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
電影《解救吾先生》熱映之時,導演丁晟卻突然在個人社交網(wǎng)站上給“吾先生”們道歉,原因是他曾在采訪中說“吾”字不是姓氏,只是覺得其含義有趣,才將主角設(shè)定為吾姓,后來卻被吾姓網(wǎng)友留言糾正。
吾姓不僅罕見,而且源流單一。據(jù)南宋史籍《路史》記載:“系出己姓,夏昆吾之后?!庇纱丝傻弥?,吾姓源于己姓,是夏商時期昆吾部落的后裔。昆吾部落位于今河南濮陽,盛產(chǎn)陶器和銅器,曾為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啟鑄鼎,后來被商湯所滅,部落中的己姓人便改為了吾姓。而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吾姓的得姓始祖是黃帝的第八世孫己樊,傳說他就是陶器的發(fā)明者。
縱觀歷史,雖然吾姓稀有,但也不乏名人?!缎帐峡悸浴防镎f:“春秋時楚有吾氏,三國時吳有吾粲”,吾粲是三國時期吳國人,幼時,有位老婦人觀其容貌神態(tài),便對他的母親說:“是兒有卿相之骨?!惫?,吾粲初入仕時雖是小官,但很快就升為長史,后來因政績突出,被孫權(quán)任命為主簿,在吳地擁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到黃武初年(公元222年),吾粲和呂范、賀齊率領(lǐng)水軍抵御魏將曹休,立下軍功,升為會稽太守,后來與呂岱平定山越,官拜太子太傅。但就在吾粲仕途亨通之際,遭逢“兩宮之爭”,被人設(shè)計陷害,最終冤死獄中。西晉時的史學家陳壽評價吾粲說:“一代卿相因正直而喪身,可悲??!”
吾姓名人中不僅有武將,還有文人名士。元朝時期的金石學家吾丘衍,又名吾衍,他博覽群書,通曉經(jīng)史百家;又熟悉音律,善于辯音;還擅長刻印,被印學界贊為“起八代之衰”、“印學奠基人”。魯迅曾在《蛻龕印存》中寫道:“元吾丘子行力主漢法,乃復見爾雅之風?!?/p>
此外,明初也有一位有名的吾姓文人——吾紳。吾紳自幼聰穎,對所看書籍過目不忘,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考中舉人,兩年后又中進士,后來還被選拔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中,吾紳的年紀最小,卻滿腹才華,深得明成祖朱棣賞識,被任命參與修撰《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和《四書五經(jīng)》等經(jīng)典。
到了現(xiàn)代,吾姓中出了一名“文武雙全”的大師——吾如儀。他不僅是著名的書畫家和詩人,還是體育家,曾擔任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傳司司長等要職,獲得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工作貢獻章”。
如今,吾姓人主要分布在浙江省,這與吾粲的第二十一世孫吾渭有關(guān):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吾渭從蘇州調(diào)職到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于是吾姓人士便在浙江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