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尚德義七首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演奏技法分析
李冰[1]作者簡介:李冰(1984~)女,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講師。
[內 容 提 要]尚德義的藝術歌曲旋律優(yōu)美,清新雅致,品味獨特,雅俗共賞,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在全國聲樂藝術領域獲得了較高的贊譽與推崇。本文以《科學的春天來到了》、《海邊的歌》、《七月的草原》、《老師,我總是想起你》、《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牧笛》、《火把節(jié)的歡樂》七首藝術歌曲為例,分析這些作品中鋼琴伴奏的演奏技法。希望以此管窺尚德義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整體演奏特征。
尚德義/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演奏技法
尚德義是我國當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祖籍遼寧。1932年生于沈陽,20世紀50年代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曾任吉林藝術學院作曲理論教授,作曲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作曲及作曲理論教學,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聲樂作品,尤其是在花腔藝術歌曲方面貢獻尤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花腔藝術的開拓者”。
尚德義的藝術歌曲旋律優(yōu)美,清新雅致,品味獨特,雅俗共賞,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在全國聲樂藝術領域獲得了較高的贊譽與推崇。其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多次榮獲國家級重要獎項: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榮獲第六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優(yōu)秀新作品一等獎;合唱作品《大漠之夜》榮獲2001年“金鐘獎”;《牧笛》及合唱作品《大漠之夜》榮獲1996.1997年的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此外,他的作品還被收錄在國家級音樂卷宗中,如《千年的鐵樹開了花》、《科學的春天來到了》、《春風圓舞曲》這三首作品就收錄在《新文藝大系音樂卷》之中,更有十幾首優(yōu)秀藝術歌曲被收錄在《中國聲樂教學曲庫》之中。
本文以《科學的春天來到了》、《海邊的歌》、《七月的草原》、《老師,我總是想起你》、《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牧笛》、《火把節(jié)的歡樂》七首藝術歌曲為例,分析這些作品中鋼琴伴奏的演奏技法。希望以此管窺尚德義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整體演奏特征。
尚德義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創(chuàng)作,結構嚴謹,和聲飽滿,織體清晰。彈奏過尚德義藝術歌曲的演奏者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每首鋼琴伴奏作品彈奏起來,不但不會覺得枯燥,反而非常享受彈奏過程中的樂趣,從譜面的角度看,并不是很容易彈奏,和聲結構和伴奏音型復雜多變,要經過一些練習才可以達到歌曲烘托的伴奏效果。因此,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一定的鋼琴基礎和演奏能力,以及很好的樂感及與歌者配合的能力。
尚德義的鋼琴伴奏作品,從譜面的角度來看,織體結構是比較復雜的,節(jié)奏變化也是比較豐富的,因此當我們準備練習彈奏尚德義的鋼琴伴奏作品之前,首先要對作品的風格、速度、調式調性、重點難點等方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隨后放慢速度,對作品進行視奏,在視奏的過程要將視野放寬去看樂譜,不要只關注眼前彈奏的音符,要對接下來出現的音響有所掌握;彈奏之初,只要抓住作品的主要脈絡就可以,在對作品的整體風格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要開始進行細致的練習與推敲。
