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英語教學影響學生聽力的諸因素中,焦慮是一種非常突出的因素。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焦慮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負相關(guān)。調(diào)研結(jié)果表明聽力焦慮值越高,學生的聽力成績越差,焦慮值越低,學生的聽力成績越高;在聽力課堂上男同學更容易比女同學產(chǎn)生焦慮情緒;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降低學生的焦慮情緒。
【關(guān)鍵詞】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學習焦慮; 相關(guān)性;研究綜述;調(diào)研分析
一、引言
現(xiàn)在,英語水平一直是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高校和招聘單位把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評價學生英語水平的唯一標準,但是這一測試形式存在著很多的弊端。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可是聽力和口語能力較差。因此學生遇到外國人也是無法聽懂在說什么,無法理解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所以聽力在當今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該占據(jù)更加重要的地位。聽力能力越重要,我們就應該更加研究是那些因素影響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在所有影響聽力的因素當中,焦慮是影響中國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中國大學生的英語聽力課堂是否存在著焦慮,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不同性別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和他們的聽力能力之間的關(guān)系都是研究的重點。本項研究進行實證研究,進行了定量的分析,探究焦慮因素對大學生英語聽力的影響程度。作者以西安科技大學114名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和聽力測試的方式收集數(shù)據(jù),然后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然后得出結(jié)論,進一步說明了焦慮因素對大學生英語聽力成績之間的關(guān)系。
二、文獻綜述
焦慮是一種心理因素。心理學家對焦慮情緒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認為焦慮是指由于個體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或者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使得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過著使失敗感和內(nèi)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不安,帶有恐懼感的情緒狀態(tài)。心理學家將焦慮反應描述為對包含危險,威脅和需要做出特別努力但對此有無能為力的苦惱的強烈預期。40年代-70年代,學者一直在研究焦慮與學習之間的關(guān)系。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焦慮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負相關(guān),也就是焦慮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但是,Eysenck(1979)認為焦慮和學習成績之間存在著正相關(guān)。
自20世紀70年代起語言學習的焦慮問題逐漸受到學界的重視。Howitz等(1986)認為外語焦慮是語言學習所特有的現(xiàn)象,外語學習焦慮是外語課堂學習中由獨特的語言學習過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對外語學習的看法,學習外語的感覺和學習行為等特殊的心理活動。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們在研究影響語言學習者學習語言的內(nèi)部因素時,發(fā)現(xiàn)焦慮因素影響外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過程。Oxford(1999)認為語言焦慮是影響第二語言學習者情感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并進一步指出第二語言課堂焦慮包括溝通憂慮(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測試焦慮(test anxiety),以及負面評價恐懼(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如,Chastain(1975)得出了結(jié)論:焦慮在常規(guī)的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課堂上,而并非聽力和口語課堂助于學生取得好成績。Rardin指出了焦慮的積極作用是一直在語言的學習中發(fā)揮作用的。Omaggio Hadley認為一定量的焦慮對語言的學習是有用的。然而Krashen (1985)發(fā)現(xiàn)了焦慮會阻礙語言學習者在語言習得過程中的處理輸入的能力。雖然對焦慮在語言的習得過程中的影響是不一致的。但是,大部分學者認為在語言焦慮和語言學習之間存在著一種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比如Gardner, Smythe, Clement and Gliksman(1976),同樣,日本的Aida (1994)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語言焦慮和語言學習成績存在著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Young (1986)在自己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焦慮和學生的口語表現(xiàn)中也存在著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除此之外,學者們還研究了男女生之間學習語言時的焦慮差異情況。而且很多學者的研究結(jié)果是不一致的。