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摘 要: 當堂檢測是教師在一節(jié)課教學之后,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習題檢測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這種當堂檢測幫助教師更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有力的指導,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大環(huán)境下,“當堂檢測案”的提出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式的必然。作者主要介紹在“當堂檢測案”的指導下,如何進行更有效地教學。
關鍵詞: 英語教學 當堂檢測 設計理念
如今,學講方式在全市各大學校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學講方式的幾大環(huán)節(jié)中,如果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討論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展質疑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當堂檢測則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幫助教師做好課后教學反思。當堂檢測是教師在一節(jié)課教學之后,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習題檢測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這種當堂檢測幫助教師更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有力的指導,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大環(huán)境下,“當堂檢測案”的提出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式的必然。筆者主要介紹在“當堂檢測案”的指導下,如何進行更有效的教學。
一、面向全體學生
任何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首先要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更是如此。
教師在制訂當堂檢測案的時候一定要兼顧好、中、差三類學生。題目中既要有基礎題,讓每一位學生都獨立且正確完成,又要有中等題,稍弱的學生需要思考,中等生和尖子生很容易解答,對于較好的學生,教師要考慮選取稍微難一點的題目,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他們的思考基本可以解決的,這樣既可以幫助大部分后進生和中等生樹立信心,又可以使尖子生拓寬思維,進一步拔高。
二、緊扣重點
當堂檢測案無疑給了任課教師更多的任務,也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大部分的老教師來說,他們可以直接提書本進課堂上課,根本不需要課前備課、準備練習。如今,他們不僅要備課,還要針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設計一系列的練習題。
當堂檢測,側重于當堂二字。檢測的內(nèi)容要與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息息相關,要體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是教師在一節(jié)課最后幾分鐘給學生出示的檢測題:
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How many ?搖 ?搖 (sheep) are there on the hill?
2.There is some ?搖 ?搖 (food) in the basket.
3.The baby has only two ?搖 ?搖 (tooth) now.
4.There is a lot of ?搖 ?搖 (water) in the bottle.
5.There are five ?搖 ?搖 (people) in his family.
6.Lets take ?搖 ?搖 (photo) , OK?
7.I have lots of ?搖 ?搖 (tomato) here.
8.The ?搖 ?搖 (leaf) on the tree turn yellow.
9.The ?搖 ?搖 (child) are playing games now.
10.Their?搖 ?搖 (dictionary) look new.
從教師展示的題目來看,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學習名詞、不可數(shù)名詞和可數(shù)名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題目中既出現(xiàn)了不可數(shù)名詞 food,water,又出現(xiàn)了可數(shù)名詞sheep,tooth,people,photo等,既考查了規(guī)則名詞的變化,又考查了不規(guī)則名詞的變化形式。
這種有針對性的練習,既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對當堂知識進行復習,又可以給老師提供了解學生掌握情況的依據(jù)。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復習,以幫助學生真正掌握重點內(nèi)容。
三、落到實處
有的教師上課時講的內(nèi)容太多,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太少,有的甚至下課了還沒有講完,那么,哪里還有時間進行檢測,很多老師為了完成任務,只好把練習發(fā)給學生利用課后完成,可想而知,學生怎么可能會在課外時間自己獨立完成呢?他們要么隨便寫寫了事,要么抄別人的答案,自己看都不看。那么,這種當堂檢測只是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當然,檢測的形式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在每一單元的task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分句、分段來指導學生寫作。例如七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教師出示一個寫作要點:
1.我早晨6點起床。早餐吃一個雞蛋,一塊面包,一杯牛奶。有助于很好的開始一天;
2.11:40吃午飯,我吃一碗米飯,牛肉和蔬菜。這給整個下午提供能量;
3.晚上我吃一碗面條,魚,一個蘋果,這對身體有益;
4.我還經(jīng)常參加鍛煉。
這種練習教師絕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寫,可以先讓學生一句一句的練習,然后鼓勵學生將他們總結成一篇文章,然后整理。這樣慢慢練習之后,學生就能獨立完成。
四、及時糾錯
上課+不落實=0,布置作業(yè)+不檢查=0,抓住不落實的內(nèi)容+追究不落實的學生=落實。是的,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自己完成練習,但是沒有批改、沒有講解,更沒有讓學生訂正,那么,這種檢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對于學生做的練習,教師一定要及時批改、講解,及時檢查學生是否訂正,另外,對于大部分學生都會錯的題目和知識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導學生練習。
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每節(jié)課結束之后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對學生的當堂檢測題進行整理,他們會把學生易錯的、學生不理解的、學生不會的整理出來,變換不同的形式,再次進行練習,如果有必要可進行多次訓練,直到學生都理解為止。
總之,當堂檢測案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指導教師的教學和對學生掌握情況的把握,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李炳亭.杜郎口旋風.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7.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