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舒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應用外語學院, 廣東 深圳 518127)
?
基于AntWordProfiler的高職職業(yè)英語教材易讀性研究
何心舒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應用外語學院, 廣東 深圳 518127)
運用AntWordProfiler軟件對兩套職業(yè)英語教材《新職業(yè)英語》以及《高級職業(yè)英語》的主課文進行了易讀性分析,結果表明,兩套教材的生詞率均略高于可接受水平,易讀性偏低,不利于教師課堂開展基于任務的交互性語言教學,教師在任務前階段需要適當處理生詞。
高職職業(yè)教材;易讀性;AntWordProfile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高職教育蓬勃發(fā)展。高職“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和培養(yǎng)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和服務等一線高級技能人才的辦學目標決定了高職課程應該體現(xiàn)職業(y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陡呗毟邔=逃⒄Z課程教學基本要求》[1]提出,高職英語教學應該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學界也普遍認為,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英語能力是職業(yè)技能的一部分,僅僅學習基礎英語,僅僅滿足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和溝通是不夠的,也偏離了高職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劉黛琳,2008)[2]。高職英語課程改革應該走“工學結合、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改革思路,將與具體行業(yè)主要崗位(群)工作過程相關的英語內容組織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來,以強化高職英語教學的實用性特征(寧順青,2012)[3]。
為貫徹高職教改新理念,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了《新職業(yè)英語》和《高級職業(yè)英語》系列教材。這兩套教材都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yè)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培養(yǎng)學生在將來工作中所需的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真正體現(xiàn)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職業(yè)性、實踐性和實用性。職業(yè)英語以典型工作活動中需要的英語知識和技能組織教學內容,語言真實地道,注重任務的真實性和材料的真實性(周堅堅, 2008)[4],這帶來的問題是,職業(yè)英語教材中必然會有大量的專業(yè)詞匯,句子也會更加復雜,語言難度應該大于通用英語教材。那么,高職職業(yè)英語教材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否太難?其易讀性如何?
易讀性是指文本易于閱讀和理解的程度,易讀性研究對于教學材料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很大作用[5]。易讀性研究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即影響英文易讀性因素的研究和英文易讀性的測定。
影響英文易讀性的因素非常多,既有文本因素,也有非文本因素。關于文本因素,李紹山[5]在其論文中列舉了包括詞長、句長在內的16項常見因素。不過,在他的一篇更早的論文中,他通過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文本中內容詞的詞頻是影響英語易讀性最重要的因素[6]。非文本因素指的是與閱讀者和閱讀環(huán)境有關的因素,如閱讀者的動機、興趣、背景知識等。和文本因素不同,非文本因素因人而異,難以量化,因此在英文易讀性的測量中通常只測量文本因素,而舍棄非文本因素[7]。
英文易讀性的測量可以采用讀者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測量,但由于其主觀隨意性較大,更多的研究者采用的是對文本的語言學特征進行量化分析的途徑來分析文本的易讀性,并根據(jù)各自的模型開發(fā)出了大量的易讀性公式和測量工具,較有名的如Word軟件自帶的Flesch工具和AntWordProfiler等。易讀性測量工具能夠快捷地判斷文本難易度,因此不少教師利用這些工具對教材進行了易讀性分析。截至目前,運用易讀性工具對高職教材進行易讀性分析的只有馬俊波和龔兵兩位老師。他們的研究對象都是《希望英語》《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和《新編實用英語》教材,這三套英語教材分別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當時大部分高職院校選擇的教材。馬俊波利用Word軟件自帶的Flesch功能比較了上述教材第一冊主課文的易讀性指數(shù),發(fā)現(xiàn)三套教材的主課文總體易讀性相當,但教材中單元間的易讀性控制得不夠好,沒有體現(xiàn)由易到難的教材編寫原則;和本科英語教材相比,三套教材的易讀性指數(shù)和本科英語教材易讀性指數(shù)差不多,總體上難度偏大[8]。龔兵運用Vocab Profilers軟件對三套教材進行了易讀性研究。他發(fā)現(xiàn),一方面,三套教材的總生詞量嚴重低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所要求的詞匯總量,另一方面,學生實際的生詞數(shù)占課文總詞數(shù)的20%以上,嚴重影響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他認為,正是因為學生單詞量不足,課文易讀性偏低,所以才導致教師課堂不得不花大量時間講解單詞,放棄交互性教學活動。他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要重視2 000個高頻詞的教學,注重傳授詞匯學習策略,另一方面,學??梢蚤_發(fā)單詞學習與診斷系統(tǒng),將詞匯學習分攤到學生的平時學習之中,要求學生通過課外學習掌握大綱要求的生詞[9]。
