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蕾
【摘要】從媒體視角出發(fā),探索在新舊媒體影響下擴大山西民間舞影響力的可為途徑。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彌足的瑰寶——山西民間舞,應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時代發(fā)光發(fā)亮,利用新媒體寬廣的平臺,構建一個讓舞蹈專業(yè)人獲取知識相互交流、讓大眾百姓了解民間舞、能夠得到社會大眾喜愛和認可的平臺。本文就山西民間舞如何在新媒體中的推廣展開論述,提出幾種可為途徑。旨在使更多的人們熱愛山西民間舞,從而共同推動山西民間舞的發(fā)展。
【關鍵詞】山西民間舞;新媒體;宣傳平臺;傳統(tǒng)文化保護
在當下的新媒體時代的越來越多的信息被大眾熟知、查閱,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途徑呈多元化、低門檻、大眾化的特點,尤其是文化藝術在新媒體的推動下開啟共享模式,獲取文化藝術知識的途徑越來越便捷、高效。
山西作為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華夏文明的搖籃”,更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民間藝術亙古久遠,璀璨奪目,山西的民間舞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部分,更像一塊“璞玉”厚重古拙、樸實濃郁,需要經過加工、打磨、美化方能打造為璀璨絢麗的“和氏璧”。目前,山西民間舞按照地域分為晉北、晉中、晉南地區(qū),舞蹈種類有花鼓類、小戲類、秧歌類、其他道具類等,如翼城花鼓、高臺花鼓、高蹺、獅舞、傘頭秧歌、鳳陽歌、地秧歌、踢鼓秧歌、左權小花戲、榆社霸王鞭、鐵棍背棍等等,有部分已經納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被納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山西民間舞如此稀缺珍貴的資源,她的傳承和保護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由于民間舞在傳承方式上缺乏系統(tǒng)科學的運作、研究山西民間舞的資料異常稀少、掌握民間舞蹈精湛技藝的老藝人逐漸年邁等種種客觀原因,使山西民間舞一直面臨“后繼無人”的窘迫,如何將這一文化瑰寶得以傳承、發(fā)展、壯大是任何一個研究民間舞蹈的藝術工作者首當其沖的任務,筆者就此次命題展開論述,提出如何試著利用新興媒體,搭建一個探索山西民間舞推廣宣傳的寬闊平臺。
一、利用媒體傳播民間舞的必要性
隨著數字媒體的蓬勃興起,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平行化、多元化,社交媒體借助寬廣的平臺使傳統(tǒng)藝術的傳播更加便捷,以往舞蹈宣傳整體乏力的原因在于,作為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藝術,過去除電視媒體外,通過廣播、報刊等主要媒體平臺,很難完整地展現(xiàn)舞蹈的特色,所以只能通過有限的電視節(jié)目以及分散的實體演出來進行有限的推廣傳播,如以往的舞蹈類節(jié)目,我們通過“CCTV舞蹈大賽”了解專業(yè)舞蹈比賽的水平,通過《體育頻道》觀看有關體育舞蹈(拉丁、國標舞)的發(fā)展動態(tài),地方政府或學校定期舉辦的綜藝晚會、校園藝術比賽、少兒藝術比賽觀看舞蹈類節(jié)目等。但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傳統(tǒng)媒體的宣傳方式不斷改變,多媒體表達已然成為各平臺最基本的傳播手段,這就為完整展示各種舞蹈類型的內涵、韻律等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而且現(xiàn)今的媒體整體上更樂于追求一些個性化、差異化信息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民間舞作為舞蹈中一個小分支,其舞蹈樣式、情感表達形式有其非常獨特的一面,這種“接地氣”的雅俗共賞正與當下媒追求新奇特的傳播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只要懂得利用民間舞本身的獨特優(yōu)勢合理地駕馭新媒體的運作,達到迅速推廣民間舞的目的完全能夠成為可能。
二、傳統(tǒng)媒體對山西民間舞的推廣
當前社會常見的宣傳手段主要分為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或者新興媒體兩大類。為了使山西民間舞推廣工作更加高效,在進行民間舞推廣前就應對現(xiàn)有媒體平臺進行明確的劃分,從宣傳群體角度出發(fā),精確把控各種受眾群體的信息獲得方式。
對于傳統(tǒng)媒體,雖然目前它們的影響力日漸衰弱,但其中的電視平臺,是傳統(tǒng)的民間舞宣傳陣地,如今其地位依然十分重要,尤其對中老年人、兒童群體來講,電視是他們重要的信息獲取來源。因此,傳統(tǒng)媒體的受眾群依舊廣泛,可以在電視媒體增加廣場舞、少兒舞蹈的推廣,進而與地方電視臺合作,報道關于地方民間舞蹈如正月十五社火表演,花鼓類、秧歌類舞蹈的介紹與教學,使該地區(qū)老百姓了解和欣賞,繼而口口相傳,在節(jié)慶社火編排民間舞的節(jié)目參加文藝交流演出,地方文化館、群藝館進行精品民間舞作品的篩選和整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素材??梢?,傳統(tǒng)媒體的覆蓋面、權威性同樣不可忽視,因此在宣傳民間舞的過程中,應該在堅守電視平臺,并依據其最新的發(fā)展特點做相應的調整。
