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溝通善惡的通路

2021-09-22 14:37黃義鵬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33期
關(guān)鍵詞:荀子

【摘要】荀子主張“性惡”,然其性之所指是為自然之性,人若順其欲性發(fā)展而不加以外在控制,最終結(jié)果必陷于惡,此謂荀子之性惡。但荀子主張性惡是為了引人向善,提出“人生而有知”的論斷,以天生的“認識心”來把握道,最終憑此實現(xiàn)化性起偽。

【關(guān)鍵詞】荀子;性惡;認識心

【中圖分類號】B2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3-0061-03

荀子既主張性惡,又倡導人為善,其中轉(zhuǎn)換如何可能?首先要對荀子性惡之說作簡要明晰,厘清其“性”之所指、“惡”之所稱,而后可進一步考察荀子所作“人生而有知”的判斷,抓住心的認識能力亦即“認識心”在人性惡到人為善轉(zhuǎn)化實現(xiàn)之間起到的作用。

一、自然之性是為“惡”

荀子的性惡論是從他所繼承于孔子及傳統(tǒng)儒家禮樂治國的理想而來的,由此他不滿足于孟子所謂性善,他認為孟子所說良心本心,并不能全面闡發(fā)孔子心性之學,而著重強調(diào)人學習禮義制度的重要性,對孔子學禮思想有所弘揚。

荀子性惡之“性”多為自然之性。首先,荀子是這么規(guī)定“性”的:“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①“性者,本始材樸也” ②,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叫作性,又因為自然而生,所以是先天的質(zhì)樸材料,而不是后天形成的。

其次,人的性都是相同的,“凡人所有一同” ③人都是自然生成的,又都是相同的生物,那么性也都是一樣的,人之性沒有高下良莠之分,圣王智者與凡夫俗人的性沒有區(qū)別,這不同于后世諸如“性三品”之說,肯定人性的先天平等是性惡論的立論基礎(chǔ)。

再次,荀子以生而自然為性,還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生理欲求:“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是皆生于人之性情也”,人的自然欲望是生而有之的,是自然之性的一部分;二是生理功能:“目辨白黑美惡,耳辨聲音清濁,口辨酸咸甘苦……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 ④,自然之性不僅有欲求,也有作用能力,而荀子談?wù)撔詯菏遣灰阅芰檎摰摹?/p>

荀子性惡之“惡”是人欲發(fā)展的失控。荀子闡述性如何為惡十分清楚:“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⑤荀子不以人性的自然能力論惡,而是以欲望論惡;不以欲望本身論惡,而是以欲望沒有節(jié)制的肆意發(fā)展論惡。人的生理欲望倘若順其自生,不加以外在的節(jié)制,最終的結(jié)果必然是相互爭奪、相互仇殺,社會秩序難以平治,禮義制度更無從談起。荀子并不反對欲望本身,這一點上與孔子、孟子相同,都承認自然欲望的合理性,為了申明外在禮樂教化的改造性和重要性,荀子便順勢強調(diào)不節(jié)制的欲望為惡。

只有禮義法度的外在作用才可以使人止惡從善。自然欲望不受節(jié)制的發(fā)展結(jié)果必然導致惡,那么必須給它從外在找到節(jié)制的力量,于是荀子強調(diào)起禮義、制法度:“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 ⑥,人的自然欲望只有通過禮義法度的節(jié)制才能得到矯正,由此社會才不至于亂象叢生,由此實現(xiàn)善,也就是荀子所謂化性起偽的目標。

荀子以生而自然為性,自然欲望與自然能力都是性的部分,但是論惡時荀子只是從欲望方面入手,指出欲望的不正當發(fā)展必然導致惡,因此要以禮義法度節(jié)制之。那么如何為實現(xiàn)人對禮義法度的把握呢,這主要要依靠自然之性中的另一方面來實現(xiàn),即自然能力,荀子將其稱為“心知”,必須要有一個“認識心”才能認識外在的規(guī)范原則,將禮義法度引入人心中來。

二、“認識心”是向善的基礎(chǔ)

荀子對思孟學派所主張的道德內(nèi)在之說不甚認同,認為其“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但是他同時承認人雖然不具有道德自在生發(fā)的能力,但卻有能知本性。這個“認識心”是實現(xiàn)化性起偽的前提。

“認識心”是人所本有的。荀子認為人“皆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zhì),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徐復觀認為前者指向心,后者指向感官能力,照此解釋,能力來源于心,也就是認知能力源于自然之性,而這一“認識心”是由惡向善的道路。

