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
在美國中小學聽了100多節(jié)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張紙”。上課的第一件事往往是老師給學生發(fā)一張紙,整個這堂課圍繞這張紙展開,學生的課桌上、老師的講臺(也是他的辦公桌)上、窗臺上、矮柜上,到處都是學生已經(jīng)用過、正在使用或將要使用的紙。
在我收集的這些紙上,有的沒什么標記,只有光禿禿的一些文字;有的則有不同的標記,如Worksheet(學習記錄表)、Hand-outs(課堂講義)、Chart(圖表)、Activity Supporting Materials(活動支持材料)、Resource Sheet(資源表)、Unit Study Guide(單元學習指南)。這些紙的內(nèi)容、形式和功能并不一樣,有些與這些標記有關系,如最明確的標為ResourceSheet,其中大多數(shù)是學習材料,而標為Worksheet的則大多是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要求。對收集的近百份“紙”進行分析后,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類型一:學習目標與內(nèi)容清單
這類“紙”的教學功能是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學習目標和學習內(nèi)容。在課堂上,老師帶著學生仔細閱讀并講解其具體含義和要求,也可以將其投影到屏幕上讓學生閱讀。其中一種被稱為KWL表的形式值得我們關注。我以一堂統(tǒng)計學大學預修課為例來說明。
分別列出各個知識點,學習每個知識點都要回答這三個問題。在開始上課時學生花了很長時間來填寫這張表并交流,要下課時又花了一段時間來填寫并交流,真正學習新知識的時間并不長,但學習集中在學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地方,所以學習效率反而非常高。
這種類型的“紙”在我收集到的材料中占到約10%。它的樣式和功能似乎與我們的備課材料差不多,只不過都是提綱性的,并不展開。另外,它是發(fā)給學生用的,其作用大概是提示學生本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線索。
類型二:過程性練習
這一類“纟”看上去與我們的練習題相似,但仔細研究,又覺得與我們課堂上使用的練習題不一樣。一般來說,我們在課堂上使用的練習題往往是老師講授完知識后用來“訓練”學生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練習題是一種知識學習的終結:知識學完了,該“訓練”一下,用學到手的知識來做練習。但我在美國課堂上見到的這張“紙”是用在老師講課過程中的。老師講課時,學生邊聽邊做這些練習,有的時候老師和學生一起做,老師把自己的“紙”投影到大屏幕上,邊講邊做給學生看,學生邊聽邊在自己的“紙”上做練習。從形式上來看,練習同時又兼有筆記的功能。這樣的練習本身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學到知識后再用學到的知識進行“訓練”,我將其稱之為“過程性練習”。
下面是閱讀課的“一張紙”,課文是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這堂課是老師放電影,放一段后停下來與學生討論,學生則在這張“紙”上寫一點什么。
任何一部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都是導演對作品的一種解釋,通常表現(xiàn)在導演對角色、表演、服裝的設計以及對故事和內(nèi)涵編輯的情感傾向上。請按照你的想法跟著特雷弗·納恩(TrevorNunn)來讀《第十二夜》,用清晰的文字和完整的段落發(fā)表評論,并闡釋自己的理由。
1. 特雷弗·納恩用原作序言開始他的電影。一個全新的以船為背景的場景和一個伴隨著莎士比亞聲音的改造過的第一幕第二場。這對于觀眾,尤其是對一個沒讀過原劇本的觀眾有什么重要的幫助?
2. 特雷弗·納恩把16世紀的劇本改編成19世紀的故事,你怎么看?
