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霞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是教師與學生的重要互動方式,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還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縱觀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來看,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目前初中語文提問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探討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提問藝術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質量,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于教學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提問能力,這不僅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要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常見誤區(qū)
在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提問的意義,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即便是進行單一的提問,但是卻華而不實。部分教師提問過細、過多、過淺,致使原本應該豐富的教學活動變得平淡無味,失去了應有的美感。在提問的設計上,缺乏科學性,大多數(shù)教師只關注提問的結果,而忽略了其中的過程,只關注學生說“對不對”,卻很少關注學生思維的產生過程。此外,設計模式過于靠套、問題籠統(tǒng)、缺乏層次感,面對著這樣的問題,學生失去了思維的方向,致使提問教學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語文的教學提問策略分析
1.設計出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提問上,教師要盡量避免問題過于繁雜、細碎,而是要關注語文課堂的整體提問效率,為此,教師應該重視問題的設計與研究,利用深刻的問題來取代零碎、膚淺的問題,從學生參與性方面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和思考。例如,在《故鄉(xiāng)》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預習結束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故鄉(xiāng)發(fā)生了何種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變化呢?提問結束后,再讓學生分析楊二嫂與閏土的變化,找出其中的深層次原因,最后引導學生探究出文章的主題,利用這種有效的提問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文章脈絡。
2.開發(fā)出多元化的問題
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應當對學生已掌握的課文內容和已有的生活體驗進行比較溝通,進而將問題提出,把學生的思路以及注意力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探究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切實地將問題的指向性加以明確,充分地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以調動。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還應當盡可能地利用和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對問題情境進行多途徑以及多渠道的創(chuàng)設,比如利用學生試卷、作業(yè)及課堂討論、回答當中所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或者借助于課外資源來對問題情境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們能夠對語文課堂學習提起高度的重視,然后通過教師點評以及學生互評、自評等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及理解,這樣能夠從根本上將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課文的寫作特色和思想感情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實現(xiàn)課文內容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賦予文章更為強烈的社會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3.注意提問的層次性要求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到位是不現(xiàn)實的,同樣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進行提問時也要掌握梯度,要從小問題進入,層層深入,逐步將學生的思維打開,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不斷挑戰(zhàn)語文的難度。如,在《變色龍》這篇文章中,老師可以先從比較基礎的問題問起:奧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樣的?接著問他善變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再問從始至終沒有變的是什么,這樣采取逐漸深入的提問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這篇文章,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方式。
此外,老師提問中要注重創(chuàng)新。適當改變老師角色,課堂上學生要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自主探索分析及解決問題,不斷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挖掘其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要信任學生,多給予他們鼓勵和自信心。
4.營造學習氛圍、點燃自主學習的激情
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里,教師可以提高教學的水平和教學的質量,同時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去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立的想問題,想問題的答案,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可以有一個舒適愉悅的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這樣學生的自主性高了,學生的課前預習也會做得更好。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對老師的提問也不會一問三不知,至少能夠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也不會引起尷尬的局面。老師提出問題,讓盡可能多得同學回答,讓同學共同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的積極性自然而然的被調動起來了。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即使自主性較差,也會跟著大多數(shù)同學一起,完成課前預習。
5.注重答案的多元化
在上課時,教師不應當只局限于一種答案,應當讓學生表達完自己的思想,說完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做評論或是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答案。就像學生只回答了“陷人絕境”,老師可以再問一句,后面的一句了這些不也是描寫斑羚的處境嗎?這樣學生,就很明白自己答案不完全,同時也知道完整的答案。學生也會進一步思考,自己為什么沒有回答完全,激發(fā)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學生也更愿意去回答。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提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既是一門科學,提問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自己的思維,使用得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它也是一門藝術。科學的提問形式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優(yōu)化學習效果。提問本身也是一門藝術,作為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需求設計出多元化的問題,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在適當?shù)臅r候提出問題,實現(xiàn)語文教學活動的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嚴奇景. 字詞雖小,文章卻大——也談初中語文字詞教學[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6(06) .
[2]榮麗華. 問題引領下如何開展初中語文教學[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6(03) .
[3]張國. 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與設計規(guī)律[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1(02) .
[4]呂松和.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現(xiàn)狀及技巧[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5(10) .
[5]吳先發(fā). 如何確保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亞太教育. 201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