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甜
摘要:臺灣由于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社會環(huán)境,受歐美教育模式的影響顯著。臺灣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在借鑒西方高校做法和經驗的過程中,不斷對其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點。筆者在臺灣世新大學的實地交流學習中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大陸高校的改革目前也進入了深水區(qū),學生管理工作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借鑒、創(chuàng)新一些有益做法。比如在學生管理工作者層面,一方面要在觀念態(tài)度上更加注重服務意識,另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專業(yè)化水平。在學生主體層面要求學生逐步樹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不斷提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臺灣高校;管理者;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1-0009-02
一、臺灣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基本模式介紹
從基本上來看,臺灣高校學生工作在管理架構上,一般是學務部門統(tǒng)領全校的學生事務管理和服務工作,院系以導師制為主開展學生工作。比如,世新大學在校一級設學生事務處,學務處下設幾個工作小組:生活輔導組、課外活動組、咨商中心、生涯發(fā)展組、衛(wèi)生保健組、軍訓室。這些小組直接面向廣大學生工作。當然各班會有班代(班級代表),學務處會定期組織各個工作小組跟各班班代開溝通會議。臺灣高校十分重視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輔導、心理輔導、就業(yè)輔導等方面。內地高校的學生輔導十分注重學生思想意識和行為規(guī)范方面的教育養(yǎng)成以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而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輔導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心理輔導工作也較為薄弱。
專任老師也同時擔任學生的導師,院系以導師制開展學生工作。在世新大學每個專任老師都有自己的辦公空間,學生平時跟導師的溝通接觸比較方便,所以也比較頻繁。
另外,臺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方面比較突出的就是學生的高度自治管理。在世新大學設有學生自治團體,全校學生都是會員,含畢聯(lián)會、學生會、學生議會、學生評議會。另外,還有學藝性、服務性、聯(lián)誼性等各類學生社團。學生們自主開展活動的主動性很強。在世新大學有專門供這些學生自治團體及各類社團日常開展工作事宜的場所。該場所內各個學生組織都有自己布置的個性鮮明的辦公場地,彰顯著他們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二、臺灣高校與大陸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比較
從學生工作管理者方面來看,通過跟一些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臺灣老師的親身接觸,以及從在臺學習的同學們的口中,都可得知臺灣老師管理非常人性化,管理更像是服務。他們能真正把自己放在一個服務者的位置,真誠、耐心地跟學生溝通,并且可以做到能解決的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而他們的工作理念也正是:“服務重于管理,獎勵優(yōu)于懲罰”、“關懷先于要求,耐心多于憂心”。而且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養(yǎng),具有良好的敬業(yè)精神,樂于為學生服務。相比之下我們大陸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還不免帶有傳統(tǒng)的一刀切式的管理與命令形式,學生工作者服務意識不夠,且缺乏敬業(yè)精神。
打開世新大學的官網(wǎng),可以看到上面的各項信息詳細、清晰:“世新資訊通”、“學生事區(qū)”、“主題性網(wǎng)站”、“一般事區(qū)”,各項內容可謂應有盡有。而且為了進一步方便學生及時獲知最新信息,學校還開發(fā)了官網(wǎng)APP,體現(xiàn)出了這些背后管理者們的用心,還有一點就是專業(yè)。能把工作做到這樣細致、有條理,是這些管理者專業(yè)化水平的體現(xiàn)。通過閱讀相關文獻也得知,臺灣高校都擁有一支專業(yè)化、專家化、職業(yè)化的學生事務管理隊伍,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多數(shù)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等專業(yè)碩士以及以上學歷,具備相關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能,能為學生提供專業(yè)化的服務。相比之下,內地高校輔導員大多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工作年限較短,閱歷經驗不足,不足以為學生提供各方面專業(yè)化的指導與服務,比如在職業(yè)生涯指導、心理方面等。
從學生層面來看,在臺灣高校,在學生活動方面,自治特色明顯,所有活動以學生為主導,經校方審批后,由學生自主開展。在這樣更加自由、自主、靈活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熱情、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很好地被激發(fā)了出來。他們會自發(fā)地思考每件事情該怎樣做,哪些地方需要向學校提議改進。自己的興趣點在哪里,活動該如何開展,怎樣更有吸引力,以及如何通過募捐為自己的組織儲備實力。相比之下,我們內地高校的一些學生活動很多是通過自上而下的形式通知給學生去開展的,導致一些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不高,活動新穎性不夠,創(chuàng)新不足,甚至流于形式。
三、對大陸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啟示和借鑒