和孟子也強調(diào)良心本心不同,荀子的心指向認識性的一面而不是道德性,“認識心”可以成就知識,但不牽涉到道德標準,心獲得知識對于心生發(fā)自然作用的道德與否并無保證。

所以荀子一方面需要樹立“認識心”的作用,靠它實現(xiàn)性惡而為善;另一方面又要引入一套外在的標準來保證認識內(nèi)容的正確性,也就是心要“知道”。

“知道”可以保證“認識心”的正確作為。心可以決定向善但也可以決定向惡,心的主宰能力并不能保證從中生發(fā)出來的作用道德與否,“故心不可以不知道” ⑦要讓“認識心”成為可依賴的方法,就必須先依靠外在的道,來規(guī)正認識的方向,這就是“導之以理,養(yǎng)之以清”。那么如何“知道”呢?

“知道”的方法是“虛壹而靜”。荀子對此有明確的指示:“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兩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⑧人有“認識心”所以可以知道,知道關(guān)鍵在于心保持虛壹而靜,虛就是虛懷包容,壹就是專一不偏執(zhí),靜就是保持內(nèi)心歸于平靜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擾。通過這樣的方法就把心同道溝通起來了。荀子的道也有其所指:“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⑨,“認識心”要把握的道不是自然規(guī)律層面的,而是社會層面的治國之道,這也是荀子嚴格繼承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世致用精神的體現(xiàn)。

“知道”后還要注重“守道”。“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認識心”在把握了道的同時也就肯定了道存有的價值,在真正理解道的價值之后就可以全面操持道,如此可以斷絕非道即錯誤的認知與行為,實現(xiàn)社會大治。荀子站在這個立場上闡述了化性起偽的全過程。

何為化性起偽?荀子有言:“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后成謂之偽”,“心慮”就是上文所述從“認識心”“知道”到“守道”的過程,通過心之積慮可以達到偽的兩個層面,前者是偽的功用,后者是偽的結(jié)果。

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對“認識心”的確證才能實現(xiàn)節(jié)制情性,學禮儀,明法度,最終實現(xiàn)化性起偽,這就是“認識心”的奠基意義。

三、從“認識心”反思性惡論

從理論結(jié)構(gòu)上看,荀子“認識心”反證了性惡?!罢J識心”保證了性惡論的可能,性惡論一上來并沒有對人性或人心以全面消極的否定,在論證自然欲望無節(jié)制地發(fā)展將會導向無疑的惡時,荀子巧妙地分出了人自然之性的能力作為部分,沒有使性惡論墮為徹底的批判學說,反而保證了理論出路,以“認識心”為基礎(chǔ)實現(xiàn)化性起偽來挽救性惡,在這個層面上看,似乎荀子在性惡論中預(yù)先含有了不惡的可能性,人的自然本性雖然看上去是要淪為惡的,但它先天就已經(jīng)稟賦了一種阻止惡的能力,認識惡是為了更好地向善,這應(yīng)當是荀子性惡論的基調(diào)。

從理論內(nèi)容上看,荀子“認識心”是溝通人性惡與人為善的橋梁,但卻不是獨立于性惡與起偽之外的。從來源上看,“認識心”先天生成于人性中,它是被荀子從人的自然之性中單獨凸顯出來的一部分;從效用上看,“認識心”是化性起偽的基礎(chǔ),沒有起始對人的“認識心”的肯定,就不能實現(xiàn)人對道的把握,就失去了向善的可能。由此看,“認識心”在荀子整個性惡論體系中占據(jù)關(guān)鍵的樞紐地位,但又不是單獨呈現(xiàn)的,始終與人之自然本性與人化性起偽的實踐緊密結(jié)合,這彰顯了荀子理論體系的嚴密性與連續(xù)性。

從思想發(fā)展縱向上看,荀子以“認識心”為基礎(chǔ)的性惡論是對孔子及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直接繼承與盡興發(fā)揮。在孔子心性論體系之中就有對“認識心”的基本闡述,主要體現(xiàn)在“學”上。在孔子那里,“學”是人之為人過程中通過學習和認知進而成就道德的重要方法,只有通過不斷地“學”,才能保證道德實踐的正確性。

孔子有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篤信與好學是守善道的兩個途徑,篤信就是堅定對道德信念,好學就是堅持對道的體認,這與荀子的論述十分相近,以“認識心”去把握道,而后堅守對道的操持,以保障道德實踐的正確性。