在這過程中,考慮到當代觀眾的審美品位以及對節(jié)目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相對于新媒體來講,電視媒體準入門檻和運作成本都比較高,因此要想讓民間舞走進電視媒體,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求民間舞推廣者要掌握一個或幾個具有相當成熟度的登陸節(jié)目。因此在籌備一臺舞蹈類節(jié)目期間,民間舞推廣者就要有精品意識,舞蹈節(jié)目進入電視媒體之前特別是山西的民間舞創(chuàng)作者,必須通過參加省級、國家級的舞蹈比賽、演出,來檢驗節(jié)目質量,傾聽觀眾反饋,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集中對舞蹈節(jié)目的燈光、舞蹈整體編排、演員服裝、道具等各個方面,進行修飾、美化,以求達到完美的舞臺效果。如忻州市代縣的峨口“撓閣”,在多次參加省內藝術比賽和舞蹈排練中,重新制作加工道具、服裝、音樂等,在2013年3月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舞蹈世界》非遺舞蹈的展演,之后獲得了媒體的關注,擴大其影響力,被大眾認可和喜愛。
三、山西民間舞在新媒體中的植入
如果說通過傳統(tǒng)媒體宣傳民間舞需要很強專業(yè)性、技術性以及資金投入的話,那么在新媒體和新興媒體推廣民間舞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首先新媒作為數字化媒體,其特點是要求傳播內容的原創(chuàng)性和個性化、利用人們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展開互動。而且從發(fā)展趨勢來看,新媒體平臺也必將逐漸擴大,成為社會信息獲取的主要手段。所以在山西民間舞蹈的推廣過程中要把新媒體推廣放到整體推廣戰(zhàn)略中一個核心的位置。這里面所說的新媒體包括微信、微博、博客、微電影和網站營銷等以及未來有可能出現(xiàn)的多種形式的宣傳平臺。從這些平臺的使用習慣就可以看出,這些媒體的服務對象主要以年輕人為主,這一點就與傳統(tǒng)的媒體受眾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利用新媒體進行民間舞宣傳,在宣傳理念上就應該與傳統(tǒng)媒體有所區(qū)分。
首先,從新媒體信息閱讀方式上講,快速預覽、截取閱讀已經成為常態(tài),關注新媒體的年輕人更容易被一些碎片化的、新奇的知識所吸引,而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完整地了解一條信息的整體面貌。例如,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之上推送一條關于各大高校對左權小花戲表演的藝術展演活動,如果該信息不能在第一時間被讀者所認可,引起注意,無論這條信息后面包含多少有價值的內容都可能被拋棄。因此像做傳統(tǒng)媒體那樣,想通過發(fā)布一個或幾個長的舞蹈節(jié)目來獲得高關注量變得十分困難。
針對這一現(xiàn)狀,在新媒體宣傳中,就需要我們革新信息發(fā)布方式,將舞蹈節(jié)目做合理的切片化處理,這一點也正是迎合了舞蹈節(jié)目的特殊性,我們知道一般舞蹈劇目時長為3-6分鐘,一個精良的舞蹈組合一般在3分鐘以內,所以不求通過單個信息將一個民間舞劇目的全貌完整展現(xiàn),而力求將一個劇目盡可能分割為多個具有獨立性、特色突出的,且具有鮮明風格的小組合或者舞蹈小品,第一時間展現(xiàn)該舞蹈的風格趣味,如可以在社交媒體中進行左權小花戲的傳播,將左權小花戲風格性最強的“三顛步”,在視頻媒體中簡短呈現(xiàn),“三顛步”的元素動作,再發(fā)展新的舞蹈動作編創(chuàng)的組合,只需1-2分鐘的視頻短片,即可讓人們記住小花戲的美妙趣味之處,從而實現(xiàn)新媒體營銷中微內容、微表達,達到賞析悅目和學習的目的,從而將這一傳播方式用于專業(yè)教學或者普及民間舞常識,從而擴大覆蓋面、提高山西民間舞的影響力。
目前國內做的較為精良的舞蹈類評論節(jié)目是《中國好舞蹈》,該節(jié)目弘揚了純正的中國舞風,第一次將舞蹈的形體美端上熒幕,使觀眾第一次深入接觸國內頂級專業(yè)舞者、體育舞者、娛樂舞者(街舞等)的高水平,該節(jié)目通過傳統(tǒng)媒體(電視)、新媒體(網絡電視)、新興媒體、社交媒體進行廣泛傳播,普及舞蹈藝術知識,拓展觀眾的視野,使口味越來越挑剔的當下群體滿足了其精神需求,達到了精品舞蹈進入觀眾視野的目的,擴大了舞蹈藝術的影響力和傳播途徑。
四、結語
在多元化、低門檻的今天,每個人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加共享、更加公平,山西民間舞作為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一個分支,她的可貴之處在于她是靈動而多變的生命體驗,是一件“活的化石”。如果說,民間舞藝術像一杯未經發(fā)酵的甘露,那么展露在媒體視覺下的舞蹈藝術更像是濃郁醇厚的美酒,而山西民間舞作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閃爍的星星點點的光彩,“璞玉”之所以存在,在于她的神秘而古老,這些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利用現(xiàn)代技術去追尋和探索,更在于她包含的價值遠遠大于探索的周折。
參考文獻:
[1]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張朝霞.《新媒體舞蹈藝術源流與特質探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04).
[3]馬強.《不被“挾持”的美學“革命”——論新媒體舞蹈“重構美學”的視覺思維》[J].《今媒體:學術版》,2015,(04).
[4]王陽文.《舞蹈社會學研究的視角與方法》[J].《藝苑》,2015,(04).
[5]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