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糧糧
在做這篇文章時,正巧看到一則新聞:澳大利亞一位急救電話接線員上班第一天就接到家里的求救電話,在情緒激動幾秒之后,她迅速鎮(zhèn)定下來,指導家人給父親做急救,最終挽救了父親的生命,而直到電話掛斷,她也沒向家人亮明身份。這聽起來有些違背情理,卻恰恰體現(xiàn)了這位接線員的專業(yè)精神:在可能失去親人的情緒失控與挽救生命的沉著冷靜間,她選擇了后者。在《堅守希望》一文中,作者談及了自己當急救電話接線員的感悟,其中提及的兩點與上述這則新聞頗有共通之處:一是無論如何都要送出希望,哪怕通過電話預見到了死亡,接線員也不能放棄傳遞希望;二是迅速說服打電話者立刻進行急救,越快越好。面對危及生命的突發(fā)疾病和意外情況,普通人可以情緒失控、驚慌失措,但急救電話接線員作為生命熱線的守護者,卻必須以自己的沉著、理智與專業(yè)向求助者傳遞希望和力量。他們雖然不是臺前的白衣天使,卻是守護生命的幕后英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