Spieiberger (1983)發(fā)現(xiàn)男生在較大壓力的環(huán)境小男生比女生更加容易焦慮。但是這一結(jié)果與很多其他的結(jié)果是相反的。Aida(1994),Shi 和Liu(2006)Matsudy與Gobel(2004)等發(fā)現(xiàn)男女生沒有語言焦慮的差異。至于焦慮和外語聽力之間的關(guān)系,很多的語言學家也進行了研究。Kim(2000)和Hussin(2005)都發(fā)現(xiàn)了研究對象在外語聽力課堂存在著焦慮情緒。Kim進一步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焦慮因素和外語聽力水平之間存在著負相關(guān),也就是說韓國學生在聽力課堂上表現(xiàn)的越焦慮,英語聽力測試成績越低;學生越放松,英語聽力測試成績越高。Cheng(2001)同樣發(fā)現(xiàn)了在學生的聽力能力和焦慮因素之間存在著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此項研究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之處是研究中國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是否在英語課堂上存在著焦慮情緒和在英語聽力課堂上的焦慮情況以及聽力成績和焦慮情緒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另外一個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英語聽力課堂上的焦慮的差異也是此項研究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
很多學者根據(jù)不同的角度對焦慮進行了分類。Sieberger將焦慮分為氣質(zhì)型焦慮(trait anxiety) 和狀態(tài)型焦慮(state anxiety).狀態(tài)型焦慮指人在某一瞬間感受到的恐懼;例如,在考試前遇到的某種緊急狀態(tài)一瞬間的恐懼。氣質(zhì)型的焦慮則指認得的一種個性特質(zhì), 即在任何情況下都易于產(chǎn)生焦慮的傾向。Apert和Habler(1960)按其對語言學習者的影響將焦慮分為促進性焦慮(faciliating anxiety) 和退縮性焦慮(delitating anxiety),前者激發(fā)語言學者的努力挑戰(zhàn)新的學習任務,促使他們努力克服焦慮感,后者導致學習者逃避學習任務以回避焦慮的根源。從各自的定義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促進性焦慮有助于改善學習者學習和表現(xiàn),在學習外語時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然而退縮性焦慮有害于語言的學習,在學習語言時起著消極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項研究從西安科技大學一年級學生中選取了115名學生,他們是在2010年進入西安科技大學學習的。由于該校實行了選課制度,所以這些實驗對象來自于不同的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機械工程專業(yè),市場營銷專業(yè),政治與經(jīng)濟學專業(yè),漢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管理與貿(mào)易專業(yè)。年齡從20到21不等。其中52%是女同學,48%是男同學。在試驗中,對他們進行了兩次問卷調(diào)查一次英語聽力測試。在測試過程匯前,他們被告知這次測試的成績在期末考試中占20%,因此實驗對象非常重視這次聽力測試,而所得的成績真實的反映了他們的英語聽力水平。測試的地點是該校的語言實驗室。同時,在測試開始之前讓實驗室的管理員檢查了所有的設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聽到所給的材料。
2、試驗工具
根據(jù)實驗的目的,所測得變量包括實驗對象的外語學習焦慮值,外語聽力焦慮值,和學生的英語聽力測試成績。測試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值和外語聽力焦慮值的設備包括外語課堂焦慮值量表的問卷調(diào)查表,外語聽力焦慮量表調(diào)查表,英語聽力測試試卷。此外,這兩個問卷調(diào)查表均是用英語表達的,所以將這兩個問卷調(diào)查表翻譯成漢語。問卷調(diào)查表的第一部分是測試對象的個人信息:姓名,班級,性別,專業(yè)和學生證號碼。第二部分使33個36個問題。第一個調(diào)查表是Horwitz和Cope發(fā)明的外語課堂焦慮量問卷調(diào)查表。在這個問卷調(diào)查表中,總共有33個問題。和一個五分的程度,5 從最高的5(strongly disagree)到1分(strongly agree),最低分是33分,最高分是165分。經(jīng)過八周的測試表明這個調(diào)查表的內(nèi)部的信度.93.非常的強的信度。
收集學生的聽力焦慮值之外,還要對學生的聽力水平進行測試,所以另外一個測試工具就是聽力測試試卷。測試學生聽力試卷選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編寫的全新版大學英語聽力教程。因為本份試卷是選在測試對象的教才,所以具有科學性,對測試對象來說句不是太難也不是太簡單,適合測試對象。所以所測得聽力成績能真是反映學生的聽力水平。這份試卷包括A,B,C,D四個部分:10個段對話。1個復合式聽寫,1個長對話,最后是一個文章的理解。這份試卷總分是30分。
收集到數(shù)據(jù)之后,此項研究采用了社會學普遍應用的社會學分析軟件sspss.19對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分別分析了學生的聽力的英語聽力焦慮值的平均值,學生的聽力成績的平均值,英語聽力成績和學生英語聽力焦慮值之間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男女生之間的聽力焦慮的平均值。
四、結(jié)果與分析
將所收集到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軟件,得出了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首先學生的焦慮的平均值學生的焦慮的平均值是最大值是95.5,最小值63,平均值是95.5,標準差是10.26,平均值說明測試對象在英語課堂上存在較大的焦慮情緒。第二個表中學生的聽力焦慮值得數(shù)據(jù)中,學生最大聽力焦慮值是141,最小值是80,平均聽力焦慮值是112.92,標準差是12.64.平均值也同樣說明了在英語聽力課堂上測試對象存在著焦慮情緒。
為了測試聽力焦慮值和聽力焦慮值之間的關(guān)系,分別對這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了正態(tài)分析,將兩組數(shù)據(jù)分別輸入了SSPS.17分別進行了分析。根據(jù)所得出圖表顯示兩個值都成正態(tài)分布。然后對兩組值的相關(guān)值進行了輸出,得出的結(jié)論如下:
