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偉++++侯智
摘 要: 在中學思政教學中,一些老師對這門課程的認識存在偏頗,對中學思政教學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本文旨在通過對中學思政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的介紹,使人們對這門課有新的認識,進而為中學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學思政課 中學思政教學 特點 規(guī)律
一、中學思政課概述
中學思政課全稱為中學思政課程,是中學課程中的一門很重要的必修課。它對提高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最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學思政課教師自然要對這門課程的內容有相當?shù)牧私狻5?,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中學思政教師對這門課有正確而深入的認識。然而,現(xiàn)實中部分教師對這門課的認識仍然存在偏頗。在教學中,許多老師工作了很多年,但是對這門課的了解仍處于較低水平。在中學中一些老師認為教這門課最容易,只要給學生讀一讀課本,讓學生把知識點背一背就可以了。更有甚者認為中學思政課什么老師都可以教。
不正確的認識自然會對中學思政課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對中學思政課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做深入探究,讓更多教師對這門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在今后的教學中獲得更大進步。
二、中學思政課教學特點及規(guī)律
(一)把握中學思政課的教學特點
中學思政課教學的特點主要通過中學思政課程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中學思政課作為學校課程中的一方面,除了具備其他課程的一般特征外,還獨具特點。
1.生活化的特點
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為例。首先,我們可以從課程的命名中看出,每本教材都與生活密切相關。即使是必修4的哲學部分也在名稱上體現(xiàn)了生活化這一特點。《生活與哲學》把哲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把哲學融入生活中,使哲學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其次,教材正文中的探究活動也體現(xiàn)生活化的特點。教材中的探究活動作為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途徑。教材中的探究活動大多選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事例。這樣不但可以增強教材的可讀性和趣味性,還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和掌握教材要傳達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予以解決,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回歸生活。
2.實踐性的特點
這是中學思政課最突出的特點。思政老師不只是單純向學生講授一些課本上的理論,更重要的是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學思政課要對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等方面教育。這些理論和思想都是從實踐中來并不斷地接受實踐的檢驗,最終得出正確認識。教師講授這些知識時,要幫助學生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反復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真切地體會這些思想的真正內涵與意義,最終提高實踐能力。
3.人性化的特點
在中學思政課教學中的人性化是指教師的教學要和學生的學習相協(xié)調,即讓教師的教學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要而展開。中學生充滿青春朝氣。他們積極向上,熱情奔放,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的未來。但是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水平正處于由不成熟向成熟階段的過渡時期。因此,中學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緊緊圍繞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學,而不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而展開。
(二)運用中學思政課教學規(guī)律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中學思政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中學思政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把握。
1.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從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中我們知道: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并且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中學思政課本上的內容都是一些理論性知識,要想讓這些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能力,必須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投入現(xiàn)實生活中接受實踐的反復檢驗。思政老師在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實踐意識,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意識。此外,思政老師應盡一切努力,利用身邊可利用的一切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深入實踐,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實踐能力。
2.灌輸與疏導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灌輸是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詞語,是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的過程中吸收借鑒普列漢諾夫和考茨基等人的理論而提出的。在中學思政教學中灌輸則是指“對人們進行正面的宣傳教育。通過正面的宣傳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以達到影響人們思想和支配人們行為的目的”。疏導是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引導,使他們可以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更好地解決問題。中學思政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育,讓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還要對學生進行疏導式的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讓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3.書本知識與時政熱點相結合的規(guī)律
在中學教學中,思政教師所承受的壓力比其他學科教師承受的壓力和挑戰(zhàn)大很多。思政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能夠緊跟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不斷關注時政熱點并把這些時政熱點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對教材進行再分析和再理解,實現(xiàn)對教材的二次開發(fā)。思政教師要明白這不僅是教師的責任,而且是思想政治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著,不可有絲毫松懈。在教學中,要努力實現(xiàn)這一結合。時刻關注時政熱點,從熱點中挖掘知識和理論,并把這些熱點運用到教學中,從而實現(xiàn)思想政治的教學目標。
三、結語
中學思政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些書本知識,更要幫助學生形成運用理論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從而讓他們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并融入現(xiàn)實社會中。因此,教師一定要正確認識并把握中學思政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使教學與這些特點和規(guī)律相適應,從而為學生快樂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