通過感知臺灣高校(世新大學)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從學生管理者的層面,從學生自身的層面都可以帶給我們一些思考。從學生管理工作者層面來講,應該從觀念態(tài)度上更加注重服務意識;從專業(yè)技能層面來講,應該要不斷提高學生工作者的專業(yè)化水平;從學生主體層面來講,應該樹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
(一)在觀念態(tài)度上更加注重服務意識
這種工作理念值得我們借鑒。逐步落實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及重服務的觀念意識,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相比于國內公立院校受各種傳統(tǒng)體制機制影響較多,我們獨立學院可以在由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轉變中邁的步伐更快、更大一些。我想每一個進入學生工作崗位的老師,都要有清晰的目標,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帶著目標工作,帶著服務意識,富有堅忍精神,真心、耐心地對待學生,力爭通過走進學生的內心而真正幫助到學生,給予學生真正需要的,感染學生,給學生較好的體驗。這樣有利于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校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二)要不斷提高學生工作者專業(yè)化水平
站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老師要努力朝著職業(yè)化、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爭做專家型輔導員。比如根據(jù)輔導員日常工作涉及的內容,可以努力做思想政治教育型專家、學生事務管理型專家、心理健康教育型專家以及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型專家等。當然要成為專家型輔導員需要做的努力還很多,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因此輔導員群體要學會在處理日常學生事務中不斷總結經驗,摸索方法,不斷學習理論,并跟學生工作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有時候學生可以原諒我們的態(tài)度不好,但不能原諒我們沒有水平和能力。
(三)樹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
借鑒臺灣高校學生活動管理工作的經驗,如何通過給學生一些大方向的指導,逐步養(yǎng)成學生的自治能力,讓他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用心,真正成為高校的主體,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尤其是高校的輔導員要切實擺脫對學生“保姆”式的做法,而應致力于教會學生做事的方法,引導他們自己去完成,把握好原則和度,不可“溺愛”。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因為這樣才是對學生真正的“愛”,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健全的人格。
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是當今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我們要不斷引導學生敢想和敢于嘗試。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實踐自己的想法,要致力于為開闊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提供平臺與條件。比如在校園學生活動的開展方面盡量避免自上而下的給學生過多的條條框框,而要鼓勵他們自發(fā)地去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引導他們出于自己的意愿跟熱情去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從而極大地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活力。
總之,要想把高校學生工作做好,管理者一定要秉持能走進學生的內心去做工作的理念,春風化雨般影響學生,樹立服務與奉獻意識,并不斷提升專業(yè)化水平;作為主體的學生,也需要自己多用心,畢竟一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而且
大學時光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能否把握好這幾年,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非常關鍵。
參考文獻:
[1]錢鐘.臺灣高校的學生事務[J].學生工作,2003,(04).
[2]許青云.臺灣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與大陸高校學生工作的比較及其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1,(30).
[3]宣仁旗.獨立學院大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探析[J].Value Engineering,2010,(34).
[4]劉榮,鐘璟,陳若愚,陳正隆.臺灣高等教育中的學生管理和培養(yǎng)問題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0,(06).
[5]唐昕.工作流技術應用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流程優(yōu)化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4).
[6]唐靜.當前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5).
[7]劉波.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的特點和規(guī)律研究——評《我國體育院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20).
[8]王宏,謝國棟,陳慧楓.高校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對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影響——以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