從此表可以看出,這兩個變量的相關(guān)值-.192* 在.05相關(guān)下相關(guān)的。而且之一負值說明這兩個變量之間是負相關(guān)的,具體的說明;測試對象的聽力焦慮值越高,學生的聽力成績越差,焦慮值越低,學生的聽力成績越高。說明學生在英語聽力課堂上經(jīng)歷的焦慮情緒和學生的聽力成績之間存在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
本項研究的另一個問題男女生的在聽力課堂的焦慮情緒。
從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男同學在聽力課堂上的平均焦慮值是115.36,女同學的聽力課堂的平均焦慮值是110.44。而且很容易看出男同學的平均焦慮值要高于女同學的聽力的平均焦慮值。 這說明在聽力課堂上,男同學更容易比女同學產(chǎn)生焦慮情緒。這一結(jié)論給英語聽力教學一定的啟示: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的時候,要針對男女不同性別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的教學方法,以緩解不同性別的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提高不同性別學生的聽力水平。
五、結(jié)論
通過分析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值和外語聽力焦慮值與學生聽力成績之間的相關(guān)性,以及不同性別學生的外語聽力焦慮值得出以下結(jié)論:
中國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存在著焦慮情緒。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在英語聽力課堂上存在著焦慮。外語聽力焦慮和學生的英語聽力之間存在關(guān)系,外語聽力焦慮對學生的聽力產(chǎn)生了影響,而且是一種負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即學生外語聽力焦慮值越高,英語聽力成績越低,學生的焦慮值越低,學生的聽力成績越高。最后,焦慮對不同性別學生的聽力成績的影響不同。
這些結(jié)論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示。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活動降低學生的焦慮情緒,比如說,在放錄音之前教師需要和學生一塊預習聽力材料中的文化現(xiàn)象和背景知識。另外教師還要和學生預習聽力材料中的生詞和長句的復雜結(jié)構(gòu)。除此之外,還有其它降低學生聽力焦慮情緒的辦法,比如說,教學者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等等。最后,男女同學在英語課堂上經(jīng)歷的不同的焦慮情緒,要求教學者在英語聽力教學中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聽力策略。
【參考文獻】
[1] Aida,Y.(1994).Examination of Horwitz,Horwitz, 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case of students of Japanese.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8,155-67.
[2] Alpert,R.& Harber,R.N 1960.Anxiety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uation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61,207-215.
[3] Kim,J,H.(2000).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anxiety:A study of Korean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4] Matsuda,S.& Gobel,P.(2004).Anxiety and predictors of performa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System,(32)21-26.
[5] Spielberger,C.D.(1966).Theory and Research on anxiety.In C.D.Spielberger(Ed.).anxiety and behavior 3-2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6] Horwitz,E.K.,Horwitz,M.B.,& Cope,J.(1986).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Modern Language Journal,70(2)125-32.
[7] Oxford,R.L.(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Rowley,Mass.Newbury House.Chastain, K. (1975).Affective and ability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Learning,25.153-61.
[8] Krashen,Stephen,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
[9] Gardner,R.C.Smythe,P.C.Clement,R.& Gliksman, L.(1976).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32,198-213.
[10] Young,D.J.(198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foreign language oral proficiency rating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593-553.
[11] O Malley,J.M.,Chamot,A.U.& Kupper,L(1989)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 10.418-437.
【作者簡介】
石維釗(1976-)男,陜西咸陽人,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功能語言學,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