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呂樂
摘要: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社會活躍且動蕩,在民權運動與反戰(zhàn)運動的抗議聲中,一支以中產(chǎn)階級青年為主體的亞文化群體身體力行地開展了一場與主流價值觀相背離的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本文將結合特殊的時代背景,以"語言大師"鮑勃·迪倫為代表的搖滾樂這一特殊音樂形式為例,通過對其含義、優(yōu)勢、源起及代表作的分析與討論,試圖助力于大眾對音樂語言在文化運動中深遠影響力的關注和理解。
關鍵詞: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 文化語言 音樂語言 鮑勃·迪倫
美國,一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全方位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卻在20世紀60年代經(jīng)歷了歷史上最為動蕩、活躍且混亂的十年。在這十年中,一支青春卻叛逆的隊伍——嬉皮士,對當時美國主流文化價值觀深感失望,怒斥和拒絕主流文化價值觀,并以“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為目的,從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改變自己,身體力行地開展了一系列反叛正統(tǒng)主流文化的文化運動,期待心中“理想社會”的到來。
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尤以鮑勃·迪倫為代表的民謠及民謠演化而成的搖滾樂作品,成為嬉皮士們發(fā)表“文化聲明”的媒介。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通過一定的聲音(人聲或演奏)輔之一定的載體(語言),來源于生活、傳遞著人們情感的音樂與語言相結合,在反正統(tǒng)文化的浪潮中展現(xiàn)出其簡單強烈卻又多元張揚的特質,跨越時空的隔閡,搭建起不同地域嬉皮士們“文化革命”的橋梁。筆者將在肯定音樂語言在一定歷史條件下能夠影響人類情感及思考,引領革命的基礎上,從文化語言的角度對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中的特殊音樂語言展開分析與討論,從而為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特殊文化運動中的特殊語言加以輔助。
一、文化語言與音樂語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為了生存需要,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具有明確、嚴格的意義,代表、意指著具體的事物。而文化語言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是凝結著語言、歷史、人文因素的融合體,更是一種有聲音、有形態(tài)的文化,Jenkins與唐玉柱曾將文化與語言的關系闡釋為相互依存、影響,同步發(fā)生、發(fā)展,在交際中更高效地全方位立體傳達著說“話”者的思想情感。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語言,經(jīng)歲月與實踐的沉淀而鐫刻著相異的時代、區(qū)域特性,具有溝通、傳遞、對話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們心靈的悸動與共鳴,從而影響、改變三觀。任愛華更是將音樂比擬為外部客觀世界與人類內心世界的擁抱、撞擊后產(chǎn)生的至真至美的境界。而音樂語言作為塑造音樂形象的一種必須手段,離不開音樂的基本要素,如:旋律、節(jié)奏、調式、曲式織體等,正類似于語言藝術需借助詞匯、句節(jié)、章節(jié)等來抒發(fā)一定的激情和內在沖動。音樂在透過聲音這一物質外殼的同時,運用經(jīng)過高度提煉的歌詞豐富著音樂語言的表現(xiàn)力,傳遞著更為真切直接的情感。
在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肆虐美國的20世紀60年代,一種由黑人音樂“節(jié)奏布魯斯”演變、融入白人鄉(xiāng)村音樂元素的新興音樂形式——搖滾樂,憑借其旋律刺激、節(jié)奏強烈、歌詞寫實的特征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反正統(tǒng)文化者們的生活方式,宣泄著他們對美國主流文化的絕望與憤怒,震撼著美國資本主義以及帝國主義戰(zhàn)爭政策。作為一種音樂與文化相融合的載體,搖滾樂成為“美國文化的一股解放動力”,也因此成為了“表達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的價值觀”的有聲工具。其音樂影響力,及引起感官與心靈變革的“搖滾革命”,更是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之筆。
二、特殊音樂語言——搖滾樂的源起
受20世紀50年代“垮掉的一代”借助文學創(chuàng)作表情達意的影響,嬉皮士們將他們的理想與感受通過“搖滾樂”這一特殊的“傳聲筒”進行發(fā)聲。無論是狹義上節(jié)奏、曲調昂揚的音樂形式,抑或廣義上與現(xiàn)代哲學、文學藝術及生活方式的變革緊密相連的文化現(xiàn)象,Sinclair指出,搖滾樂就是對主流文化的全面進攻。而這一重要的政治、文化反叛武器又緣何會為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青年人所追捧,并在社會與音樂文化交融震蕩下的美國社會中擁有顛覆性的意義呢?