在對作品的整體風格有了一個初期的掌握之后,就要開始進行細致的練習與推敲。
在速度與節(jié)奏的把握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起速,穩(wěn)定的速度控制,變換節(jié)奏、速度時迅速的轉換,這些都是控制速度與節(jié)奏的要點所在。對于速度與節(jié)奏的準確把握能夠更好的表現出歌曲的風格與內容。
例1.《科學的春天來到了》前奏部分
如例1所示,在作品的前奏部分,以慢起漸快的方式進行演奏,這樣的演奏方式對于起速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不易過慢,這樣會使歌曲的風格變得拖沓無力,也不易過快,這樣會使音樂之間的對比度降低,所以合理的起速就顯得至關重要。
例2.《科學的春天來到了》花腔演唱部分
如例2所示,在歌曲進入花腔演唱部分時,作品由三拍子變換成了二拍子的節(jié)奏,速度瞬間減緩,這種節(jié)拍的變換在音樂上的表現是很突出的,這就要求演奏者可以迅速的對節(jié)奏變化進行轉變。同時此段對于速度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無詞的花腔部分在此處的演唱,趨于一種散板的歌唱狀態(tài),這就需要演奏者既要將音樂控制在節(jié)拍之內,又要跟隨著演唱者的氣息進行隨時的調節(jié)與控制。
在觸鍵方式的選擇方面,要與作品的風格、音色的處理、意境的塑造等方面相互聯系,才能夠發(fā)揮觸鍵的最大魅力。觸鍵的技巧在鋼琴演奏技巧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這對于演奏者的音樂修養(yǎng)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演奏者可以通過調節(jié)手臂、手腕、手掌、手指及指尖各部分與琴鍵之間的角度與弧度來獲得不同的音色。
例3.《海邊的歌》主題部分
如例3所示,在作品主題部分的開始,鋼琴伴奏部分通過運用分解式和弦織體和柱式和弦的波音奏法來塑造大海那種恬靜而優(yōu)雅的氣質。此處對于觸鍵的要求是十分講究的,既要將每一個音符彈奏清晰,又不能過于生硬的進行呈現,要注重鋼琴伴奏的意境塑造。此處演奏者可以通過將手指深長平放在琴鍵上的觸鍵方式,將受力點擴大,這樣彈奏出來的音樂不會過于生硬,音色也自然而然的舒緩下來。
在力度的準確把握方面,演奏者可以先從作品所標注的力度符號上獲取相關信息,然后,在彈奏的過程中根據演唱者情緒的變化進行調配。力度問題在演奏過程中是較為容易出現問題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音量的大小要與演唱者之間形成相應的層次結構,這樣才能更好的突出歌曲的意境、演唱者的音色特質及鋼琴伴奏的表現作用,才能夠在音響上達成和諧與平衡。
例4.《七月的草原》花腔演唱部分
如例4所示,歌曲進入花腔演唱部分,伴奏織體在高音區(qū)以柱式和弦的方式進行呈現,這一段是歌曲的高潮,無論是演唱者還是演奏者,通過之前主題呈示部分的音樂鋪墊,情緒進入到了高潮階段,在加上此處的柱式和弦織體,演奏者極易將自身的情緒帶入到作品中,將彈奏的音量擴大,蓋住演唱者的音量,這就需要演奏者很好的力度控制能力和心理調節(jié)能力,始終保持鋼琴伴奏的襯托作用,時刻給予歌者有力而又適度的音樂支持。
在踏板的合理運用方面,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同的演奏者演奏不同的音樂作品所運用的踏板處理都是大不相同的,只要演奏者可以將音色層次進行良好的調配,不會導致音色的混亂,不會破壞歌曲的意境,可以很好的突出演唱者的音質,那么,每一位演奏者都可以有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處理。
例5.《老師,我總是想起你》
如例5所示,這是一首歌頌師生深厚感情的一首藝術歌曲,感情基調溫暖抒情,因此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注意情緒的把握。在前奏部分,運用延音踏板的同時也要注意弱音踏板的運用,在進入歌曲主題部分之前的一小節(jié),可以踩下弱音踏板,意在引出歌曲主題。從歌詞的角度可以看出,作品開始是一段敘事性的音樂,這需要演奏者將伴奏部分的音樂調和到一種附屬的襯托作用,弱音踏板可以隨著歌曲旋律的不斷升高,慢慢松開,由延音踏板繼續(xù)支持。
