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琳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引導者,不但是班級事務的“大總管”,而且是學生思想的“說客”,其工作的核心之一既是與學生“說話”?!敖逃破涫?,必先敏其言”。對于教師來說,語言既是工具,又是一門藝術。因此,班主任用語藝術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班級工作的成效。班主任應該如何使用正確的語言,通過豐富的語言表現(xiàn)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呢?筆者結合自己的班主任經(jīng)驗,談一談班主任如何運用語言進行教學。
“嘴”:說話的藝術
教師對于學生的熱愛、尊重、理解、信任等,都是通過語言來體現(xiàn),往往從教師口中說出的不足為奇的話語,在學生的心里可能會掀起巨大的波瀾,讓孩子一生受用,終身難忘。我們曾經(jīng)做過一個問卷,學生最不喜歡和最喜歡的老師類型。結果顯示:說話時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教師,是學生最不喜歡的教師形象;說話幽默、態(tài)度誠懇、平易近人的教師,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師形象。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班級管理,作為教師都要說話真誠,態(tài)度誠懇,這樣,說出來的話學生才會信服,才會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只有這樣,“嘴”的藝術,才能真正地感化學生。
筆者班級里曾有一個很“特別”的孩子。每次中午吃飯,最后一個上來打飯的肯定是他;每次出操排在隊伍的最后一個肯定是他;每次的作業(yè)檢查,不完成的肯定有他……因為“特別”,在班上總是形單影孤。一次,校長講這么一件事:一天,他路過大廳,大廳剛做完清潔,有點滑。忽然,一個孩子跑過來扶著他說:“小心,路有點滑。”然后扶著校長走過大廳。校長很遺憾地說,他當時謝過孩子但忘記了問姓名和班級。當他描繪出孩子特征時,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們班這個“特別”的孩子——陳彥屹。我一問,果然是他。我在班上對孩子們說:“每個人都有閃光的一面。比如陳彥屹同學,他在尊敬長輩方面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彼较拢P者對這個孩子說:“孩子,你有很多長處,除了尊敬長輩,喜歡讀課外書,喜歡動筆寫。每周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可以嗎?”“當然可以。”他歡欣雀躍地離開了辦公室。慢慢地,他不再一個人躲在圖書角,而是和同學們玩耍了。如果筆者當初只要他一犯錯,就訓斥、批評,也許這個孩子今天還是很“特別”。恰當?shù)臅r間,充分利用“嘴”的藝術,才能真正體現(xiàn)語言是撥動人們心靈琴弦的樂師。
“眼”:注視的藝術
俗話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班主任如果用眼睛把你對學生濃濃愛意傳達出來,那將是老師最美麗的語言。眼神中在安靜中透著愛意;在嚴厲中透著愛意。老師的眼神流淌著老師最真摯的情感,溫暖著學生的心靈。
上課鈴聲剛響的時候,孩子們往往還沒有平息下課的興奮,當筆者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站的門口,看著還沉浸在興奮中的孩子,靜靜地看著孩子們,筆者用眼神告訴他們:“孩子們,上課鈴已經(jīng)響了,你們是不是應該做好準備上課啦。”教室頓時安靜下來。此時,老師用“眼”的藝術告訴了孩子們應該怎么做,這比呵斥更能讓孩子們接受。
“心”:溝通的藝術
“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边@就是人們所說的“無痕”教育。這種教育,是通過形象直觀的暗示,而不是說教和強制,從而實現(xiàn)老師和學生之間精神的契合和心靈的溝通。
一次周末的家庭作業(yè),有一個孩子沒有完成,來到學校后,就拿其他同學的抄。當筆者知道這件事后,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在批閱他的作業(yè)本時,在作業(yè)本上寫到:“孩子,高爾基說過,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還有什么比誠實更重要!老師相信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他看了筆者的批語以后,放學主動找到了筆者,承認自己抄襲作業(yè)的事情。這種不露聲色地暗示,既對學生尊重、寬容和期盼,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將心比心”,這種“心”的溝通藝術,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又顯示了老師的育人智慧。
“文”:表達的藝術
語文老師作為班主任有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利用孩子的日記、周記、習作等批閱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每當在孩子日記、周記或習作中,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什么學習、生活上的困惑,筆者都會認真地為孩子寫上幾句話鼓勵他或者給他指點怎樣走出困惑。一次,有個孩子在日記里寫到和好朋友發(fā)生矛盾了,知道自己錯了,可又拉不下面子給好朋友道歉,不知道怎么辦?筆者在他的日記里寫道:“孩子,擁有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他陪你哭,陪你笑,陪你成長。既然知道自己錯了,何不主動道歉?如果覺得當面說不好意思,寫封信給朋友表達你的誠意吧!老師相信,你的朋友一定會原諒你的?!痹诠P者真誠的話語中,他感受到了鼓勵和期盼。只有來自老師心靈深處“文”,才能真正溫暖孩子的內(nèi)心,激發(fā)孩子不斷向上。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把一個由幾十個孩子組成的班級這個“家”經(jīng)營好,只有當你的語言藝術越高超,工作效率才會越高,效果才會越好,這個“家”才會更有凝聚力。當然,班主任高超的語言藝術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平時細心觀察、與學生多交流、多溝通的結果,也是多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不斷反思和總結的結果。班主任只有有的放矢,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語言魅力,才能做一個真正的“舌尖上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