從歷史背景來看,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漸漸擺脫其三十年代經(jīng)濟頹廢的陰霾,生產(chǎn)力大幅提高,經(jīng)濟狀態(tài)開始趨于穩(wěn)定。新興產(chǎn)業(yè)層出不窮、就業(yè)率攀升,美國人民,尤其以白人為主體的中、高產(chǎn)階層消費意愿強烈,需求多元,家庭消費支出比例也由生活必需品向高檔耐用品轉變,上述經(jīng)濟學教授John Galbraith描述下的“豐裕社會”從一定程度上見證并影響了美國人民的生活價值觀念,民眾對物質的追求開始向對知識的渴求擴展。而美國科學家們在物理、航空等科研領域引領的“知識革命”在促進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為美國社會帶來一定的不平衡性,如:接受高等教育的白人與失學的黑人、亞裔之間的矛盾;從事職業(yè)技術與理論工作的群體與失業(yè)者之間的矛盾;及“大機器時代”下人們無法發(fā)揮自我價值的失落感等均為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動蕩埋下隱患的伏筆,也成為搖滾樂產(chǎn)生與創(chuàng)造的源泉。
在這一特殊的“消費者社會”中成長的美國青少年們,無法理解父輩傳統(tǒng)的生活價值觀念,追求刺激、渴望逆反,在簡單而瘋狂的搖滾樂中自我追逐,成為搖滾樂的發(fā)聲者與傳播者。從搖滾樂的音樂特征來看,搖滾樂的創(chuàng)作者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且多未經(jīng)專業(yè)的音樂訓練,更強調無拘無束的表演形式與貼近生活直抒胸臆的歌唱題材,如:叛逆的青少年們感興趣的情愛話題,對美國社會的失望情愫等。其次,從大眾傳媒的助力來說,隨著美國社會經(jīng)濟與科技的發(fā)展,大眾傳媒形式日趨多元。盡管歌詞粗俗的搖滾樂遭遇政府、學校及教會的批判,但旨在盈利的唱片公司,廣播電臺等機構通過媒介大力傳播搖滾樂,擴展與鞏固了青少年市場,鼓勵美國青年對自我世界的構建。再者,從美國社會矛盾的催化作用來看,60年代年美國國內外兩大矛盾的日益激化。對外,打壓越南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對內,種族矛盾、沖突日益加劇。大量的美國青少年對社會失去信心與希望,而作為嬉皮士反戰(zhàn)“利器”的搖滾樂,憑借其激昂的樂調與隱喻意義豐富的歌詞而成為了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中喚醒民眾意識的“文化語言”。
三、鮑勃·迪倫代表作品賞析
在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過程中,嬉皮士們推崇的搖滾樂并不是單一地為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而存在的大眾音樂形式,王恩銘教授指出解讀搖滾樂歌詞不僅是詮釋“搖滾革命”的重要一步,也是理解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的一把關鍵鑰匙。筆者選取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盛譽為“激發(fā)國家良心作貢獻”的美國文化符號鮑勃·迪倫這一搖滾先鋒為例,關注其表達自我,“充分利用民歌中常用的諷喻、隱喻和意向,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來表現(xiàn)這個雜亂無章充滿虛假的世界”的歌唱方式,助力于大眾美國特殊時期社會“文化語言”的更好理解。
“我出現(xiàn)在合適的時間,而且我也非常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痹?0世紀60年代動蕩混亂的美國社會,迪倫的歌曲無疑傳遞著部分美國青年激進的政治立場與價值觀念。盡管其創(chuàng)作的部分作品歌詞晦澀,而該吟誦風格卻更重視歌詞文學意義的體現(xiàn),因此,迪倫不僅是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音樂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語言大師,也是唯一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音樂家,他筆下的搖滾歌曲以音樂與歌詞并重,傳遞著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的苦悶與墮落。筆者在其代表作中選取部分以探究搖滾樂這一“文化聲明”媒介的重要作用。