從橫向上看,荀子性惡論通過對“認識心”的彰顯彌補了孟子性善論的部分問題。孟子性善論的出發(fā)點是內(nèi)在的良心本心,這也是人先天稟賦的道德原則,在行道德實踐時,只需要切己自省去認識良心本心即可,一旦體察良心本心,它會依據(jù)內(nèi)在的道德原則做出道德判斷,從而激勵人開始正確的道德實踐,也就是說人道德實踐不出于外在要求,而是原原本本出于內(nèi)心的要求。但是將正當正確的道德實踐完全寄希望于內(nèi)在良心是遠遠不夠的,孟子似乎忽視了孔子對為學工夫的重視,荀子清晰地看到了這一點,指出外在的約束節(jié)制對人的道德實踐是不可少的,進而以“認識心”為基礎(chǔ)建構(gòu)了一套完整的實踐方法。

在縱向橫向?qū)Ρ认?,可以看出對“認識心”的強調(diào)也反映著荀子性惡論的缺陷。荀子對“認識心”的重視反映出荀子對孔子的繼承,只是部分的而非完整的。

在孔子心性學內(nèi)容里,不僅僅有向外的為學工夫,更有內(nèi)在仁性。仁性是社會生活和理性思維于人心中的內(nèi)在結(jié)晶,是孟子所言“我固有之”的,它是人踐行道德原則的重要保障。簡而言之,真正完善的道德實踐是同時兼有內(nèi)在仁性證悟與外在為學指導的,而荀子只做到了對后者的強調(diào),也許是因為針對孟子性善論的目的所導致的,但其對內(nèi)在仁性的遺漏卻是不可忽視的。

四、總結(jié)

綜上,通過從“認識心”角度出發(fā),分析荀子性惡論中何為性惡、化性起偽等內(nèi)容的分析,比較清晰地把握了荀子性惡論的主要脈絡(luò),即從性惡出發(fā)明確向善的基本方向,言性惡是為了更好地為善。同時看到荀子因有對“認識心”的強調(diào)保證了性惡論整個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很好地遵循了其儒家傳統(tǒng)的價值取向,實現(xiàn)了個人獨特的理論展開;但也要認識到對“認識心”的偏重必然帶來對內(nèi)在仁性的忽視,一個思想、一種理論的展開過程中有偏必有廢,這對于當下學習實踐有著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12頁,第366頁,第63頁,第437-438頁,第434頁,第435頁,第439頁,第122頁,第237頁。

參考文獻:

[1]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

[2]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吳乃恭.荀子性惡論新議[J].孔子研究,1988,(04):36-39.

[5]丁四新.天人·性偽·心知——荀子哲學思想的核心線索[J].中國哲學史,1997,(03):32-40.

[6]廖名春.荀子人性論的再考察[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06):70-76.

[7]李亞彬.孟荀人性論比較研究[J].哲學研究,1994,(08):60-67.

[8]林啟屏.孟荀“心性論”與儒學意識[J].文史哲,2006,(05):31-42.

[9]梁濤.荀子人性論辨正——論荀子的性惡、心善說[J].哲學研究,2015,(05):71-80.

[10]楊英法.荀子“性惡論”與孟子“性善論”比較研究[J].北方論叢,2012,(06):100-102.

[11]路德斌.荀子人性論之形上學義蘊——荀、孟人性論關(guān)系之我見[J].中國哲學史,2003,(04):34-42.

[12]趙士林.荀子的人性論新探[J].哲學研究,1999,(10):60-68.

[13]路德斌.荀子“性惡”論原義[J].東岳論叢,2004,(01):132-137.

[14]葉惠宏.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

[15]孟琛.孟子、荀子人性論的比較[D].吉林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黃義鵬,男,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國哲學。

猜你喜歡
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機場與修理匠(微篇小說)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荀子思想之“隆禮重法”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荀子:周游列國,不如虛擬雙簧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淺析荀子“禮”論思想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識小詞條
刚察县| 南雄市| 梓潼县| 张家口市| 邵东县| 始兴县| 务川| 牟定县| 平度市| 深水埗区| 徐闻县| 于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溪县| 河曲县| 湘西| 康乐县| 三穗县| 柳州市| 怀柔区| 普兰县| 广河县| 盐边县| 沂源县| 赞皇县| 南召县| 金山区| 镇雄县| 将乐县| 沾益县| 古交市| 淮南市| 鲁山县| 郴州市| 天等县| 英吉沙县| 深泽县| 黎城县| 贵德县| 通海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