除了上述幾種鋼琴演奏技巧之外,演奏者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修養(yǎng)和文化內涵,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音樂風格,進而更好的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對于演奏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直接影響演唱者的心態(tài)和演出的效果,因此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重點。綜上所述,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一位優(yōu)秀的演奏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藝術修養(yǎng)儲備。
下面以具體作品為例,對尚德義的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處理進行演奏技法的分析:
(一)《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演奏技法分析
《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取材于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的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作品通過對原著中外表丑陋而內心善良的卡西莫都獨孤的在巴黎圣母院敲打著沉重的大鐘的情景描述,來訴說著他那悲慘而又凄涼的命運,表達出尚德義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純潔心靈的歌頌之情,同時也表達出他對主人公那悲慘的命運和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現實的嘆息之情。這是一首具有故事情節(jié),且戲劇性很強的聲樂作品,它不但要求演唱者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和理解能力,還需要鋼琴伴奏者較強的演奏能力及與演唱者之間良好的配合能力。因此,在彈奏的過程中,就需要演奏者根據歌曲情節(jié)的發(fā)展及演唱者氣息、音調、音量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與處理,達到歌曲烘托的效果。下面就對歌曲的具體段落進行具體的分析:
前奏部分:作為作品的開頭,以低音區(qū)的兩個柱式和弦來模仿沉重的鐘聲,其目的就是讓聽眾可以迅速的進入到歌曲所要表達的那種沉重、悲傷的氣氛之中,這就要求演奏者在彈奏這兩個和弦的過程中,既要做出sff的力度,又不能彈奏的過于急躁,而是要從容而又深沉的彈奏出來;隨后緊跟的前奏主題,由右手奏出,音樂色彩變得明亮起來,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左手柱式和弦在配合的過程中,聲音不能壓過旋律聲部,和弦從低至高做一個由強至弱的音樂處理,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旋律聲部;在踏板的運用方面,要注意在每個氣口處調換清楚,不要過于渾濁,在第6小節(jié)主和弦的分解上行-下行處,做“弱-強-弱”的力度變化,這樣可以使后面的切分節(jié)奏更加突出的表現出來,在進入歌曲演唱部分之前的一小節(jié),音樂安靜下來,弱音踏板踩下,引出歌曲主題。
歌曲主題部分:前奏過后,進入歌曲抒情性的演唱部分,伴奏織體由之前的柱式和弦變成了抒情性很強的分解式和弦,猶如浮云般襯托著歌曲進行,講述著主人公悲慘的命運。這段音樂是一種安靜的訴說,因此在觸鍵的過程中,要保持音樂的平衡,在彈奏過程中盡量將手指拉長,貼在琴鍵上面,在清楚的彈奏出每一個音符的同時,保持音色的柔和;在踏板的運用過程中,左腳的弱音踏板踩下,右腳的延音踏板每小節(jié)更換一次,弱音踏板在第二句隨著歌唱旋律音高的提升,慢慢松開,延音踏板繼續(xù)給予支持。
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歌曲進入到高潮部分,伴奏織體由分解式和弦再次回到柱式和弦上,鋼琴伴奏的造型功能再次出現,一連串減七和弦及小三和弦的運用對鐘聲再次進行模仿,將歌曲情緒推向高潮。這部分的音樂不光是對鐘聲的模仿,更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所以在彈奏的過程中力度的掌握就尤為重要,倚音在觸鍵后立即抬起,然后迅速下落,強勁的彈奏出每一個和弦,雖然是sff的力度,但是一定切記鋼琴伴奏的襯托作用,不能將鋼琴伴奏的音量壓過演唱者的音量;在此段的最后一句中的“牽人神魂”由于演唱的需要,做一個自由的處理,使歌曲有一種停頓感,為后面的切分節(jié)奏的出現,提供一個語氣上的緩沖,因此,這就需要演奏者時刻注意演唱者的氣息,隨時進行調節(jié)和支持,在“魂”字這一小節(jié)處做“弱-強-弱”的力度變化,在增加音樂流動性的同時更好的突出后面的切分節(jié)奏。
