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6年4月21日,羅振宇和papi醬首條廣告開拍,2200萬的成交價格讓許多人大跌眼鏡!雖然這次拍賣遭到不少質疑,但羅振宇此前確實創(chuàng)造過很多更讓人大跌眼鏡的紀錄。他的口述書評節(jié)目《羅輯思維》2012年12月21日開播,一年多后估值就達到了13.2億元。同名的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僅2015年的年營業(yè)額(不包含非圖書/自媒體類產(chǎn)品)就達13億元左右,是不折不扣的“自媒體首富”。
“再也找不到比他更死磕,目標性更強的人了。”羅振宇的多位朋友、同事這樣評價他。
羅振宇出生于安徽蕪湖一個普通家庭,那時他唯一的目標就是高考。因為這就像“上帝把你扔到一個狗洞里,你就爬吧,遠方有一個出口,那個地兒叫高考。沒有其他任何光亮,爬出去就當人,爬不出去就做狗”。學習確實改變了羅振宇的命運,90年代初,安徽的大學錄取比例是12:1,羅振宇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成為這批名單中的勝利者。
為了“掙得多”和“走遍世界”,羅振宇博士畢業(yè)后進入央視,成為媒體人。相比他一些碩士畢業(yè)就進入央視的同學,羅振宇認為自己已經(jīng)晚了3年,他覺得一定要想辦法彌補。所以,他在各個欄目之間竄來竄去做撰稿人,并很快成為《對話》的制片人。在此期間,羅振宇每場節(jié)目都會去現(xiàn)場參與錄制?!皟蓵逼陂g,《對話》創(chuàng)造了一天播一期的先例,相當于每天晚上都要錄一期。所有人都忙瘋了,經(jīng)常要熬到凌晨四五點鐘。羅振宇獨特的泄壓方式是拿本《古文觀止》在辦公室高聲朗誦。
盡管當時的他并不在乎利益,但回報還是讓他失望了。央視的平臺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名動全國的主持人,這些主持人隨便參加一場剪彩活動就可以掙一二十萬。他意識到,“個人比組織更值錢”,這成為他整個商業(yè)模式的核心。2008年,羅振宇離開央視,決定“單干”。
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開播,和傳統(tǒng)電視節(jié)目迥然不同:僅一個機位、沒有嘉賓、沒有觀眾,整個鏡頭里就他一人侃侃而談。這個看似輕松愉快的節(jié)目,錄制的過程其實十分痛苦,稍打一磕巴,就必須要重錄。有一次,已經(jīng)從下午2點錄到了晚上10點,羅振宇突然覺得有一個地方邏輯不夠強,于是決定把作者叫過來重新討論,前面所有的節(jié)目重錄。
2013年3月,《羅輯思維》視頻上線4個月,微信號里的粉絲累計過萬。羅振宇提議要開始運營用戶,媒體出身的杜若洋帶頭反對,但他十分堅持,接下來的一系列商業(yè)行為,讓“羅輯思維”以顛覆傳統(tǒng)秩序的方式賣掉了8000套高價書、399個單價4萬元的20年跨年演講的席位、4萬盒月餅、75噸大米……
羅振宇曾說,整個社會正在從金字塔變成仙人球,每個點都能扎出一根刺。他用自己獨到的見解,“扎出了一根刺”,然后遇水疊橋,逢山開路,野蠻生長。至于未來如何,羅振宇說:“我對一切存量不感興趣,我對一切往前走的東西興趣極大?!?/p>
【人物速寫·追求目標】
憑著“死磕”,他在當年高考爭霸中脫穎而出;在央視做制片人時與同事通宵錄制節(jié)目,這些為他后來扶搖直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憑借這種極度追求目標的個性,羅振宇才創(chuàng)造了自媒體首富的傳奇。在通往成功的航途上,認定目標,堅定信心,才能迎來成功的曙光。
【人物速寫·完美】
《易經(jīng)》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边@句話用在羅振宇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在錄制《羅輯思維》的過程中,他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即便是打一個磕巴,都必須重錄。僅僅一年多時間,他的《羅輯思維》估值就達到了13.2億元,令人刮目相看!生活中,完美并非水花鏡月,而是如冰山雪蓮,只獻給那些不為艱險、勇于攀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