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美金
摘 要: 本文基于校級精品課程“影視英語”教學實踐,旨在探討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小組活動“影視論壇”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本課程運用“輸入,吸收,輸出”理論,幫助學生訓練聽說能力的同時,從精選的影視片段中提煉出有爭議性的話題,通過極具課程特色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或辯論,得出自己的觀點。整個過程涉及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創(chuàng)新等屬于較高層次的思維技能,能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辨能力。
關鍵詞: 影視英語教學 影視論壇 多模態(tài) 思辨能力
一、引言
在電腦與互聯(lián)網(wǎng)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學英語教學正逐漸由傳統(tǒng)課本平面模式,轉為運用電腦和網(wǎng)絡制作PPT課件、音頻、視頻等多模態(tài)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模式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形式上的進步急需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設計等一系列更新。在多模態(tài)教學形勢下,網(wǎng)絡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已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傳統(tǒng)媒體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其劣勢也顯而易見。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監(jiān)管,每天鋪天蓋地出現(xiàn)在各大網(wǎng)站新聞中,難免會有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和錯誤的英語語言輸入、虛假信息等屢禁不止。至此,英語教學目標已不止是單純的語言、文化教學,對大學生思辨能力有效培養(yǎng)迫在眉睫。
二、國內(nèi)外研究動向
“多模態(tài)”指人類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三個以上感官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方式;即通過圖像、聲音、肢體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xiàn)象(顧曰國,2007)。在Krashen和Swain的“輸入假說”和“輸出假說”的基礎上,Harmer提出的“輸入、吸收、輸出”平衡理論,認為學習者首先要通過視覺和聽覺感知大量的語言材料并理解其意義、形式和交際功能以獲得足夠的語言輸入;其次,學習者要通過多種活動將輸入的語言材料和相關知識進行反復操練、加工、消化。使之內(nèi)化于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最后,學習者將儲入的語料和知識重組,以口頭或筆頭方式在新的交際環(huán)境下表達出來(康莊,2009)。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國也被譯為“批判性思維”,是使用清楚、準確的語言表達或對概念的分析進行明白、有力的解釋和論證的能力(Paul R.W & Elder, 2006)。1956年,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提出將思辨能力培養(yǎng)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目的,并將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為探索觀點、獲取知識的識記(knowledge)、理解(comprehension)、運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綜合(synthesis)、評價(evaluation)六種分層類型,識記與理解屬于認知領域里較低層次的思維技能,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則屬于較高層次的思維技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礎與前提。布魯姆的認知分層理論在教育領域得到普遍認可。上世紀90年代中期,Lorin Anderson和David Krathwohl修訂了Bloom的理論,提出了一個新的六級層次,即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新(張衛(wèi)東,初勝華,2015)。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新是較高層次的思維技能。
2010年,教育部發(fā)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強調(diào)多重思維能力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等創(chuàng)新能力。思辨能力是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核心,應該作為高等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這些年來,文秋芳等一大批學者專注于研究大學生思辨能力出現(xiàn)的問題和研究對策,帶領出了一大批老師就課堂教學實踐和思辨能力展開探討,在寫作課(李莉文,2011)、綜合英語課(李剛,2014)、視聽說課、口語課、辯論課中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
文秋芳等為了解我國外語專業(yè)與非外語專業(yè)文科學生在思辨能力上是否存在差異,構建了大學生思維能力測量量具,還進行了我國首個大規(guī)模文科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的調(diào)查研究。
