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飛
提起故宮,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何種印象?是站在景山上俯瞰到的皇家園林,是見證了歷史風雨的名勝古跡,還是收藏了無數珍寶的博物院?
然而打開這個叫“故宮淘寶”的淘寶網店,會看到一些這樣的產品——“朝珠耳機”、“皇帝大婚膠帶”、“頂戴花翎官帽防曬傘”、“嬤嬤針線盒”、“朕亦甚想你”折扇、“奉旨旅行行李牌”……花樣繁多,緊跟潮流。
最最關鍵的是,現在它又多了一個特點:愛“賣萌”。
“故宮淘寶”是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開設的官方銷售網店,其銷售的產品與故宮內外的"故宮商店"基本一致,價格也是統一定價,原意是希望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傳播故宮文化,在剛開始的兩三年里,"故宮淘寶"的存在,并沒能很好的改善故宮商品的銷量問題。那時候,還不為人所知的的故宮淘寶,每條微博發(fā)出之后,也都只能收獲零星的回復;那時候,還沒有踏上不歸路的故宮淘寶,還是很中規(guī)中矩的宣傳手段。
不經意間,故宮淘寶是如何逆襲成為一個網紅的呢?仔細想來,這可以給營銷界帶來四點啟示。
廣告沒趣,智商是硬傷
10月30日,故宮淘寶官方微博發(fā)布《夠了!朕想靜靜》的文章,以極具幽默調侃的語氣介紹了“一個悲傷逆流成河的運氣不太好的皇帝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檢,一開始,原本在畫像正襟危坐的崇禎皇帝就畫風突變,以手托額頭,擺手做發(fā)愁狀。然后,他變成了手拿機關槍、眼神有點小邪惡的的“被害幻想癥”患者,搭配臺詞“總有刁民想害朕”。再然后,你竟然能看到朱由檢的身份證,住址一欄任性地寫著“北京紫禁城想住哪就住哪”。接下來是一道證明題,求證的結果是“朱由檢的心理陰影面積”。
調皮的文風搭配各種搞笑表情圖,故宮淘寶把崇禎帝從登基到自縊的人生故事終于調侃完了,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皇帝生平故事集”,就大錯特錯了!原來崇禎帝的故事只是個鋪墊,故宮淘寶真正的目的是推銷“新年轉運必買的2016故宮福筒”!
高手段的廣告!簡直了!如果廣告沒趣,別找其他原因,智商是硬傷!
放得下身段,玩起來
放到傳統媒體時代,想到故宮,想到皇帝,你的印象一定是威嚴、莊重的,但給他們相關的東西冠以“軟賤萌”的氣質恐怕是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本質來講,故宮淘寶的創(chuàng)意是一種大膽創(chuàng)新,它將一種高高在上的古時人物和物件變得接地氣,顛覆了以往人們對于這些賬號形象的認知。當然這種創(chuàng)新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試出來的,到來故宮淘寶早期的內容,你同樣可惜看出跟大部分官微一樣老套的內容。這或許給了很多所謂有逼格,且高高在上的官微不小的啟示:既然來社交網絡就要跟粉絲玩起來。
故宮淘寶的成功就像杜蕾斯一樣有賴于社交網絡,在傳統媒體時代,你絕對不會想到“軟賤萌”會跟故宮結合起來,而那些在傳統媒體時代不可能的成功在這里實現了。
文字的時代正在過去,表情的時代正在來臨
近年來,最火的必然是Emoji表情,就連2015年使用次數最多的詞匯,竟然都成了Emoji表情。用表情代表文字,成了人們越來越喜歡的表達方式,眾多的品牌,也看中了這一領域的用戶市場,為了更好的宣傳推廣自己,紛紛推出了各式各樣的表情包。
故宮淘寶的表情包,一經推出就備受各小伙伴的青睞,極大的推廣了故宮淘寶的品牌。
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
你以為故宮工作人員只會在產品和文案上面賣萌這種雕蟲小技,你就徹底輸了。人家還玩技術玩美學,從2013年開始,故宮還先后發(fā)布了5款APP,席卷各大下載榜。
去年10月推出的《皇帝的一天》非常受歡迎。它虛擬了一個故事:少年皇帝想要出宮,乾清門外的小獅子于是幫忙為皇帝找替身。從清晨5點起床穿衣開始,讀書、騎射、上朝、用膳,玩家就這樣當起了“皇帝”。游戲中,小獅子還客串“講解員”,通過彈出文字介紹清代宮廷禮節(jié)以及服裝、文化等知識。
一個成功的網紅這樣應運而生,不過這個網紅給大家的生活還增加了點樂趣,有木有?小編感覺“故宮淘寶”再努力一些,有潛力成為下一個杜蕾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