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麗
【摘要】 目的 探討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方法 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 72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 36例。對照組行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 觀察組行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 對比兩組輔助通氣、常壓氧療時間, 兩組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動脈血氧分壓(PaO2)水平,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無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為 (11.23±13.11)d, 長于對照組的 (4.11±4.91)d( P<0.05);觀察組有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和總常壓氧療時間分別為(2.01±4.73)、(5.64±8.72)d, 均短于對照組的(5.88±8.32)、(11.88±14.11)d(P<0.05)。觀察組治療后SaO2為(94.88±2.34)%、PaCO2為(42.01±2.31)mm Hg、PaO2為(62.25±7.65)mm Hg, 對照組治療后SaO2為(81.17±3.01)%、PaCO2為(46.87±3.73)mm Hg、PaO2為(53.01±6.67)mm Hg, 治療后觀察組SaO2、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 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視網膜病變發(fā)生率(2.78%)和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發(fā)生率(8.33%)均低于對照組的(22.22%和33.33%) (P<0.05)。結論 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可有效減輕氧中毒, 減少并發(fā)癥,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87
早產兒若肺部未發(fā)育成熟, 肺表面活性物質產生量則較少, 肺泡大量塌陷, 最終引發(fā)呼吸窘迫綜合征[1]。采用機械通氣治療的方法能夠有效搶救患兒生命, 但此治療方法也會造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并發(fā)癥, 對患兒的機體造成嚴重損傷。而無創(chuàng)呼吸支持模式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點, 為探究此模式的有效治療措施, 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給予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 對比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的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3年 9月~2015年 9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 72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 36例。對照組男 21例, 女 15例;平均胎齡 (34.1±2.3)周;出生平均體質量 (1.77±0.33)kg;1 min Apgar 評分 (7.75±1.53)分;5 min Apgar 評分(8.44±0.75)分;10 min Apgar評分 (8.65± 0.62)分。觀察組男 22例, 女 14例;平均胎齡 (33.9±2.4)周;出生平均體質量 (1.82±0.43)kg;1 min Apgar 評分 (8.03±1.25)分;5 min Apgar 評分 (8.63±0.56)分;10 min Apgar 評分(8.74± 0.58)分。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兒在徹底清理呼吸道后進行氣管插管, 再將無菌鼻飼管經氣管插管伸入插管邊緣, 將肺表面活性物質滴于氣管中, 120~200 mg/kg。觀察組在每次滴注后進行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 設置參數(shù):呼氣末正壓為 5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正氣道壓力為 12~15 cm H2O, 吸入氧濃度為40%, 高壓水平維持時間為 5 s, 壓力轉換頻率為 30~40次/min。根據患者血氧飽和度、血氣分析進行調節(jié)。若患兒沒有出現(xiàn)反復呼吸暫停, 血氣水平無異常, 則通氣 24 h后撤機。然后給予患兒頭罩吸氧, 吸入氧濃度為 30%~40%, 流量為 5 L/min。對照組進行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 設置參數(shù):通氣正壓 5 cm H2O, 流量為 4~8 L/min,
吸入氧濃度為40%。調整參數(shù)、撤機時機和頭罩吸氧方法與觀察組相同。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無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有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和總常壓氧療時間情況, 同時統(tǒng)計比較兩組SaO2、PaCO2及PaO2水平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輔助通氣和常壓氧療時間比較 觀察組無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為 (11.23±13.11)d, 長于對照組的 (4.11±4.91)d (P<0.05);觀察組有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和總常壓氧療時間分別為(2.01±4.73)、(5.64±8.72)d, 均短于對照組的(5.88±8.32)、(11.88±14.11)d(P<0.05)。
2. 2 兩組的SaO2、PaCO2及PaO2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SaO2為(76.19±6.20)%、PaCO2為(53.33±4.11)mm Hg、PaO2為(40.03±5.02)mm Hg, 對照組治療前SaO2為(75.96±6.45)%、PaCO2為(54.41±4.10)mm Hg、PaO2為(40.02±5.01)mm Hg, 治療前兩組SaO2、PaCO2及PaO2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SaO2為(94.88±2.34)%、PaCO2為(42.01±2.31)mm Hg、PaO2為(62.25±7.65)mm Hg, 對照組治療后SaO2為(81.17±3.01)%、PaCO2為(46.87±3.73)mm Hg、PaO2為(53.01±6.67)mm Hg, 治療后觀察組SaO2、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 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 3例 (8.33%)、視網膜病變 1例 (2.78%)、腦室內出血 6例 (16.67%)、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 3例(8.33%)。對照組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 6例(16.67%)、氣漏 1例 (2.78%)、視網膜病變 8例 (22.22%)、腦室內出血 5例 (13.89%)、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 12例(33.33%)。觀察組視網膜病變和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P<0.05)。
3 討論
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而有效給予患兒呼吸管理可顯著提高其生存質量[2, 3]。采用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氣管插管率, 并且縮短患兒吸氧時間。但此方法的缺點在于其無法應用于極低體重早產兒, 其無法保證氣流回路封閉性, 并且對于呼吸暫停者和嚴重 CO2潴留者無法取得顯著療效。而采用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可有效避免上述缺點, 并且能夠在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同時減少患兒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 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4-6]。
本研究中, 觀察組無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有創(chuàng)呼吸機持續(xù)時間和總常壓氧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0.05)。其原因主要為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可有效降低患兒呼吸做功, 減少患兒機體的能量消耗, 從而可有效避免呼吸肌疲勞。本研究還顯示, 觀察組視網膜病變發(fā)生率(2.78%)和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發(fā)生率(8.33%)均低于對照組的(22.22%和33.33%) (P<0.05)。其與趙小朋等[3]研究結果相類似。其原因主要為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可有效提高通氣量, 促進氣體交換, 進而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且此方法總有創(chuàng)通氣時間和氧療時間均較少, 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7, 8]。
綜上所述, 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可有效減輕氧中毒, 減少并發(fā)癥,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段景輝, 李劍芳, 官素玲 .鼻塞雙水平正壓通氣應用于≤ 32周早產兒拔管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研究, 2015, 28(7):926-928.
[2] 李琳, 王巧芳, 陳麗萍, 等 .經鼻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2, 13(10):87-88.
[3] 趙小朋, 宋燕燕, 張煉, 等 .雙水平持續(xù)正壓通氣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 .吉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 2015, 41(6): 1270-1274.
[4] 唐玉英, 李濤, 付生軍, 等. 雙水平正壓通氣和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和并發(fā)癥 Meta 分析.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14, 9(4):288-293.
[5] 代玉靜, 蘇艷霞, 佟麗. 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序貫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5, 30(1):56-58.
[6] 麥雋, 綦巧雯, 蔡琍璇, 等. 雙水平正壓通氣和經鼻持續(xù)呼吸道正壓通氣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初始治療中應用比較.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1):1690-1694.
[7] 白麗亞, 趙莉, 馬玲彥, 等. 雙水平正壓通氣與持續(xù)呼吸道正壓通氣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比較研究. 中國醫(yī)學裝備, 2015, 12(8):105-107.
[8] 程偉, 茅雙根. 經鼻雙水平正壓通氣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應用進展.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5, 36(32):4934-4936.
[收稿日期: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