高潮過后,伴奏部分選擇了切分型節(jié)奏進行,這與旋律的節(jié)奏型很好的貼合在一起,增加了歌曲的律動性,使歌者可以更舒暢的進行演唱。在彈奏的過程中,要注意重拍的加強,來突出切分節(jié)奏的特點,特別是由于連線的運用,打破了原有的節(jié)奏規(guī)律,因此節(jié)奏的時值就要更加準確的進行把握;在歌曲反復過后,進入到尾聲階段,演唱部分運用感嘆詞“啊”進行抒發(fā),這段音樂既是主人公哀痛的訴說,又是人們對其悲慘命運的惋惜和同情,戲劇性的旋律流暢而優(yōu)美,為了突出這種旋律的特色,作曲家簡化了伴奏織體,清潤的推合著歌曲發(fā)展,此處可以進行一個自由的音樂處理,伴奏部分跟隨著歌者的氣息,隨時進行調整;在無詞部分過后,歌曲再次回到切分節(jié)奏上,有始有終的結構組合使音樂更加的飽滿;歌曲最后以“冰冷的心”四個高音結束全曲,伴奏部分在“冷”字上以波音奏法清楚而緩慢的彈奏出每一個音符,在短暫停頓后在“心”字上再次凸顯出來,以音程上行的音階式進行推進,這里需要注意,要彈奏出一種飄遠的感覺,每小節(jié)做以漸弱處理,在這種微弱的鐘聲中,帶有一種意猶未盡的神秘色彩結束全曲。
(二)《牧笛》演奏技法分析
《牧笛》這是一首哈薩克族風格的作品,尚德義對于新疆音樂風格的鐘愛在這首作品中得到了很充分的體現,作者以新疆的音樂元素作為創(chuàng)作基礎,并加以升華和改變,創(chuàng)作出了這首風格獨特的花腔藝術歌曲??v貫全曲,曲調或是悠揚隨意或是歡快活躍,盡顯出作曲家嫻熟的創(chuàng)作功底,曲風清新自然;從鋼琴伴奏的角度來說,較多采用了跳躍式的音符和裝飾音的寫作,很好的營造出歌曲那種輕松、愉悅的歡樂氣氛。
引子部分:引子的前奏部分是散板的節(jié)奏類型,以高音區(qū)的主和弦的波音奏法開始,隨后以和弦音加外音的分解下行來模仿牧笛的聲音,之后又上行到重屬三四和弦,音樂一起一伏,流暢自然。在彈奏的過程中,延音踏板先于波音落下,由于是散板的散拍子,所以波音彈奏的過程不易太快,要很清晰的彈奏出每一個音符,在稍作停頓之后,由慢至快的將音階順勢而下的彈奏出來,經過裝飾音落在屬音上,隨后的兩個上行的相同結構音型,演奏方式與之前相同;在散板的前奏過后,進入四拍子的引子演唱部分,此處的音樂緩慢且自由,在彈奏過程中根據演唱者的氣口、節(jié)奏進行自由的掌握;在引子的最后一小節(jié)處,是主和弦的分解上行,彈奏過程中做一個由慢至快,由弱至強的音樂處理,引出歌曲主題演唱部分。
歌曲主題部分:進入到歌曲的主題部分,節(jié)拍轉為二拍子的節(jié)奏類型,音樂風格歡快、活躍,但是要注意節(jié)奏的穩(wěn)定性,不易過快。前奏部分的裝飾音一定要彈奏清楚,斷音的奏法要干凈利落,延音踏板的運用要及時更換,始終要保持歌曲清晰、明快的風格;在歌曲主體演唱的第一句“夕陽天邊綴,晚霞多壯美”中,運用弱音踏板,通過調整指尖的觸鍵方式來控制音色,延音踏板輕踩輕放,輕巧的襯托著演唱者的聲音,隨著音調的上升,弱音踏板松開,延音踏板繼續(xù)給予支持;在隨后的花腔演唱部分,伴奏織體與前奏相同,但是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更注意音色、音量的控制和變化,要更好的突出演唱者的旋律部分,兩者相互給予緊密的配合;此處的速度控制也是一個重點,合理的起速可以對演唱者的演唱給予一個穩(wěn)定的控制以免出現越唱越快、越彈越急的情況。
在反復之后進入歌曲的第三部分“笛聲多悠揚,山醉水也醉”一段,伴奏部分多以斷音方式出現,因此這一部分的延音踏板,要調換的更加頻繁,來突出歌曲部分的輕巧感,第一遍以正常速度彈奏,反復后加快速度,將歌曲再次推向高潮;進入歌曲的結束段,以無詞“啊”的花腔演唱結束全曲,伴奏與歌曲主題演唱部分的前奏一致,要輕巧的給予配合,速度方面,逐漸加快,直至結束,在結束音的延長上,根據歌者的氣息保持程度,做出相應的調整,隨時給予支持。
(三)《火把節(jié)的歡樂》演奏技法分析
《火把節(jié)的歡樂》是一首彝族風格的花腔藝術歌曲,生動的描繪出彝族最盛大的火把節(jié)那種歡樂的景象和彝族人民在改革開放后的美好生活,歌曲風格歡快活躍,伴奏織體清新獨特。
前奏部分:作品開始用裝飾音與柱式和弦音型的配合,模仿出少數民族打擊樂的音響,延音踏板配合著“f”的力度將柱式和弦強勁的彈奏出來,營造出一種樂隊的龐大效果,而小二度的裝飾音輕巧的給予配合,使音樂效果在強勁的力度中顯得不會過于笨拙;當這種樂隊效果營造出來之后,小二度的裝飾音再次出現,配合著主和弦的分解進行奏出前奏主題;在力度方面,雖然標以“mf“的力度符號,但是在彈奏的過程中,避免生硬的觸鍵方式使音樂過于死板,在踏板的運用方面,切記時刻更換避免音色的渾濁。