(一) 《答案在風中飄揚》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
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男人
一只白鴿要飛過多少片大海
才能在沙丘安眠
炮彈要多少次掠過天空
才能被永遠禁止……”
(選自專輯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1963.5)
1961年2月,迪倫來到美國民間音樂之都,紐約格尼威治村開啟音樂之旅,憑借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社會責任感,他將20世紀60年代青年人對種族矛盾及戰(zhàn)爭的困惑與不滿通過歌曲進行揭示,預示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
這首歌創(chuàng)作于越戰(zhàn)時期的美國社會,歌詞中連續(xù)發(fā)問句式激蕩了不同地域人民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共識。歌曲選取人、白鴿、炮彈、山丘與風五個意象,運用層遞、對比、反復等手法,逐層深入,卻不直接指涉美國反戰(zhàn)、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與民權運動,引得舒適成長于特殊時代的美國青年不安地凝視世界。
首先,從意象選擇的角度,西方文化中“白鴿”與“炮彈”分別為“和平”與“戰(zhàn)爭”的象征,歌曲的第一小節(jié),迪倫選取象征意義相悖的兩個意象進行提問,關注 “白鴿安睡沙灘”與“炮彈被永遠禁止”的時間,實則表達出對現(xiàn)實的憤懣無奈與對和平的向往。其次,迪倫將對“人”這一意象的發(fā)問貫穿歌曲各小節(jié),從人“走過的路”,“聽見的聲音”及“看見的事物”三方面表達出他對蔑視現(xiàn)實社會的美國青年能夠拒絕冷漠與逃避,充分運用其耳、眼、雙腳親自尋找答案的希望,以及通過他們喚醒更多人民對社會關心的希冀。同時,迪倫將“山融入大海”與“人獲得自由”置于前后句進行發(fā)問,不僅巧用常理下“山”難撼動、更不易融于水的象征意義隱射美國青年政治抗議任務的艱巨,也類比在20世紀60年代混亂的美國社會實現(xiàn)種族平等,獲得政治自由的艱難。
對于歌詞中的連續(xù)發(fā)問,迪倫給出三次重復回應,即,拒斥任何主義給出的具體解答,答案在風中飄,需要困惑的年輕人們自己找尋。承載著答案的“風”,作為全曲中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意象,僅從語義角度出發(fā),它便是一個充盈著活力與變化的“文化語言”,隱喻之下,“風”不再是“自然之風”,而為承載著對良心與正義追問的答案的棲身之所。同時,迪倫以“我的朋友”為稱謂,無形中與積極投身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的美國青年并肩而行,指引了風該吹向的方向。作為早期傳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以口琴與木吉他譜曲緩緩道來,給予參與美國民權與反戰(zhàn)運動的青年斗士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
從此,迪倫借助現(xiàn)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真實地反映美國社會的活躍與混亂,將民謠引領至搖滾時代。
(二)《像一塊滾石》
“有那么個時候, 你曾經(jīng)衣著光鮮
你那么優(yōu)越, 給那些要飯的扔鋼嘣兒玩兒, 有那么回事兒吧?
人家跟你說, “嘿, 小妞兒, 你早晚會栽跟頭的”
你以為他們都是跟你開玩笑……
現(xiàn)在呢, 現(xiàn)在你說話不那么大聲了吧?
現(xiàn)在你不再那么傲慢地笑話
那些沿街行乞, 為了下一頓飯掙扎的人們了吧?
