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 要:近年來,在全球服務業(yè)蓬勃發(fā)展、國際產業(yè)投資重心向服務貿易轉移的背景下,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增長迅速,其影響因素眾多,本文選取匯率這一影響因素,在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基礎上考察1982年至2013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與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關系,并運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出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不是引起服務貿易額增長的格蘭杰原因,而服務貿易額的增長會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即服務貿易額順差會來帶人民幣升值壓力的結論。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服務貿易額;向量自回歸;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
一、問題提出
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之一,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國際產業(yè)投資的重心向服務業(yè)的轉移,我國服務貿易業(yè)有了新的發(fā)展趨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增長迅速,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呈加速發(fā)展態(tài)勢,在整個出口結構中所占的比重日趨增長。另一方面,我國進出口貿易結匯貨幣一般情況下均為美元,2005年之后,我國匯率制度由原來的固定匯率制度轉變?yōu)橛泄芾淼母訁R率制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處于升值過程中,隨著人民幣匯率國際化的加快,匯率變動將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的變動是影響服務貿易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反過來,進出口的順差或逆差又將對匯率產生影響,例如我國貨物進出口多年來的順差將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反應在匯率上即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因此,通過探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服務貿易額增長率的雙向影響關系,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fā)展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顯示意義。
二、數據的選擇和實證分析方法
在中國服務貿易額增長率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動關系問題研究中,服務貿易額和人民幣匯率均為內生變量,現(xiàn)用人民幣對美元(美元=100)年均價表示人民幣匯率,以服務貿易當年進出口總額當期值表示服務貿易額,分別用Y和X表示,以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其中,X表示服務貿易總額,單位為億美元,我國服務貿易總額一直保持增長態(tài)勢,1982年僅有44億美元,到2013年則達到5396億美元,增長幅度巨大,其具體增長率可由列數據DX反應出來,DX為X的一階差分序列,表示服務貿易總額的增長率;Y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USD=100),即100美元可兌換人民幣數額,而DY則表示Y的一階差分序列,說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情況。
三、脈沖響應函數的解釋
在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基礎上,用脈沖響應函數來考察因變量如何響應誤差項的沖擊,即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的影響。下文中我們得出了服務貿易額與人民幣匯率變動的VAR(1)模型:
對每一個誤差項,內生變量都對應一個脈沖響應函數,下圖為模擬的脈沖響應圖,其中,實線是函數響應值,虛線表示置信區(qū)間,縱軸表示因變量對解釋變量的響應程度,橫軸是設定的響應期數。
圖 脈沖響應路徑曲線
以上第一幅圖和第四幅圖分別是DX和DY對其自身的響應路徑,由圖一可以看出服務貿易額增長率受自身的影響程度在逐漸遞減,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圖四反應出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自身的影響,其影響程度變動較大,在當期出現(xiàn)明顯下降。本文分析主要看第二幅圖和第四幅圖,首先從第二幅圖分析DX對DY的響應程度,當給DY一個外部沖擊時,DX會迅速下降,為負響應,并在第二期達到最小值,之后這種響應程度逐漸減弱,持續(xù)時間大約9期之后穩(wěn)定。背后的經濟含義為: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于某種外部影響發(fā)生變動時,如人民幣貶值,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升,服務貿易額迅速下降,這與實際經濟理論是相違背的,我們知道,匯率對貿易額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價格反應出來的,人民幣貶值是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進口的,而文章貿易額指得是進出口的差額,因此人民幣貶值會導致貿易額的擴大,這與上文中格蘭杰因果性檢驗的結果是一致的,即人民幣匯率變動并不是服務貿易額增長的格蘭杰原因。再從第四幅圖分析DY對DX的響應程度,當DX受到一個外部沖擊時,DY的響應為負且立即下降,同樣在第2期達到最小值,大概8期之后這種響應消失。經濟解釋為:我國服務進出口貿易額呈逐年遞增趨勢,增長較快,貿易額為正值即意味著服務貿易為順差;另一方面,我國的匯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在這種匯率制度下,順差將帶來本幣升值,表現(xiàn)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在原時間序列非平穩(wěn)的情況下,通過對數據的平穩(wěn)性處理,建立VAR(1)模型,運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來解釋1982年至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額增長率與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關系,通過這些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不是引起服務貿易額增長的格蘭杰原因,也就是說服務貿易額的增長并不能完全由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來解釋,可以通過J曲線反應出此類現(xiàn)象,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存在五大時滯問題,即認識時滯、決策時滯、生產時滯、取代時滯和交貨時滯。我國服務貿易目前處于成長階段,影響服務貿易額的因素有很多,如,人民幣匯率,生產要素,供求價格等。匯率變動縱然與進出口額由很大的關系,但在此處并不能完全用來解釋服務貿易額的變動,而相關產業(yè)(貨物貿易進出口),技術水平(互聯(lián)網發(fā)展),服務貿易開放度對其影響占居前三位。
第二,服務貿易額的增長會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即服務貿易額順差會來帶人民幣升值壓力。因此,在維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方面,除了考慮貨幣和財政的因素采取措施外,還可以通過貿易調節(jié)來實現(xiàn),由上文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服務貿易增長率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貢獻度能達到29.91%,接近30%,也就是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每升值一單位,服務貿易額的對其的影響可達到0.3,這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維持匯率穩(wěn)定的措施,通過對服務貿易的調節(jié),一方面能調節(jié)匯率的變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服務貿易凈出口的情況,以促進我國服務貿易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會出現(xiàn)進一步升值趨勢。但是,我們應該明確認識到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核心并不是人民幣幣值的升貶,而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要市場化,就是按照市場規(guī)律,市場供求來決定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因此,調整服務貿易結構、改善市場夠供求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將為人民幣匯率制度制度作出貢獻。以至于如何發(fā)展服務貿易,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加大資本、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yè)的政策支持。從結構方面看,我國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運輸,旅游等勞動密集型行業(yè),而今我國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已經消失,因此,及時調整服務貿易結構是必要的。相比之下,咨詢、計算機軟件、其他商業(yè)等服務部門的發(fā)展在我國還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促進服務業(yè)結構向這些部門的轉變對提升我國服務業(yè)的國際競爭力、增加就業(yè)并提高服務增加值進而推動我國向服務經濟的轉型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推動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我國服務業(yè)在國際市場上發(fā)展緩慢的另一原因是創(chuàng)新不足,借此“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機會,增加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的投入,培養(yǎng)國際品牌,加大服務業(yè)的專利和知識產權的研發(fā),將是提升我國服務行業(yè)自身實力的重要途徑。
總而言之,推動發(fā)展服務貿易不僅對我國貿易結構的轉變以適應新常態(tài)下經濟發(fā)展的方式有深遠意義,進而通過影響市場經濟,對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深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人民幣匯率國際化,市場化。
參考文獻:
[1]戴翔,張二震.人民幣匯率是否影響了中國服務出口增長[J].金融研究,2014(11):22-34.
[2]王璇,人民幣實際匯率對我國服務貿易的而影響分析[D].碩士學位論文.湖南:湘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