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
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探索知識的巨大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面對鮮活的生命,唯有煥發(fā)出生命力的教學才是理想的教學。
讓數學課堂綻放生命力,這是數學新課改的要求,只有充滿了活力的數學課堂,才會很好地去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才能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呢,談談我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讓課堂充滿趣味的活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睂τ诔踔猩鷣碚f,學習的積極性首先來源于興趣,把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入課堂,學生便能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
如講“負數”時,我結合電視里的天氣預報、地理課的海拔高度,還有生活中的收支問題、生意中的盈虧問題等來介紹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講“平面直角坐標系”時,結合學生座位來具體講解,實際問題都是具有利用價值的素材,我們應充分利用,以增強知識的實用性,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和親切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又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時,可出示一幅由一些全等三角形構成的美麗幾何圖案,然后讓學生來尋找圖中的全等三角形。同樣的,在教學“對稱圖形”時,也可采用類似的方法。這樣既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情感,同時又能體會到數學的藝術美,陶冶了情操,發(fā)展了個性。另外,利用教材中的趣味題、數學小知識、數學家的逸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也是不可缺少的好方式。
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探索知識的巨大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作為教師,應該主動地了解當前學生的所思所想,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組織教材,挖掘其內在的興趣因素,讓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充滿活力!
二、多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
新課程倡導我們教師要學會放手,新問題新知識應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總結。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為學生增設“疑問”和 “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問題的積極性;教師要發(fā)揮“導”的作用,讓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自己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給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交流的機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合理地調整、豐富自己的認識,獲取數學知識。在教學中,要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提出具體的目標和要求,鼓勵每一個學生去探索,并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的學習活動中,積極建構數學知識。把數學學習變成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不斷生成、發(fā)展的過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時,我就讓學生分小組去探索三線的性質,學生們通過畫圖,交流,討論,得出了結論。課堂上,他們熱情很高,就連平時很怕數學的同學都參與了,當我請他們發(fā)表結果時,竟然一反常態(tài),流利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俗話說“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而小學生受知識、經驗的限制,其思維能力往往停留在具體形象的水平上,這就需要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經過自己的努力來弄清知識的來源。根據小學生好動的天性和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師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習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既讓學生動手操作,把學生好動的特征引導到學習上來。在課堂教學中要多讓學生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摸一摸、說一說,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獲取知識、理解知識,從而發(fā)展思維能力,煥發(fā)課堂生命力。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變換”時,讓學生多動手畫一畫、折一折;學習“幾何體的三視圖”時,可讓學生拼一拼、擺一擺、畫一畫……
三、重視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交流、評價環(huán)節(jié)
交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并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清楚地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采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匯報后,教師必須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這樣大多數孩子受到老師的鼓勵后,都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加大了數學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給數學課堂注入了極強生命力。
面對鮮活的生命,唯有煥發(fā)出生命力的教學才是理想的教學。這也將是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