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艷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他認為真的教育必須造就能思考、能建設的人,他提出了要解放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思想,在當今推進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對陶行知教育思想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教育實踐和理論探索,努力造就適應時代的高素質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
1 在數學課堂上解放學生的“頭腦”
1.1 ?轉變教師角色,擔當“組織者”
要解放學生的頭腦,使學生敢想、善想,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摒棄教師“至高無上”的權威,樹立“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的觀念,學生要有學習的自主權,擁有課堂的主動權和占有活動的民主權。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角色,就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多地給學生一個自主表現的空間,給學生言行的自由,允許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挑戰(zhàn)教師。教師角色的轉換,會創(chuàng)造出新的課堂。
1.2 ?營造民主氛圍,給學生機會
要讓創(chuàng)新真正走進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融洽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的情緒也會隨之高漲,對數學產生興趣。師生的情感融洽才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才能發(fā)揮更大的創(chuàng)造潛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最高峰?!币虼耍虒W中,我努力破除“惟師”的陳舊觀念,走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促膝長談,對每一位學生都抱有真誠期望。反之,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就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學生的思維。
2 在數學課堂上解放學生的“嘴巴”
“解放學會的嘴巴,使學生有發(fā)表、提問的自由。”陶行知先生的這一主張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的一言堂的局面,告誡我們應重視師生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發(fā)揮,課堂上應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集思廣益,在討論中碰撞創(chuàng)新的火花。
2.1 ?善問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學生有問題提出,是積極思維活動的表現,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開始。教學中,教師應把問題的發(fā)現權交給學生,幫助他們實現由敢問到能問再到善問的轉變。老師要經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獨立思考,積極發(fā)言,對善于提問的學生應給予表揚。同時要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提問有“安全感”,對一些異想天開甚至偏離本課教學內容的提問,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應該通過引導讓他們回到主體上來。教學中,學生能否做到善問,關鍵在教師的引導。怕學生“亂問”耽誤教學時間是許多老師不敢放手讓學生提問的主要原因。
2.2 ?交流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不竭動力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要培養(yǎng)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人才,就要注重交流?!稊祵W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而交流是這種學習方式的主旋律,從信息傳遞的過程講,交流的信息傳遞方式為輸出(闡述個人觀點)——接受(傾聽他人觀點)——反映(反思自己的觀點,重建自己的觀點),這是個動態(tài)的、可循環(huán)的過程,所以,交流的過程是思維碰撞的過程,是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加工,知識重組的過程,是交流者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是實現創(chuàng)新的動力。學習過程中,學生交流前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活動,對需要交流的問題有初步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如小組討論、同桌交談等,在交流中,交流各方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或頓悟,或引起注意加深印象,或在頭腦中與自己的觀點碰撞后,轉換新的視角,生成自己的觀點。這一過程是思維不斷變化的過程,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huán)中,是交流在起作用,讓學生暢所欲言的進行交流,勢必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 在數學課堂上解放學生的“雙手”
3.1 ?動手實踐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主要途徑
要解放學生的雙手,必須擺脫教師只關注學生接受知識,重數字符號,重數學公式,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傳統教育。在教學中,應重視“教學合一”,讓學生大膽參與實踐,通過動手找一找,畫一畫,做一做,寫一寫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
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我準備了幾組形狀不一的三角形紙片,課堂上讓學生分小組協作進行剪、拼、移等活動。學生通過動手隨意擺弄,并在充分的擺弄之后自己發(fā)現歸納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再通過對拼移的圖形進行測量、計算、驗證。整個過程中我講解不多,學生進行了大量操作,興趣得到保持和發(fā)展。學生不僅學會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理解了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而且鍛煉了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3.2 ?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
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說:“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chuàng)造者。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起著兩個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fā)展,使之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fā)展,使之變成創(chuàng)造的聰明工具,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由此可見操作與思維之間的辯證關系。動手操作的過程是手腦配合并用的過程,是促進思維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是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必要條件。
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梯形”三種圖形后,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溝通這幾種圖形的聯系。在操作中觀察,比較,探索規(guī)律,以平行四邊形為基礎圖形,先讓學生在釘子板上用橡皮筋圍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向左(或向右)方向轉移平行四邊形的上底,使之變成一個長方形,學生自己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如果變成了直角,那么,它就變成了長方形……通過操作,使學生有效地進行探索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條件,大膽放手,讓學生廣泛參與操作實踐。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化難為易,而且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實踐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中,積極探索,總結提高。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chuàng)造意識,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徹底的解放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讓我們的學生走上創(chuàng)造之路,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