盡管馬俊波和龔兵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工具,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都表明三套教材的難度偏大,易讀性指數(shù)偏低。本研究將采用AntWordProfiler軟件對現(xiàn)階段使用較為廣泛的《新職業(yè)英語》和《高級職業(yè)英語》這兩套高職職業(yè)英語教材的易讀性進行分析,看看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它們的難易度是否合適。
2.1研究工具
本研究選擇的易讀性測量工具是AntWordProfiler,一款由日本早稻田大學的Anthony Lawrence 在2008年開發(fā)的測量易讀性的軟件。選用這款軟件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它是根據(jù)詞頻原理開發(fā)的,符合李紹山的發(fā)現(xiàn);二是其自帶的詞表在使用時也可以刪去,換成自己的詞族表進行文本的覆蓋而獲得文本易讀性的信息[10]。AntWordProfiler軟件自帶有三個覆蓋對比文本語料庫詞表,其中有West的兩個詞族表,即“General Service List”, 共有2 000個詞族,分為前族詞表和后族詞表,還有一個是Coxhead的“Academic Word List”,共有570個詞族。這三個詞表族中的單詞難度等級不同,詞族表1最常用,詞族表2次之,詞族表3屬于學術型詞匯,難度最高。軟件就是通過考察文本中單詞在高頻詞和低頻詞所占的比例來確定文本的易讀度。文本中的單詞占高頻詞如詞族表1的比例越高,易讀性越高,反之越低。
本研究中,筆者舍棄了AntWordProfiler軟件自帶的三個詞表,而是選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11]附錄中的詞匯作為對比語料庫。筆者認為,“General Service List”是主要基于英語母語者語料庫詞頻開發(fā)出來的詞表,由英語語料中的高頻詞組成,對英語母語者閱讀英語文本易讀性預測度很高(Schmitt, 2010)[12]。但對于以英語為外語的高職學生而言,熟悉的詞應該是他們學習過的詞,而不一定是英語語料中的高頻詞,因為高頻詞不一定全部出現(xiàn)在他們的課本中。以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學習的詞作為詞庫應該能夠更加準確地預測高職英語教材易讀性。
2.2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新職業(yè)英語職業(yè)綜合英語(第二版)》以及《高級職業(yè)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的第一冊和第二冊中的主課文。選擇這兩套教材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是由權威出版社出版的高職職業(yè)類英語教材,在高職院校使用率很高,對本研究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本研究的易讀性分析對象是兩套教材中的主課文,原因是主課文是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另外,《高級職業(yè)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共有三冊,本研究只選擇前兩冊進行分析,原因是筆者了解到大部分院校高職英語學習只有一個學年,只能學習前兩冊的內容,且舍棄第三冊也比較好和另外一套教學進行對比。兩套教材每冊都由8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一篇主課文,共需要對32篇課文進行分析。這些課文題材以“職業(yè)規(guī)劃”“產(chǎn)品召回”等職場活動為主。
2.3研究程序
研究者首先需要將分析的課文轉化為txt文本,之后手工去除專有名詞。同時將《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附錄中的詞匯表通過網(wǎng)站(www.lextutor.ca/familizer)的詞族生成器自動生成詞族表,最終得到一個擁有3 166個詞族的對比文本語料庫。最后,運行AntWordProfiler軟件,將32篇課文的txt文本與對比文本語料庫進行對比,得到每篇課文的生詞覆蓋率。生詞覆蓋率越高意味著學生可能遇到的生詞越多,易讀性也就越低。
兩套教材的生詞覆蓋率如表1所示。對于文本生詞率在什么范圍內是合適的,Nation(2007)[13]認為,首先應該區(qū)分人們閱讀文本的目的,目的不同,對于生詞率的要求也不同。對于以獲取意義為主的閱讀而言,生詞率最好在2%以內,最多不要超過5%, 而對于以語言學習為主的閱讀活動而言,生詞率最好在10%以內,至多不能超出20%。從表1可以看出,兩套教材的生詞率基本上都控制在了10%以內,但差不多一半課文生詞率超過了5%。對于以語言學習為主的教材而言,這樣的生詞率是合適的,不過職業(yè)英語培養(yǎng)的目標是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工作的能力,注重英語的交際性特征,課堂教學也應該以任務型教學為主,因此生詞率在5%以內才比較適宜,因為這能夠保證學生不會因為生詞太多而影響文本的理解和意義的表達,使得任務能夠順利進行。
