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麗霞
一個團結的集體,可以促人進步;一個團結的集體,可以幫人渡過難關,擺脫陰霾。當災難降臨到我身上的那一刻,頭頂就像響了一聲炸雷,之后,我什么也不知道了。迷迷糊糊中來到南街小學,一張張新面孔都是那么熱情,使我消除了心中的陌生感。但是,面對新集體,我什么成績也沒有,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于是,我埋下頭來準備干好自己的工作。
記得來到南街小學的第一節(jié)公開課,是我工作以來第一次用電腦上課,說實話我不會用電腦,當時緊張得我兩只手都不知應該放在何處。于是,我就利用假期,去了因特電腦學校參加了培訓班,學習電腦基本知識。平時,在網(wǎng)絡里看別人空間里有關課件制作方面的文章。長期堅持,我學會了制作課件,現(xiàn)在也可以幫助同事們做課件。
面對課改,我很彷徨,不知從何下手。于是,我就借助網(wǎng)絡這個現(xiàn)代化平臺,多次進入一些有課改成效的教育網(wǎng)站,看看他們的教學模式。到各個省市縣的“教研快訊”中,欣賞他們的最新教學動態(tài),并有效地把新動向、新理念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我想,不論課改怎么搞,教學都不能偏離基礎知識,教育都不能偏離以德育人。就這樣,在2015年的“課改能手”評選中,我也上了學校的“光榮榜”。我把學來的課改理論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上學期學校舉行的“導讀課”中,獲得了特等獎。這一切進步,既有自己的內(nèi)在因素,更離不開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同事們的真心幫助,更離不開我們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因為在這里,沒有歧視,沒有嫉妒,有的是大家熱情的幫助和寬慰。
目前的教育改革,給我?guī)淼膲毫σ膊恍?。我時常在想,我是否還能勝任新時代的教育工作。面對這份壓力,首先我覺得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作為教師,誰不愿意當?shù)谝谎??想一想,凡事有個第一,就有一個倒數(shù)第一。沒有倒數(shù)第一,哪來的第一呀?所以,工作,盡力就行,不必計較太多。記得我們上學期一起上“導讀課”的時候,剛開始大家都在說:“這個課到底怎么上呀?”可是,當老師們把自己的課堂一個個展示出來的時候,卻一個賽過一個,大家都驚訝地在喊:“才女,簡直都是些才女?!?/p>
萬事開頭難,課改也一樣。我覺得,在教學中我們遇到不懂的知識,就得趕快跟著學,一起討論,失敗了,我們可以重新再來。在生活上,我們有困難了,就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因為我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快樂的大家庭。在回憶過去時,我們不是最好的,卻是最努力的。所以,對待每一個人,我們應該真誠一點,包容一點;對待工作,我們應該勤快一點,認真一點;對待生活,我們應該積極一點,開心一點: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變得更豁達、更開朗。
我認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一份感恩的心。我感激父母辛辛苦苦養(yǎng)育了我20年,并把我培養(yǎng)成才;感激丈夫那一句句刻骨銘心的叮嚀:照顧好自己,把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做好;更感激同事們的信任和一次次的幫助。感激每一位關心我的人,也要珍惜自己苦讀了十幾年書得到的這份來之不易的事業(yè)。所以,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我只想靠自己的一把苦力,不求有多少回報,只求一份安心。我覺得,人活著,不在于你計較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多少。人生就像曇花一現(xiàn),又像煙花一閃,來生只是一場美好的夢,與其留下更多遺憾離去,還不如在我們的有生之年留下光輝的一頁。
在平時教學中,我覺得老師最應該做到的一點,就是對學生有一顆愛心。23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深感悟,特別是作為一名班主任,既要有嚴師的風范,又要有慈母的情懷。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于失去母愛的痛苦。2015年的正月十五,當我們沉浸在合家團聚的歡慶時刻,而我班年幼的張成同學卻承受著失去母親的悲痛,我心里在痛恨這位年輕的母親自私冷酷、不負責任之余,更多的時候是對他充滿憂慮與同情。我該用什么方式撫慰這顆受傷的心呢?開學那天,他一如既往地來到學校,當真正面對他時,我覺得一切言語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沉默了好久,我說:“到老師跟前來好嗎?”我牽著他的手,望著他那無助的眼神,那顆幼小的心靈現(xiàn)在也許還無法丈量生與死的距離。我輕輕地告訴他,你知道嗎?放假這些天,我們都很想你,同學們有很多知心話想對你說,你一定要堅強,你是男子漢。幾句簡單的話,使他頓時淚如雨下。他哭著說:“會的,老師,同學們,我一定會堅強!”在以后的日子里,學習上,我們時時關心他,生活中,我們處處照顧他。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久違的陽光又一次回到他的臉上。
總之,課改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課改之路任重道遠,我們只有保持持續(xù)、高漲的熱情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走穩(wěn)走好。我想,只要我們心態(tài)好,團結起來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老師們之間多合作,多交流,多反饋,就能集眾人智慧于一體,使我們的教學方式達到個性和共性的最佳統(tǒng)一。課改之路雖辛苦,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和努力地工作,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就一定會取得新的進步。
最后,我把栗戰(zhàn)書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讓我們共勉:“人都有長處,要互相學習;人都有短處,要互相包容;人都有難處,要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