沒家的滋味
你覺得怎么樣?……”
(選自專輯Highway 61 Revisited,1965.8)
作為鮑勃·迪倫搖滾樂事業(yè)的里程碑與轉折點,不僅為戰(zhàn)后流行音樂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也是迪倫本人成為美國搖滾音樂“代言人”的奠基之作。
在這首批判性較強的樂曲中,迪倫對一位女士從養(yǎng)尊處優(yōu)到窮途末路的生活、心理狀態(tài)進行對比,采用詳盡地敘事性描寫,使用對比與象征的手法,激起成長于美國“豐裕社會”青年的共鳴。歌曲的對比運用體現(xiàn)在兩方面:其一,享受著上流社會優(yōu)越感的女士與衣衫襤褸的陌生流浪漢、馬戲團小丑的對比,以及脫離了上流社會交際圈的女士與高傲的王子、衣冠楚楚的臣民的對比,與潦倒的拿破侖的類比等。其二,歌曲中上流社會女士生活變化的前后對比。曾經(jīng)她在最好的學校接受教育,白馬王子伴其左右,對乞丐嗤之以鼻,以小丑取樂。而當傲慢貪圖享受的女士失去一切,她唯唯諾諾,孤身一人,因一無所有而不再害怕失去。與其說是對這位女士的諷刺,不妨認為是迪倫對時代背景下美國青年未來的預見與擔憂。
在每段描寫結尾,迪倫向大眾發(fā)出四次直指人心的問題“你覺得怎樣?”,作為全曲核心句,這個設問卻由迪倫親自回答,“你默默無聞,你無家可歸,像一塊滾石”。而出現(xiàn)在歌名中的“滾石”一詞則是全曲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意象。在西方文化中,“滾石”與一句英國諺語(“a rolling stones gathers no moss”(滾石不生苔))緊密相連。筆者將釋義總結為三類:1.只有永不停歇地變化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2.一個不能安定下來的人無法取得成功;3.一個常流浪飄蕩的人缺乏責任感。結合曲目創(chuàng)作時間——1965年來說,正是傳統(tǒng)價值觀逐漸被美國青年人拋棄,不同年齡層代溝加劇,民權、反越戰(zhàn)斗爭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每一位在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中躍躍欲試的年輕人都不禁在矛盾中思考。成長于白人文化的精神優(yōu)越感與豐腴的物質滿足感中的青年開始對自我內心拷問,他們是否如歌曲中出現(xiàn)的女士般感知遲鈍,一事無成?;诖?,“滾石”一詞在該曲中更偏向其貶義意義,在美國動蕩多事的60年代,數(shù)以百萬計的年輕人自愿隨著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潮流飄蕩,“拋家”的流浪情懷成為時代的潮流。
同時,除批判性歌詞的運用,這首里程碑式的革命性歌曲結合了吉他、貝斯、風琴、鼓點等音樂元素,輔之迪倫憤世嫉俗的嘶吼,為起“文化語言”作用的搖滾樂注入了靈魂。
四、結語
鮑勃·迪倫的音樂作品作為一種與正統(tǒng)文化相異的音樂形式,也是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中的“文化語言”,盡管它并未帶來政治與社會性質的革命性變革,卻對美國人民的思想與認知方式產(chǎn)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綜觀這一最有影響力的 “媒體詩人”的眾多作品,筆者發(fā)現(xiàn),從歌曲的音樂元素角度來看,他略帶滄桑且粗糙的聲音伴著歌曲中常常出現(xiàn)的吉他、口琴、貝斯等合奏聲,更顯孤獨與抗爭。從歌詞角度,鮑勃·迪倫繼承了美國“垮掉的一代”和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的詩詞風格,且最先利用新興傳播媒介將通俗的大眾藝術與高品位詩歌創(chuàng)作融合,反映美國現(xiàn)實社會的心聲,唱出時代的聲音,使聽者猶如聆聽時代的脈搏。
這位將文學與音樂融為一體,影響美國社會的藝術大師用音樂發(fā)出的“文化語言”感召且喚醒了迷惘中的美國青年,表達出他們對和平、民主與平等的渴望,向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發(fā)出有力的吶喊。
參考文獻:
[1]Matusow, Allen J. The Unraveling of America: A History of Liberalism in the 1960s[M].New York:Harper & Row Puvlishers,1984.
[2]徐莉.音樂語言芻議[J].內蒙古藝術,2011,(01).
[3]任愛華.音樂語言之我見[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11).
[4]Jenkins,L,唐玉柱.《生物語言學》述評[J].當代語言學,2004,(04).
[5]約翰·斯托雷.搖滾霸權:西海岸搖滾樂與美國越戰(zhàn)[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6]Sinclair,John,Guitar Army[M].New York:Douglas Books,1972.
[7]王恩銘.美國反正統(tǒng)文化運動——嬉皮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8]袁銘澤.美國反主流文化運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搖滾樂[J].文學界,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