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春
摘 要:目前,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對于初中政治這門重要的學科來說,在新課改中取得領先地位,政治課是開展思想品德與愛國教育的重要方式。首先,它對學生自身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能積極適應素質教育的新形勢。同時,新課改對教師隊伍提出了重大的挑戰(zhàn)和考驗,要求教師在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同時,也要求教師能在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生活的熱情和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在青少年時期養(yǎng)成濃厚的公民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方法;綜合開展;最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01
為適應新課改進程,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在學校和社會教育體系中的位置。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將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培養(yǎng)孩子們對自身的認可和贊賞,從而實現(xiàn)自我成長。教師要做到在實踐中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可以組織學生定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共同探訪孤寡老人,組織學生定期參加學雷鋒活動。讓莘莘學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課本中的知識,認識到新課改的教學內容不是空洞的條條框框,而是與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文化常識,是不可或缺的人文素養(yǎng)。
對很多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認識到政治生活并且將自身投入到政治教育的機會。因此,初中政治教育的成敗決定了他們日后的政治面貌和政治信仰。如此來看,如何讓學生在初中的階段培養(yǎng)起對政治教育和政治生活的熱情是新課改進程下的重要目標。政治教師作為學生在最初階段的引路人和指引者,對學生的政治知識的掌握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新課改的進程下,所有的初中政治老師應該明白自己在教學任務中的具體目標和長遠目標,將教學任務和現(xiàn)行政策結合,將學生的學習和社會生活相掛鉤,找到并且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式,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明白自己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初中政治的學習。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向一定是要與新課改的進程相結合,一定要與黨和國家的政治方針相契合。
新課改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因為它決定了無數(shù)學生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初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接納的世界。因此,政治教育作為關系到每一個人思想品德的重要學科,值得我們教育界的每一位同仁共同努力。所有教師要將自己和學生緊密聯(lián)系,在長期的教學探索過程中總結出教導學生的最佳方法,讓他們能掌握到政治科學乃至政治哲學的重要性。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就尤為重要,我認為,應該從這樣的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新課改進程下的最優(yōu)化教育。
首先,教學方法與生活緊密結合。作為教育者,我們必須明確的是,教育的原本來自于生活,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回歸到生活,學生是這個環(huán)狀結構中的承載者,也是教育的受眾。因此,政治教育這樣一門與生活結合緊密的學科更是要做到來自生活并回歸生活,將教育的重點落實到學生身上。
社會、生活中的事件是教育學生的良好素材。將社會、生活引入課堂,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學校中與社會保持聯(lián)系,拓展他們對于世界的認知和感知,同時,還可以豐富課本內容,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甚至可以將學生對于教材的掌握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習關于消費者權益和公民與法律的知識時,我們可以組合出不同的案例來對學生開展教育。比如,如今的醫(yī)鬧事件層出不窮。所以,在講到上述的知識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些知識引入事件,對這些社會中正在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和熱議事件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作為消費者的患者和作為公民的患者應該如何面對這些事件,為自己的世界觀提供正確的指導。在這樣的案例分析中,學生自身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教師的教學任務能成功完成。由此,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也能實現(xiàn)。
其次,教師還要運用置換帶入的方法進行教學。初中政治教育的課程理論性較弱,與生活結合比較緊密,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多增加一些與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帶入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考驗他們對于生活的反應能力。例如,在初一年級中有關于誘惑的教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討論中完成教學。
當然,初中政治新課改的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配合,多種教學方式共同結合的結果,這也對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靈活機動地使用教學方法,查漏補缺,在教學過程中不過分依托書本,綜合多種教學方法,使得初中政治教育在新課改的進程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董 歡.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3 .
[2]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課情感教學目標的建構與實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