歌曲主題部分:進入到歌曲的主題,伴奏部分沿用著前奏主題的織體形式,但是由于人聲的引入力度方面調整為“mp”的模式,給人一種輕巧自如的歡快感;在進入無詞部分“啊”之前的一小節(jié),即“點燃了火把”一句,最后的兩個音符要突出的奏出,給人一種頓挫感,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后面出現的歌曲旋律;當進入無詞演唱部分,延音踏板踩下,伴奏部分強勁的奏出和弦音與接下來出現的“賽羅賽里,賽羅塞”一句形成強弱對比,而“塞羅塞”這一句將延音踏板松開以獲得干凈輕巧的音響效果;重復部分的演奏方式同上;在進入歌曲中段之前的三小節(jié)中“賽羅賽”的語氣不斷加強,伴奏部分在每小節(jié)的四分音符處給予語氣上的支撐,很好的推動了歌曲的發(fā)展;
進入到歌曲中段,音樂調整到B大調上,由于臨時記號的增多,要特別注意音符彈奏的準確性;此段的間奏音樂舒緩流暢,在引出演唱部分之前的一小節(jié),伴奏部分再次回到活躍的氣氛中,這段音樂演唱部分相對悠揚隨意,而伴奏部分的織體運用又較為活躍,因此這就需要伴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穩(wěn)住基本節(jié)奏,給予演唱者足夠的支持,在每一句最后一小節(jié)中16分音符的奏法更要注重節(jié)奏的穩(wěn)定性,要勻稱快速的彈奏出來,而后面的跳音奏法要與踏板結合的十分緊密,輕踩輕放,突出跳音的頓挫感;隨后,在音樂轉調后,伴奏回到作品開始時的伴奏音型,演奏處理方式與之前相同。
歌曲最后的一部分,即花腔演唱部分,伴奏聲部與旋律聲部形成了音樂與節(jié)奏上的互補,因此要特別注意強拍的跟進,時刻給予演唱者音樂上的配合與烘托,此段音樂也要特別注意速度的控制;在之前的一小節(jié),即最后一個“賽羅賽羅賽”之后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節(jié)奏要穩(wěn)住,時值充分停頓后再進入花腔演唱,這樣給演唱者一個呼吸的氣口,為后面的演唱難點做好充分的準備;花腔部分的演唱是難點也是重點,所以,在這一段,鋼琴伴奏一定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將歌曲氣氛烘托的更加熱烈,這樣可以幫助演唱者更好的調節(jié)情緒,但是伴奏部分力度、音色的控制又要十分注意,不能使音量過大壓過演唱者的聲音,同時也要通過指尖的觸鍵方式來保持音色的清晰,在歌曲最后一句,倒數第三小節(jié)處,出現的主和弦分解音階下行,以八度重復的方式奏出,在演奏的過程中,力度下沉,剛勁有力的結束全曲。
尚德義先生在西北生活多年,大西北的自然風光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都不斷地激發(fā)著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成為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源泉,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濃郁的西北風情。與此同時,歐洲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也在尚德義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他深入研究歐洲音樂創(chuàng)作原理并從中汲取養(yǎng)分,嘗試著將歐洲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與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在鋼琴伴奏的創(chuàng)作方面,尚德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創(chuàng)作的鋼琴伴奏作品,和聲清晰、織體豐富、表現力突出、詞曲結合緊密,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為鋼琴伴奏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資料和研究素材。
[1]李蓓蕾.歌曲鋼琴伴奏音樂分析[M].安徽文藝出版社,2009
[2]彭志敏.音樂分析基礎教程[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3]楊士菊.花開四季——記作曲家尚德義教授[J].選自<中國音樂>,1998
[4]宋瑾.論尚德義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織體技法及表現作用[J].選自期刊<藝術理論-音樂>
[5]周軍.尚德義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前奏、織體寫作特色[J].選自期刊<藝術平臺>
[6]陳朝霞.淺析尚德義花腔歌曲之美學特征[J].選自<高校講壇>,2008
(責任編輯 張寶華)
1001-5736(2016)02-0143-5
J6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