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丹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著重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皠討B(tài)”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提出,順應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指導方針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去參與課堂教學,帶動課堂氣氛,直至形成全身心動起來去參與的學習習慣和學風。
【關鍵詞】教學改革;強化聽說;“動態(tài)”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改革著重強調(diào)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主轉(zhuǎn)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加強聽說能力;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基于計算機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因此,如何利用優(yōu)質(zhì)的大學英語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手段,借助現(xiàn)代高新網(wǎng)絡技術(shù),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增強學生的聽說能力,這是擺在大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
1.1 新教學大綱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要求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及大學新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部對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有了新的規(guī)定和要求,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他們的聽說能力有了更高的標準,同時也對我國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及英漢語互譯能力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教學改革中教師的發(fā)展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向教育者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外語教學也不例外。其總體培養(yǎng)目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效的語言學習者和成功的語言使用者。對每一位大學外語教師而言,有限的職業(yè)教育經(jīng)歷難以滿足終身從事教育工作的需要。教師只有在理論上不斷地研究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教學新形式。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多媒體網(wǎng)絡條件下,教師的作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zhàn)。如何從單純講解過渡到設計主題任務、組織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評估學習活動,已成為新模式中的新課題。
2 動態(tài)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2.1 “動態(tài)”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地聽、看、寫;桌椅固定、學生不易走動;在老師不點名不回答問題;自主學習能力差,聽說能力不強,只會應試不會應用。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下,急需探詢、摸索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動態(tài)”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手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身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從座位上離開,主動去說,去寫,去聽,去問去答。帶動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欲望和想法,直至最后形成全身心動起來去參與的學習習慣和學風。
2.2 聽說課程中“動態(tài)”教學模式的應用
在聽說課當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大膽的開口說英語,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聽說環(huán)境,強化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我嘗試了以下動態(tài)教學模式:
2.2.1 情景式動態(tài)教學模式
英語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指的是教師用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對學習對象、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學生學習英語感到最缺乏的就是語言環(huán)境,加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失去興趣,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不高。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能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課堂上,我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基本達到全英文授課,并且遇到學生不懂的單詞、問題時,能夠以淺顯易懂的英文表達解釋學生的困惑;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求所有學生必須用英文進行討論,使之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以至于那些不愿意開口說話的學生也被這種氛圍所打動,也能用相對簡單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聽力環(huán)節(jié)中,就學生疑惑的部分,反復聽,這樣,學生一直處于一個努力探索的狀態(tài),在學生逐步接近正確答案的同時,也有一份成就感。
2.2.2 以小組為核心的動態(tài)教學模式
我將班里的36名學生按照自由組合的方式固定為6個小組,學生不再是拘泥于自己的座位上,小組成員可以圍坐在一起,以一種比較輕松的、朋友式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個話題,共同討論研究之后有一名代表在課堂上站在講臺上講述給其他同學,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另外5個小組的同學可以就這組同學的講演進行提問,由小組成員進行回答,小組之間進行互動、互學、互問。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給予指導、幫助,評選1-2個本次課的獲勝小組,同時對各個小組的成績進行分析,找出閃光點,每個小組必然有其亮點,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有團隊成就感,進而就會產(chǎn)生個人成就感。同時也要指出不足之處,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得以改進。
3 綜合課程中“動態(tài)”教學模式的應用
3.1 交互式動態(tài)教學模式
交互式教學重視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的相互支持和促進,在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體現(xiàn)為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debate等形式。在交互式教學的開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他要更多地、更具體地示范各種理解策略的使用,而隨著教學的進行,教師便逐漸更多地引導學生來使用這些策略,隨著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教師逐漸提高要求,直到他們能獨立地運用這些策略,這體現(xiàn)了教學控制由教師向?qū)W生的動態(tài)轉(zhuǎn)變,對于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使學生逐漸掌握了語言和語言文化的學習方法。
3.2 自主學習動態(tài)教學模式
在這一過程中,體現(xiàn)了很強的師生之間的互動,由教師在課前布置與課文相關的作業(yè),例如,查找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預習課文中重點的單詞和詞組,回答與課文相關的問題,在學生做完充分的課前準備之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能夠有的放矢,能夠很好的掌握學生的不足,及時加以彌補與指導,學生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強,在經(jīng)過充分的課前準備之后,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大膽的發(fā)言,提高了自身的口語水平,這也滿足了學生們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這一要求。動態(tài)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通過學習材料的多樣性、學習形式的豐富性、課堂活動的趣味性、課堂氣氛的活潑性等各個方面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其有成就感,克服被動學習的習慣,逐漸過度為主動學習。學生從“動態(tài)”的教學模式中享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克服羞怯的心理障礙,養(yǎng)成大膽表演的習慣,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以適應社會需求:學會自主學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學風和習慣,從而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6-7.
[2]李蔭華,等.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2.
[3]虞蘇美,等.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
[4]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張鐵牛.試論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及著力點[J].課程.教材.教法,1996.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