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思域這款生產(chǎn)歷史長達40多年的經(jīng)濟型轎車對于本田汽車有著非凡的意義。也正是因為這款車良好的市場表現(xiàn)讓本田汽車在1972年的夏天走出了困境,而它的故事也在那時開啟了
2016年全新東風本田第十代思域上市,新車融入了本田最新的科技,1.5 DOHC缸內(nèi)直噴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讓思域終于走進了“T陣營”。本田思域的英文命:CIVIC,取自Civilization“平民”,這體現(xiàn)了思域在推出之時,本田對其市場的定位——經(jīng)濟、好開,遍布大街小巷。
第一代1972年—1979年
1972年,本田推出了第一代思域轎車,這是一輛雙門兩廂車,其尾門為單獨開啟,不與后窗連接。新車使用了1.2L直列四缸SOHC單頂置凸輪軸自然吸氣水冷式發(fā)動機,最大功率44kW,最大扭矩93Nm,與之匹配的是4速手動變速箱。思域憑借著出色的燃油經(jīng)濟性以及低廉的價格在市場中廣受好評。1973年,本田思域又推出了采用CVCC技術(shù)的 1.5L發(fā)動機車型,新車不僅動力出色,而且油耗經(jīng)濟,它于1974年率先通過了美國當時堪稱過分苛刻的《馬斯基法案》,成為首款達到《馬斯基法案》規(guī)定標準的汽車,這也開啟了本田思域轎車進軍美國市場的征程。
第二代1979年—1983年
第一代本田思域憑借出色的品質(zhì),在市場中足足打拼了7年時間。1979年,第二代思域上市。新車針對市場需求,不僅在燃油經(jīng)濟性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以60公里每小時勻速行駛,其油耗僅為百公里3.6L。在操控方面,第二代思域?qū)η?后獨立懸掛的幾何結(jié)構(gòu)加以改進,同時增加了后懸掛橫向穩(wěn)定桿,轉(zhuǎn)向機構(gòu)改成齒輪齒條式,前盤式剎車也成為全系標配。1980年,第二代本田思域被美國《Motor Trend》授予“美國最佳進口車型獎”。就在兩年之后,思域轎車在全球市場中的產(chǎn)量累計達到了300萬輛。
第三代1983年—1987年
進入八十年代,人們對車輛空間的要求變得更高,所以第三代本田思域在車身尺寸上明顯增加。也就是在這代車型上,本田提出了減少機械部分占用的空間,擴大乘員空間的設計思路。第三代思域的軸距達到了2390mm,而車長也接近4m。后懸掛采用半獨立扭力梁式結(jié)構(gòu),放棄了之前的后獨立懸掛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增大后備廂空間。思域從這代開始推出了Si運動版車型,使用1.6L SOHC發(fā)動機,根據(jù)出口國家不同,在動力調(diào)校上也有所差別。
第四代1987年—1991年
第四代本田思域基本保持了第三代的外形,但是車身尺寸卻有所增加,軸距已經(jīng)達到2500mm,車內(nèi)空間更大。第四代思域已經(jīng)越級成為一款緊湊級家庭轎車。本田賦予思域很多先進的科技,比如全新的四輪雙叉臂獨立懸掛,16氣門發(fā)動機技術(shù),其中Si性能版車型的1.6L發(fā)動機還使用了VTEC技術(shù)。在車型種類方面,第四代思域依然提供3門掀背、CRX運動轎車、4門轎車以及5門旅行車。
第五代1991年—1995年
國人應該對第五代本田思域比較熟悉。這一代車型是在上世紀90年代曾以小貿(mào)形式進口到中國。當然,那時很多人只知道這是一輛外觀漂亮且性能優(yōu)異的本田轎車。第五代思域車身尺寸進一步增大,同時線條也變得更加圓潤,它擺脫了80年代車型見棱見角的設計風格,變得更加現(xiàn)代。這也使得第五代思域獲得了1991年“日本年度車”的稱號。動力方面,第五代思域使用了VTEC技術(shù)的發(fā)動機,保留了1.3L、1.5L和1.6L三種排量。1994年,思域增加了ABS防抱死剎車系統(tǒng)以及后輪碟剎以提高制動安全性。
第六代1995年—2000年
第六代思域曾被大量進口到中國,所以這也是國人最早熟悉的一代車型。新車將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掛形式作為車型亮點。同時,它應用一系列先進技術(shù)來滿足客戶對高性能、高安全性以及低排放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推出了思域 Type R車型,其使用的B16B發(fā)動機由之前的B16A發(fā)動機進化而來,并由本田資深工程師手工裝配,原始最大輸出功率就已經(jīng)達到了136kW。Type R車型采用當時最新的輕量化材料制造,車重僅有1070kg,通過改裝,B16B發(fā)動機轉(zhuǎn)速可以達到10000rpm以上。
第七代2000年—2005年
這是本田思域國產(chǎn)前的最后一代。第七代思域最大的變化是前雙叉臂式懸掛改為了麥弗遜式懸掛。這樣做的好處是空間得到了節(jié)省同時降低了成本,但卻使思域的操控性相比上代車型有所降低。大空間,低油耗的思域車型持續(xù)熱銷,這讓歐美廠商開始將本田思域作為其重要競爭對手。為了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本田更加注重思域在運動性能方面的特制,力求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目光。2001年,本田推出了第七代思域 Type R車型。這一代Type R開始分為兩個區(qū)域版本,一個是歐洲市場的EDM版,另一個則是日本本土市場的JDM版。
第八代2005年—2011年
2005年,東風本田開始國產(chǎn)第八代思域。記得當時電視熒幕中出現(xiàn)了一輛火紅色的思域轎車,臺灣歌手陶喆演唱的歌曲《瞬間傾情》是新車的主題曲。這段廣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那輛火紅色的思域也帶給人一種想要擁有的沖動。第八代思域在外形設計上較上代車型做出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不但前衛(wèi),而且更加注重了乘坐空間。動力方面,歐版思域有1.4L和1.8L兩個排量車型。另外,在歐洲的思域還有一款2.2L柴油發(fā)動機車型。國產(chǎn)思域使用了1.8L i-VTEC發(fā)動機。
第九代2011年—2015年
也許是因為第八代思域太過優(yōu)秀,以至于本田并未對第九代思域進行全新研發(fā),它更像是第八代的改款,造型也融入當時本田品牌的家族特征。在這期間,東風本田還推出了一款使用2.0L發(fā)動機的思域Type S作為其在中國的性能版本。使用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思域Type S在加速表現(xiàn)上遠不及那些歐洲的“小鋼炮”。不過思域Type S的操控卻是值得稱道的。當然,蜂窩狀格柵,加上17英寸輪轂,張揚的藍色涂裝,更加運動的外形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
第十代2015年—至今
第十代本田思域于2015年在海外上市,2016年開始在東風本田國產(chǎn)。本田第一次為最新一代思域裝配了1.5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CVT車型的最大功率為130kW,最大扭矩達到了220Nm,這也使得思域擁有了更加出色的加速表現(xiàn)。排量的減小帶來了更加經(jīng)濟的油耗表現(xiàn),轎跑車的外形不僅張揚,同時也營造出了寬大的后備廂空間。如果說第八代思域過于優(yōu)秀,使得第九代車型并沒有太大變化的話。那么十年后的全新第十代本田思域可以說又是一次驚艷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