當前對思辨能力的研究主要指出存在的問題,如“思辨缺席癥”(文秋芳,周燕,2006)等,培養(yǎng)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具體措施或者教學設計還存在廣泛的研究空間。本文旨在通過展示影視英語課程的設置理念和教學實踐中的小組活動“影視論壇”指出本課程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影視英語課程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課程設置理念與思辨能力
影視英語課程使用的教材是《影視課堂活力英語(1)》,以任務型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原版英文電影中節(jié)選的片段為依托,在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從精選的影視片段中提煉出有爭議性的話題,引導學生得出自己原創(chuàng)的觀點。
中國學生長期以來被動吸收書本或教師觀點,導致到了大學時期,老師問學生自己是怎么想的(What do you think?),學生要么答不上來,要么只會引用現(xiàn)成觀點,要么就是It all depends,貌似全面分析了各種情況,但實際上還是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材編寫之初就把“激發(fā)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批判或辯論”作為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期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二)“影視論壇”與思辨能力
在多模態(tài)的教學形勢下,影視英語課程充分運用英文原版電影,不斷摸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提高聽說技能,同時,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課堂實踐中,教師通過視聽說等各項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跳出思維框架,換位思考,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不同聲音的撞擊讓整個課堂充滿活力,擦出思想的火花。下面將通過分析小組活動“影視論壇”的開展過程具體闡述影視英語課程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1.開展過程
“影視論壇”是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一個嶄新的教學設計,是影視英語課程的一大創(chuàng)新,旨在讓學生在獲得視聽說閱讀等有效輸入之后,吸收并有效輸出。
具體做法是教師指導完成課本選取的電影片段的視聽說練習,布置學生看完整部電影,就所接收的內(nèi)容進行反思,進而從電影中選取出貼近生活,能夠緊密聯(lián)系實際的有爭議性或者有討論空間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圍繞這個話題制作出一個視頻,讓全班同學課前看完,小組成員在課上主持展開一個十五分鐘的現(xiàn)場論壇,和同學互動,同學們可以就視頻體現(xiàn)的主題各抒己見。
準備過程中,小組成員首先需要記憶、理解單元主題;其次,搜集各種資料加以應用、分析,把自己的想法放入視頻,做出原創(chuàng)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F(xiàn)場十五分鐘論壇集討論、分析、評價、創(chuàng)新等較高層次的思維技能于一體,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F(xiàn)場十五分鐘,同學們會借助各種方法展開討論,比較常用的有類推法、換位思考法和辯論法。下面將一一舉例說明。
(1)類推法
在學習第一單元“Finding Nemo”課本選取的電影片段時,書上練習中提出了一個問題: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lin and Crushs love towards the kids? 根據(jù)片段提供的信息,學生大多能總結出兩位父親的差別。為了讓學生進行更深層的思考分析,老師接著問了下面三個問題:
1.Do you like Marlin-type father or Crush-type father?
2.What makes Marlin a micromanaging father?
3.What makes so many micromanaging parents in todays society?
大部分學生會選擇Crush-type father,因其開明、平等,信任子女,給予子女選擇權等。當被問到第二個問題時,學生開始從電影中尋找各種線索,發(fā)現(xiàn)Marlin作為單親爸爸,在充滿危險的大海中,帶著自己唯一且有一邊魚鰭發(fā)育不良的兒子Nemo在大海中生存,他必須時時處處小心呵護著Nemo。至此,話題已經(jīng)從電影自然過渡到了現(xiàn)實生活。學生從傳統(tǒng)的養(yǎng)兒防老觀念、家庭教育談到就業(yè)壓力,從獨生子女政策談到社會環(huán)境變化,深入理性地分析了micromanaging parents產(chǎn)生的根源,涉及了多個社會熱點話題。
在基于這個影片開展的影視論壇上,學生通過模仿電影中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爸爸,制作出了一個現(xiàn)實版的“鷹爸”和“貓爸”視頻讓同學們展開討論。在分析“鷹爸”和“貓爸”的異同點,表達更喜歡哪個類型的爸爸之余,學生開始客觀分析兩個類型的爸爸的養(yǎng)成記,從現(xiàn)象聯(lián)系到了本質,充分運用了類推法分析思考,有效培養(yǎng)了思辨能力。
(2)換位思考法
在講到第五單元“Pocahontas”時,基于書上所選片段中兩位主角的對話,讓學生從旁觀者立場出發(fā),發(fā)現(xiàn)一味站在自己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的人,往往是主觀的、片面的。電影結尾,男主角John代表的英國殖民者和女主角Pocahontas代表的美國土著互相稱對方為savage(野人)。老師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假如我們是女主角所在部落成員,我們對John這類所謂的文明人、現(xiàn)代人及他們的行為怎么看待呢?根據(jù)電影情節(jié),我們知道這些人一踏上那塊土地就大肆挖掘、大肆砍伐,破壞了那里的生態(tài)。
在基于這個影片開展的影視論壇上,學生借用最新電影《美人魚》做了一個創(chuàng)意配音視頻。自創(chuàng)劇本,自編故事,旨在讓同學們思考:
1.Do savages mean people who live in the woods or caves?
