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方宇
【摘 要】在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加強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建設是高校圖書館提供專業(yè)化、個性化和特色化服務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文章主要分析泛在學習環(huán)境和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含義,實現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與泛在學習空間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實現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和泛在學習環(huán)境有效融合的方式。
【關鍵詞】圖書館 共享空間 泛在學習環(huán)境
圖書館由傳統(tǒng)的資源網絡向現代知識網路轉變是必然趨勢。這對于高校圖書館的整體發(fā)展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立足于泛在學習環(huán)境,加強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建設,能夠提高高校圖書館的綜合服務能力,方便圖書館用戶以快捷方式獲得各種信息資源。
理論概述
1.泛在學習環(huán)境內涵及其特征
泛在學習環(huán)境具體指的是“創(chuàng)造出不受時空限制的、創(chuàng)意性的、高度自主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的教育環(huán)境”。[1]泛在學習環(huán)境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在虛擬空間中整合了協(xié)作學習、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和信息管理的多種工具,各種信息資源存儲以及資源可以實時共享,在學習者與學習資源之間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構建泛在學習環(huán)境為實現泛在學習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泛在學習環(huán)境具有以下四個明顯的特征:首先,泛在化學習。泛在化學習指的是任何學習者能夠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任何媒介獲取學習需要的任何資源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建立在普適計算基礎之上的融合空間,能夠依據學習者所出的環(huán)境和學習中斷的特征,使學習者進行不間斷的學習。其次,技術具有隱匿性特征。這主要指的是普適計算可以將技術隱藏于無形,能夠植入學習者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工具中,學習設備以及整個學習環(huán)境都不需要學習者分散精力去干預,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使用服務。再次,境脈感知功能。泛在學習環(huán)境呈現出明顯的境脈感知特性,能夠對學習者所處的環(huán)境、當前的學習活動以及學習者與其他學習者之間的交互等信息進行準確分析,并對學習者的行為以及學習需求進行準確判斷,從而確保泛在學習環(huán)境的使用效率達到最優(yōu)。最后,泛在學習環(huán)境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泛在學習的任何服務都要對用戶的各種需求進行科學預測,在提供服務時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從而確保能夠為用戶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服務,并將這種資源和服務通過個性化方式傳遞給學習者。因而,學習者在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能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通過任何服務終端獲取各種學習信息。
2.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
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學習方式轉變基礎之上的,是從信息共享空間轉變而來的。信息共享空間能夠將分散于圖書館不同部門之間的數字化服務功能進行有效整合,而學習共享空間則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將圖書館結構以及圖書館功能進行融合,從而加強了圖書館、信息技術部門、教學管理部門與服務部門之間的聯系。學習共享空間與信息共享空間相比,學習共享空間更加強調對學習者進行學習支持,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學習幫助,并且學習共享空間呈現出明顯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服務特點。觀念的轉變和進步對高校圖書館的空間結構、空間組合以及空間劃分和空間利用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首先,在學習空間中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設備,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對高校圖書館物力的、信息的、技術的以及交互的等多方面環(huán)境進行整合形成泛在學習環(huán)境,能夠實現學習者之間知識以及資源共享,同時強調協(xié)作學習,能夠有利于支持團隊學習、協(xié)作學習以及知識創(chuàng)新服務。其次,圖書館在建設時擁有十分豐富的人力資源,從而為學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泛在化學習環(huán)境則是注重圖書館的硬件環(huán)境、資源環(huán)境以及圖書館設備等方面建設。再次,二者有相同的目的,就是能夠支持學習者進行學習交流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高校圖書館在進行學習共享空間建設時更加注重幫助學生進行協(xié)作學習和學習資源的集成性建設,而泛在學習環(huán)境更加注重實現學習者學習的連續(xù)性,從而確保學習者在自己不中斷學習的情況下能夠進行無縫學習。最后,與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相比,泛在學習環(huán)境的范圍更大,能對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可以選擇更多的工具,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實現兩者的融合,可以實現優(yōu)勢互補,使二者都能得到更大提升。
2.可行性分析
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機構和服務的融合。而學習者在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則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學習者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學習。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和泛在學習環(huán)境都能夠為學習者進行學習提供方便的學習資源和服務;同時在學習共享空間建設和泛在學習環(huán)境建設的過程中都要以現代網絡技術作為基礎,同時兩者也都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為基本宗旨,在學者學習以及科研活動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者的融合方式分析
1.在學習共享空間中利用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資源與服務
學習資源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個性化學習的基礎,因此,學習資源建設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學習共享空間和泛在學習環(huán)境融合成敗。將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各種資源應用到高校學習共享空間中,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實現二者之間的這種融合主要就是要將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資源和服務引入高校學習共享空間中。在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為學者提供的主要服務可以分為信息資源推介服務、智能導學服務等。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是一站式的服務模式,能夠為學者提供無縫銜接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主要原則。因此,在高校建設學習共享空間時,將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服務方式引入到學習共享空間服務過程中,“并將圖書館的服務以及環(huán)境融入到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將能夠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盵2]在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建設的過程中,采用這種融合模式能發(fā)揮信息資源的最大價值,不斷拓寬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服務范圍。
2.將學習共享空間中的資源和服務嵌入到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
首先,在一級層面上的融合指的是信息資源內容進行傳遞,將學習共享空間的信息資源推送到泛在學習環(huán)境當中?!皩W習共享空間中的社會資源是指一個社會在其運行、發(fā)展進程中,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們在其活動中為了實現自身目的所需要具備或可資利用的一切條件,具有地域性、結構性與功能性特征”[3]。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各種資源可以被劃分為硬件資源、軟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硬件資源一般主要指的是教學設備以及其他空間設備,能夠使用戶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實踐環(huán)節(jié),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將抽象的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進而提高學習者的實踐水平。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中的軟件資源主要指的是媒體信息資源、人與社會,以及媒體、人、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學習共享資源主要涵蓋了數字化資源、印刷材料以及多媒體資源,可以確保學習者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進行學習。技術資源主要指的高校學習共享空間中采用的各種教與學的軟件,例如WS FTP、Visual Studio、Daemon Tools Lite、Windows Movie等一系列軟件和程序,這些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選擇性的安裝。其次,在二級層面主要是將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和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內容和服務進行融合,其主要指的是除了要進行內容推介之外,也需要將參考咨詢等服務融入到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對空間、資源、服務進行全面整合。最后,在三級層面實現融合主要指的是重視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并要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機構,其不僅包含了實體空間、虛擬空間、教育的整體流程和技術支撐與人力資源一起融入到學習環(huán)境中。通過分析可以確認三級層面應該是未來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與泛在學習環(huán)境融合發(fā)展的一個趨勢。
結語
當前,在高校圖書館發(fā)展中,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與泛在學習環(huán)境融合,在實踐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從二者融合展現出來的優(yōu)勢,可以預見實現二者之間的融合是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趙?。骸蹲呦驅W習、認識與技術研究的深度融合》,《遠程教育雜志》2010年第3期,第30-36頁。
[2]宋海艷:《泛在知識環(huán)境下的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與動力機制研究——基于學習空間融合服務的探索》,《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7期,第61頁。
[3]張建軍、廉蓮:《數字化學習共享空間》,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38。
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