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剛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各個中小學都在尋求適合自身學校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同課異構”活動得到了各個學校的高度關注,推廣這一教研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同課異構”活動,有利于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激發(fā)和調動教師的潛能;有利于校際交流互通,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教師的共同進步;有利于展現教師的個人風采。“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讓參與者進行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逐步培養(yǎng)教師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能力。
關鍵詞: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教師潛能;課堂質量
“同課異構”,是指對同一教材內容按照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由一位或多位教師,運用不同的理念、構思、設計、方法,面向不同的學生所進行的教學。由于教師不同,上課的結構、風格,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也不同,就構成了不同的課。評委通過對比不同教師所上的不同的課,找出幾位教師的亮點和不足,然后反思本節(jié)課所經歷的過程。通過交流反思,教師之間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指課題名稱相同和教材內容三維目標的一致性;“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相同教材內容,根據學情不同,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二是相同的教材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而“構”則是“建構”,是指按照某種操作方法來達到某種目的。由此可見,“同”是基礎,有“同”才有可比性;異是發(fā)展,通過異構才能在比較中揚棄,才能形成異彩紛呈的教學風格。
一、有利于教師深入鉆研教材,激發(fā)和調動教師的潛能
在整個準備過程中,筆者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對教材進行全面的解讀,參考教師用書,羅列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把基本的框架建構出來,征求本組優(yōu)秀教師的意見,然后做了大量的修改。接下來的工作是搜集資料。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引課環(huán)節(jié)的精彩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也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礎。經過多次實踐后,我確定通過做實驗、設置問題情景引入新課。后面的習題選取,要掌握難度梯度和知識點的關聯,明白每一道題的作用。在比較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環(huán)節(jié),我汲取了以前校內同課異構課的教訓,設置問題要按照課本的知識順序,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層層遞進,注重引導,避免步子邁得過大,讓學生吃夾生飯。這樣不僅復習了以前的知識,還增進了知識間的聯系,最終得出結論,達到目的。通過這次準備,我對教師職業(yè)有了重新的認識,想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準備一桶水。只要自己努力,深入研究教材,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水滋潤學生,充分激發(fā)和調動教師潛能。
二、有利于校際交流互通,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教師的共同進步
曾有一句名言“時尚的任何一件事物不可能無緣無故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它一定會在不同的方面給我們帶來幫助”。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正是如此,在多次不怕失敗的實踐中,不斷的成長不斷的改進品質為的就是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大的幫助效用。通過不同上課方式的對比,找出更適合我們學校教學的方法提高有效課堂的效果。比如兄弟學校的BCA教學模式,很實用。這種教學模式注重課前的充分準備,課中講解突出重點和難點以及考點,課后鞏固復習,落實很到位,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基礎十分牢固,并且能夠做好充足儲備去迎接各種考試,這對后期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對于像自己這樣的新教師,能夠學習到兄弟學校成熟的教學模式,并學以致用,收獲頗豐。通過校際交流互通,資源共享,可以提高效率。比如用實驗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方向時,由于本校實驗設備的陳舊,這個地方設計起來非常麻煩,效果也不好。通過與其他學校交流,使用了兄弟學校的力傳感器來演示實驗,簡單明了,效果極好。成功的方法可以復制、可以效仿也可以借鑒。在評課過程中,三個學校的老師聚在一塊進行學術和教學上的經驗交流并不時記錄下來亮點運用于本校學生。
三、有利于展現教師的個人風采
對于本次同課異構課,四所學校的老師都很重視。在緊扣教學大綱的前提下,老師們還要突出個人特色,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備出亮點,備出特色。教學有法而無法是我們常說的。有法要求我們要遵循教育教學、心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進行我們的教學,還要求我們知道必須遵循的一些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所有這些都是教學中共性的東西,但是共性的東西往往無法鮮明反映出事物的本質的、有別于其他的東西。我們就說,教學還需要進入“無法”的境界,即我們不可能要求很多的教師的教學呈現出千人一面的情況,鑒于每個人的個性差異,我們無法將每個人的教學歸結為一個同一的模式,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知道了“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這時,我們應該承認,只有個性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東西,就好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一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與其他三位老師展示了不同教學風格、不同授課思路的課堂教學,充分展示了個人特色,同時也在相互交流和展示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讓參與者進行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本次同課異構中,沒有一位老師不使用課件開展課堂教學,這體現了參與者的現代教學意識?!巴n異構”教研方式是一種求變求新的創(chuàng)新設計,根據這次經歷,我認為在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前應組織教師對“同課異構”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不應只是參與者,所有教師都應該融入其中,使“同課異構”活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根據前面的觀課,請教學專家和骨干教師示范具體的策略與方法,并解讀異構的理由和產生的效果,讓所有教師學會同課異構;再次,在教師學會異構的基礎上,再組織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逐步培養(yǎng)教師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能力。
“同課異構”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重塑、完善自我的平臺,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有很多內容給我們以強烈的心靈沖擊,因此,開展同課異構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在物理課程的教學中,許多內容都可以以不同的教學模式展開,不僅讓課堂教學豐富與多元,而且更好的促進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吸收教學要點。正所謂“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有兩種思想”。
參考文獻:
[1]張臻.同課異構高校課堂——對“同課異構”的幾點認識和思考[J].2013(25).
[2]陳云生.淺談高中課堂物理教學實施“同課異構”的方法和實效幫助[J].文理導航(下旬),2015(8).
[3]汪友紅.高中物理“同課異構引課”賞析與感悟[J].讀與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85).
[4]湯文俊,徐毅.利用同課異構資源優(yōu)化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超重與失重為例[J].亞太教育,2015(12).
[5]張廣宇.對一節(jié)物理同課異構課的反思[J].中學教學參考,2015(17).
[6]陸永華.關于“力的合成”的省優(yōu)質課觀摩的思考[J].物理教師,2014(10).
[7]次央.開展“同課異構”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教學研究[M].2009.
[8]張榮生,曾揚明.同課異構:“變”與“不變”的定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