2.Are there savages in the civilized society?
3.Who defined the word “savage”? Can you redefine the word?
通過換位思考,學生學會理性站在自己的對立面看問題,更易于看清事物的本質,學會了分析、思考。
(3)辯論法
在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方面,主題辯論一直以來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國外學者們通過大量理論和教學實踐研究,認為辯論除了能提高思辨能力,在其他方面有促進作用。辯論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短期學習,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長期的思辨能力與好疑好問的品質(劉艷萍,2010)。
比如,第四單元“Growing Pains”凝練出的主題是“Honesty: Is it going out of style?”這是書上主題文章的標題,作者從自身角度向我們介紹了在美國honesty有沒有過時。“影視論壇”互動現(xiàn)場,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有爭議性的話題,給出自由辯論的辯題Honesty: Is it going out of style in China? 學生首先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和所見所聞得出自己的觀點,其次搜集各種資料、案例證明自己的觀點。開展現(xiàn)場辯論時,學生需要理解對方的觀點,加以分析,進而找到足夠的資料反駁對方或者為己方辯護,辯論能夠全方位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課后反思
影視英語課程通過老師上課有意識地引導及學生定期展開影視論壇,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近三年影視論壇的試點來看,開學初,學生對一些有爭議性的話題比較依賴網(wǎng)絡上搜索到的別人的觀點,或者知名人士的觀點。接近學期結束時,學生逐漸習慣“捫心自問”,在電影和影視論壇的基礎之上,結合自身經(jīng)歷和實踐,進行再創(chuàng)造,找到自己原創(chuàng)的、原汁原味的觀點。根據(jù)布魯姆的認知分層理論,學生“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創(chuàng)新等較高層次思維技能”得到了提高。這是衡量思辨能力層次的一個有力標準。
四、結語
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運用影視資源能更好地呈現(xiàn)一個仿真的情景,首先讓學生理解,激發(fā)他們的思考,通過課堂活動安排,鍛煉學生的應用、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新能力。
本文通過展示課程設置,分析課堂實踐中的小組活動“影視論壇”,闡述了影視英語課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目前能夠得到的反饋是根據(jù)每學期末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教學質量評價”中學生對該課程和老師的評價。其中,“講授具有啟發(fā)性,促進了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這一條,在有效參評的261個學生中,258個學生都選擇了“優(yōu)秀”。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目標,“影視論壇”作為一個新型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Donald C. Blooms Taxonomy of Learning Domains [EB/OL]. http://www.nwlink.com/~donclark/hrd/bloom.html (2015-1-12/2015-3-22)
[2]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1985,4.
[3]Paul,R.W. & Elder,L. The Miniatur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Concepts and Tools[J].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2008.
[4]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5]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tài)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2007(2):3-12.
[6]康莊.淺談J. Harmer的外語教學平衡論對外語視聽說教學的啟示[J].佳木斯教學學院學報,2009(6).
[7]李剛.綜合英語課程提高思辨能力教學策略初探[J].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6):54-59.
[8]李莉文.英語寫作中的讀者意識與思辨能力——基于教學行動研究的探討[J].中國外語,2011(3):67-73.
[9]劉艷萍.思辨能力培養(yǎng)與英語辯論課——一位美國教師在華教學的個案研究[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10(1):46-49.
[10]孫紅,等.影視課堂活力英語(1)[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11]文秋芳,等.構建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論框架[J].外語界,2009(1):37-43.
[12]文秋芳,等.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修訂與信效度檢驗研究[J].外語界,2010(4):19-35.
[13]文秋芳,周燕.評述外語專業(y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J].外語學刊,2006(5).
[14]張衛(wèi)國,初勝華.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分層培養(yǎng)的改革探索——以“英美概況”課程為例[J].教學研究,2015(1):22-27.
本論文是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校級青年項目“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大學生思辨能力的教學設計-Movie Forum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WJYQN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