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摘要】新的英語教材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不僅應該向學生講解知識,還應該對學生的技能進行培養(yǎng)。因此,教師必須教學效率與整個教學過程給予充分的反思,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自身在教學中的缺陷,不斷的完善,促使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能力顯著提高,探索一種有效的新型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滿足新教材的具體要求,還能夠符合學生的實際特點。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 新理念
對于新教材的出現(xiàn),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這樣才能更好的接受新鮮事物;新課程的實施,不可以看作是教材與課程內容的改革,在語言環(huán)境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學生除了應該刻苦學生,教師辛勤執(zhí)教以外,教師還應該注重以學生本,對學生的潛在能力有效激發(fā),注重對學生應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可以將教學觀念更好的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一、對高中英語教學理念的反思
1.對學生激勵學習動機的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高中英語的學習動機,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具有直接的影響,其可以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會明顯增強,進而促使學生學習效果的顯著提高。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場所,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被激發(fā),還能夠促使學生參與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師應該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產生以后,其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也會出現(xiàn)較大的改善,從而提高其參與熱情。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促使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將教和學有效結合。具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生,才能夠產生強有力的學習動力,進而積極主動的學習英語知識。
2.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生應該主動的將學習目標確定,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對自身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使自身的認知結構有效建立。在知識的學習與問題的解決中獲得成就感,以良好的狀態(tài)應對英語知識,不僅應該注重基礎知識與訓練,還應該加強使基礎知識轉變成語言能力,能夠轉變?yōu)槔谜Z言有效交流的能力。
3.構建以“學生為主”的觀念。教學活動主要以學生為核心,教師作為指導者與引領者,對學生的認知與做事進行引導,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整個過程,對學生不同能力的發(fā)展充分重視,促使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價值觀等綜合發(fā)展,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有效建設,建立融洽、愉快的課堂氛圍。從注重學習結果轉移到學習過程,充分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學過程,促使學生能夠對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充分認識。
二、應用英語這個交流工具進行教學
語言作為重要的一種交流手段,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單純對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較重視,沒有對其交際能力充分關注,對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沒有充分重視,沒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盲目的進行填鴨式的教育。為了將傳統(tǒng)教學現(xiàn)狀充分改變,滿足新型的教學理念,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互動性。所謂的教學活動主要就是交際活動,課堂教學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教學過程,其主要是教學與學生間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為了更好的溝通,實現(xiàn)共識,一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有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還有學生與教學間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僅僅圍繞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方式營造交往情境,將靜態(tài)的文字有效的轉變成極具生氣的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更好的掌握語言。在具體和互動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達成共識,積極的參與,有效的交流,營造踴躍參與、主動合作的課堂氛圍。學生可以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此外,使教學內容的有效活化,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使其能夠將自身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更好的發(fā)揮出來,進而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
2.教學任務需要具有可行性。新課程要求英語課堂注重任務型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設定明確的學習任務,并注重任務的完成,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珍惜的重要機會,還能夠促使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顯著提升。此外,教師應該確保任務具有可行性,分別對任務的真實、功能與實用方面充分考慮,保證學生對教師設置的任務充分明確與有效執(zhí)行。在對新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絕大部分學生的語言知識技能為根本,設計難度適宜與可行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能夠對各個難度的任務有所嘗試,使各個階段的學生在課堂都能夠被重視,同時,還可以將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有效解決。
三、教學活動應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的教師通常注重知識的傳授以及傳遞。此種單調且乏味的教學方法中,導致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嚴重欠缺。新教材理論要求,課堂教學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獨自思考以及不斷創(chuàng)新的狀態(tài),并不是單純、被動的接受教師與課本提供的結論。教師應該對新型的學習模式不斷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明顯增強,注重以學生為主的理念,對其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在新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教學過程不斷的反思、創(chuàng)新與探索,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才可以促使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只有對整個教學過程不斷地反思,才可以不斷的創(chuàng)新。在反思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充分吸收,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滯后教學思想與方法等充分摒棄。借助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思,加強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對自己不斷的完善、發(fā)展以及提高,從而培養(yǎng)出一大批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與能力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任瑋.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英語教學理念應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5(19):93.
[2]張家?guī)X.高中英語教學理念的前瞻與思考[J].校園英語旬刊,2015(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