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單純看視頻,用“隔岸觀火”或“冷血至極”來批評拍攝者,似不過分。從常理、常情上看,眼看他人危難,不僅不伸出援手,還在當事人“絕望的哭號聲中”淡定地拍照,且“手機端得好穩(wěn)”。這番場景,甚至讓人想到魯迅先生筆下的麻木看客。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拍視頻者并不是沒有嘗試救人,而是一看到危情,“先是拿起樓上的桶和瓢,往那個窗戶潑水,但隔太遠了,潑不著”;也不是淡定拍攝,“當時兩只腳都在抖”;更沒有幸災(zāi)樂禍,而是不勝唏噓,“生命真是脆弱。想過去救他,可什么工具都沒有”。
顯而易見,這又是一個誤會。
化解誤會不難,難的是化解糾結(jié)的人心,乃至偏見。有些人一遇到公共事件,特別是看到當事人處于危境之中,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圍觀者冷漠。其實,許多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更不是非白即黑。路見不平,令人敬佩;作壁上觀,未必冷血。
對于遇難者家屬來說,這段視頻客觀上是一種冒犯,也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情。廣東消防官微或許有資格譴責拍攝視頻者,但太過情緒化,甚至惡語相加,也不可取。未掌握真相,何以亂下判語?消防機構(gòu)雖以護佑公眾安全為己任,但不必由此站上道德高地。再說,廣東消防官微將視頻放在網(wǎng)上,實際上也造成了最終被廣泛傳播的后果,其傳播范圍遠甚于微信群,廣東消防官微難道不覺得失當?
當然,如果停留于打嘴仗就太低級了,透過這起事件,公眾形成的最基本共識應(yīng)該但不僅包括,如何防范火災(zāi)?如何更好地自救?如何見義智為?如何看待別人的行為?還有,火災(zāi)究竟是如何發(fā)生的,又該如何消除不易施救的消防困局?全方面吸取教訓,這起事件才不會流于口水般淺薄。
(摘自《京華時報》2016年4月18日)
鏈接閱讀:(本刊2015年第6期熱詞時文“再見,姚貝娜”——《新聞無意傷害為代價》)
【素材運用】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然而,有時,眼睛看到的未必都是真實。在這個“42秒視頻”里,一個鮮活的生命瞬間葬身火海是實,但僅根據(jù)視頻,就對拍攝者大吐“口水”卻是子虛烏有。生活中,真相從來都是不肯輕易示人的,對于任何事情,我們切不應(yīng)不分青紅皂白就急于妄下斷語。請相信:總有一天,“水落”之時,必定是“石出”之日。
【適用話題】發(fā)現(xiàn)真相;尊重他人;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