力;三是成為流暢閱讀者的預備能力。
我們根據(jù)《指南》中集體教學的特質以及幼兒的已有經驗特征(包括不認識字或認識少量的字、已有生活經驗較缺乏,理解能力較低等),所創(chuàng)導的繪本集體教學中幼兒的“自主閱讀”指的是:提供適宜的集體教學策略,充分地讓幼兒看——幼兒講——幼兒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產生主動、獨立的閱讀行為,讓孩子在快樂、自主中閱讀。在增強幼兒自主閱讀核心能力的同時,最終達到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等目標。
下面是一個教研活動后的心得體會。
一、從“孫悟空和如來佛”到“孫悟空和太上老君”
從研究《西游記》的專著中我看到過兩種猜測,其一認為是如來本人,理由是悟空怕如來,如來佛祖有能力有膽識降服他,縱使悟空有百般武藝,也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心。悟空對如來是俯身聽命,唯如來“馬首是瞻”。其二認為是太上老君。理由是悟空的金箍棒就是老君的定海神針;悟空偷吃的五葫蘆金丹是老君煉的,悟空的金子心肝,銀子肺腑,銅頭鐵背,火眼金睛都是老君的煉丹爐中鍛燒成的。在《西游記》的原著中都能看出,定海神針在悟空來到時開始異變,好像與悟空有緣,可見是神針的主人老君在幕后操縱,暗贈于他;老君把兜率宮的人全部帶走,安排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使悟空輕松“偷吃”到五葫蘆金丹,修為大大提高;老君鍛燒悟空時,放了穿琵琶骨之器,煉成個金子心肝,銀子肺腑,銅頭鐵背,火眼金睛……
太上老君可謂現(xiàn)代之教育家,在授予徒弟絕技時總是那么不留痕跡、煞費苦心,因此我更認可師傅是太上老君。如來作為師父,其本意不差,目的是為了讓悟空在有規(guī)矩的情況下,成“方圓”,但不知約束、規(guī)矩太多,悟空怎么會有七十二變化,自有招數(shù)神奇?我忽然悟到:我們老師現(xiàn)在正不是“如來”嗎?因為自己認為對繪本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所以設計出許多招數(shù),雖然一再地鼓勵孩子像孫悟空一樣使出百般武藝,盡情地說,但始終不會逃出如來的掌控。而太上老君的“不留痕跡”不正和我主張的“自主閱讀”“同途殊歸”嗎?
二、得道成仙——教師解讀繪本
(一)給孩子一滴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解讀繪本的重要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正如沒有人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予別人一樣,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fā)展、培養(yǎng)和教育好,誰就不能發(fā)展、培養(yǎng)和教育別人。”所以教師必須在活動前,一定要讓自己先與繪本對話,深入解讀繪本。只有教師更全面、多角度、深層次地把握繪本的主旨、立意,對作品內涵有比較深入全面的認識后,獲得對活動價值比較清晰的思路,才有可能對活動過程有比較合理的構想,才能在與孩子的對話中游刃有余,有效回應,在孩子最需要我們的時候給予輕輕一拉,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應。
(二)內容、美術、結構、文本——解讀繪本的方向
一本繪本有4個特質:內容、美術、結構、文本,我們教師拿到一本繪本,就要從這4個特質中去解讀,再根據(jù)這4個特質尋找出教學活動中的切入口,做到既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又使繪本的文學性得到最大化,從而引導幼兒向故事中承載的積極向上的、有陽光的人物個性學習,人文經驗學習。
(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賦予解讀更豐富的內容
我們常說:好的繪本看一百遍也不嫌少,每一次看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樣。同樣道理,同一個繪本,讓不同的人來讀,也會有不同的味道。而這一過程,如果能與他人一起分享(如我們活動中的教師集體解讀)將是多么美好的體驗。大家分享各自不同的理解版本,分享他人的奇思妙想,獨特的理解角度和深淺不一的感受力,在整合大家意見后,讓活動更全面、精致。在本次活動結束后,老師們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以年段為單位,每個繪本在教學之前,必須進行集體解讀。
(四)站在孩子的角度解讀繪本——繪本教學的主體意識
幼兒常常會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和經驗提出許多新穎的個性化的觀點,這就要求教師在繪本解讀時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充分預設,有充分的準備來應對幼兒對繪本的多元解讀。在解讀過程中,要關注孩子經驗原則,了解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會站在幼兒的角度選擇、解讀、處理作品。
三、“偷”取金丹——繪本內容的刪減
幼兒不是成人,他們有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如果教師盲目地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設計教學內容,幼兒未必都能積極地投入學習,有時甚至情緒低落,其主要原因就是不符合他們的需要,他們不感興趣。正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說,對孩子要“視其所愛,觀其所好,察其所安”。也就是說,要觀察了解孩子的需要,必須觀察在前。對教師來說,必須從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設計教學活動,要預設課堂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及相應對策,選擇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有刪減,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以孩子現(xiàn)有的水平為基礎,讓他們較輕松地進行自主閱讀。
四、白龍馬 蹄朝西——活動目標的定位
朱紹禹先生指出:“教學目標是為了使教師把握教什么和怎么教,幼兒明確學什么和怎么學”。在制定目標時,要充分重視生成目標,留較大的空間給孩子,真正體現(xiàn)幼兒為主體。
繪本《狐貍和雞》的目標分析。
第一次①仔細觀察故事情節(jié),在猜猜、講講、演演中理解故事,體會故事寓意。②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感受化敵為友的快樂,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并以矛盾主體出現(xiàn)——搶雞;矛盾的轉化——追雞;結果——化敵為友為活動思路。第二次調整為①喜愛閱讀《小雞和狐貍》這本書,能仔細觀察畫面,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②了解口語與畫面結構、內容的關系,學習編講故事。③對狐貍和母雞的關系有好奇心,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溫暖,體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
第一個目標明顯地表示了老師對繪本的理解,雖然也是從孩子的角度去提出,但孩子還是被動的。第二個目標最明顯的就是。本次活動中,老師充分感受到了“白龍馬 蹄朝西”,西天取經方向的明確性。
“閱讀即生活、閱讀即游戲、閱讀即學習”。我想閱讀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在小朋友心田里撒下一顆種子,引導他們知道如何閱讀,并從中學到與大家討論的方法。這些成果可能不會立竿見影,有的孩子開竅得慢,說不定要等幾年后才能“頓悟”。這都沒關系,重要的是讓孩子愉快地享受自主閱讀才是最大的幸福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