表1 新職業(yè)英語和高級職業(yè)英語第一冊、第二冊主課文生詞覆蓋率匯總表 (單位/%)
兩套教材近半課文的生詞率超過了5%,生詞率偏高,意味著教師必須在任務型教學的任務前階段花費時間講解單詞,影響交際型任務教學的實施,這一研究結果和龔兵的研究結果一致。不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套教材主課文的生詞率大都控制在了10%以內,沒有達到龔兵研究所發(fā)現(xiàn)的20%。這主要是由于筆者和龔兵所采用的對比文本語料庫不同造成的。龔兵采用的是學生勾選生詞的方法來計算課文生詞率,對比文本語料庫是學生實際的詞匯量,且其研究樣本偏小,只有38名學生,采用的課文又是教材最后一章的課文,難度偏大,因此課文生詞率偏高。本研究采用的對比文本語料庫是高中課程標準規(guī)定高中畢業(yè)生應該掌握的單詞量,是高職入學學生理想化的詞匯量?,F(xiàn)階段,高職入學分數(shù)線普遍較低,學生英語程度普遍低于課程標準,學生實際詞匯量達不到課程標準要求,因此學生在閱讀英語課文時遇到的生詞比例實際上比本研究中的數(shù)字要高一些。當然,隨著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英語水平不斷提高,高職入學學生英語水平會慢慢接近甚至超過高中課程標準,課文生詞率會慢慢接近本研究結果。
和馬俊波研究結果類似,本研究中的兩套教材各單元之間的生詞率也參差不齊,易讀性沒有體現(xiàn)由易到難的原則。考慮到職業(yè)英語教材各單元是以不同的話題組織材料的,且材料必須體現(xiàn)交際場景的真實性,生詞并不容易被替換掉,因此易讀性程度不一是可以理解的。
本研究運用AntWordProfiler軟件對《新職業(yè)英語職業(yè)綜合英語(第二版)》以及《高級職業(yè)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的第一冊和第二冊中的主課文進行了易讀性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兩套教材的主課文生詞率有一半控制在了5%以下,一半在5%~10%之間,對于以意義為中心的閱讀和教學而言易讀性略微偏低。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英語水平偏低的實際情況,有必要在開展任務前講解一些關鍵單詞,降低課文中的生詞率,提高課文的易讀性。另外,本研究也顯示,在實施職業(yè)英語教學之前,也許可以先行提供一定的通用英語教學,在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之后再實施職業(yè)英語教學。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劉黛琳.高職高專外語教育發(fā)展報告[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3] 寧順青.高等職業(yè)教育EOP英語教學模式的理據(jù)和路徑——以廣東省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為例[J].當代外語研究,2012(7):63-66.
[4] 周堅堅.論英語教材的“真實性”[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8(4):180-181.
[5] 李紹山.易讀性研究概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7):1-5.
[6] 李紹山.影響中國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因素[C]//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 章辭.英文易讀性研究:回顧與反思[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0(9):47-51.
[8] 馬俊波.高職英語教材主課文易讀性對比研究[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1):79-83.
[9] 龔兵.高職英語教材的易讀性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7):96-98.
[10] 王正勝.英語文本易讀性測量軟件AntWordProfiler的使用[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10(12):42-45.
[11] Schmitt Nobert.ResearchingVocabulary[M]. London: Macmillan, 2010.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 Nation Paul.ManagingVocabularyLearning[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7.
(責任校對龍四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49
20160328
深圳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2015年度重大招標課題(ybzz15081);廣東省高職教育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度教改項目“基于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高職英語JiTT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何心舒(1980-),男,湖南株洲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高職英語教學研究。
G714
A
1674-5884(2016)07-01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