3. 請對下列演員的表演發(fā)表你的看法。(演員名字略)
根據(jù)我在課堂上的觀察,這些過程性練習并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它并不是學生聽老師講完后要做的作業(yè),而是幫助學生聽好課的工具。它避免了學生在課堂上呆坐著聽老師講,讓學生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有事做,還是和老師、和其他同學一起做。也許,學生不做作業(yè)是不可能的,但能不能把那種終結性的作業(yè)改造成過程性的練習?把那種老師講完知識后再做的作業(yè),改造成邊聽老師講邊做的練習?當然,這樣的話,練習的內(nèi)容和形式也都要做出調整,要變那種完整的、一次性的練習題為過程性的、分步驟的練習題,總之是化整為零。這類的“一張紙”大約占了20%。
類型三:對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要求
美國中小學課堂既有主要用講授法上課的,也有主要用活動法上課的。但不管是用講授法還是用活動法,都沒有出現(xiàn)學生呆坐著聽老師滔滔不絕宣講的情形,原因就在于他們有“一張紙”。前面講到的那兩類“紙”,一般都是老師講完學生做,或者老師邊講學生邊做。下面講到的這兩類“紙”則主要是學生在活動,老師很少講了。
既然是學生活動,那么就有學生做什么活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來做活動、做成什么樣子等問題,而且在課堂上老師如何控制學生的活動,這恐怕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在這張以對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要求為內(nèi)容的“紙”中得到解決。
下面看一節(jié)自然科學課,課題是“擴散與滲透”,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活動設計。
這張“紙”上關于知識的闡述部分只有“背景信息”里的四句話,其余全部是對學生活動的設計與要求,包括“預測”“材料”“程序”“數(shù)據(jù)”“計算”“畫圖”“問題與分析”“結論”等。其中,“預測”“計算”“畫圖”“問題與分析”“結論”是回答做什么活動;“材料”“數(shù)據(jù)”是回答用什么來活動;“程序”是回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傊?,對學習活動的設計與要求就是對學生在課堂上做什么活動、用什么工具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及做成什么樣子的設計。這樣“一張紙”的設計有一個預設:學生完成這些活動就掌握了有關“擴散與滲透”的知識。毫無疑問,這樣的預設有著深刻的理據(jù)和復雜的內(nèi)部轉換規(guī)律。
在我看來,這樣的“紙”是最重要的一種類型,其實質是學生學習活動設計,包括學生在課堂上做什么活動、用什么工具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做成什么樣子,我將其依次稱之為活動類型、活動工具、活動程序和活動標準。它既不是單純的練習或作業(yè),也不是測試題。練習或作業(yè)的功能是鞏固學生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測試題是測驗學生是否學到了知識,但這一類“紙”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著眼于學生理解知識的過程,設計這個理解過程的外在行為,教師通過對學生外在學習行為的設計,促進學生理解知識。
這類的“一張紙”大約占40%。需要說明的是:這類“一張紙”,有的活動設計非常復雜、翔實,有的比較簡單,都是由特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決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需要一個比較復雜的活動,那么這張“紙”設計得就復雜些,反之就簡單些。
類型四:教學事件設計
教學事件設計是教學活動設計的升級版。比較典型的教學事件設計是一堂名為“亨利八世”的歷史課。這堂課使用的“一張紙”內(nèi)容非常豐富,有學生活動內(nèi)容、活動步驟、活動使用到的材料以及活動成果的評價標準。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生的活動設計了矛盾沖突,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主要矛盾上,并提供了有效解決矛盾的策略和途徑。好的教學事件設計可以演化成課堂故事,甚至有很強的戲劇性。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堂自然科學課里用到的“一張紙”。
這堂課的學習任務是先將四種不同的物質混合在一起,然后重新分離出來。在真實的教學過程中,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具有戲劇性。老師開始并沒有告訴學生四種物質最終要分離,只是指導學生將它們在一個燒杯里混合,為了強化戲劇效果,還要求學生反復攪拌。等學生終于攪拌得非常均勻的時候,再宣布本節(jié)課的任務就是重新分離出這四種物質。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把這四種物質重新分離出來并恢復原狀,這就是任務。這個任務有明顯的困難之處:混合在一起的東西該如何分離?這既是不確定的,也是矛盾所在。完成任務也就是變不確定為確定,變矛盾為和諧。對這個變化過程的設計,就是教學事件設計的含義。
所謂教學事件設計,在形式上有點像戲劇腳本。與學生活動設計不同的是,它強調課堂教學的過程性以及這個過程的戲劇性效果。用“教學事件設計”來上一堂課,就好像演一場戲,有教學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折、高潮和結束的過程。這類的“一張紙”大約占了30%。
這樣的“一張紙”,從文本特征這個角度來說,已經(jīng)向教材化方面發(fā)展,從教學功能這個角度來說,是對課堂的生活化構建。
這張“紙”實在是太不平凡了!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他把自己的教學意圖、教學內(nèi)容設計和教學方法設計、要用到的資源等,都以“學生活動設計”這樣一個形式包含在這張“紙”里面了。這里有對課程的理解,有對學生的期望,有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的預測,有對學生學習心理的預期,也有自己堅守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張“紙”回答了四個最關鍵的問題:學什么?用什么學?怎么學?學得怎么樣?這四個問題都通過這張“紙”回答了,而且回答得很實在、很具體、很簡便。
在我看來,這張“紙”是我們切入美國課堂教學研究的一個很好的視角。也許,中國的課堂教學缺的正是這張“紙”及其背后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