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賢
【摘要】在當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題教學是較為重要的內容,對于學生大腦風暴的激發(fā),思維能力的強化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基于當前素質教育目標,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數學應用題題型相對較為豐富,與小學生生活聯(lián)系相對緊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對應用題教學方法的探索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本文就在簡要介紹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自主探究 小學數學 應用題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9-0115-01
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題能夠結合數字和文本在實際問題的研究中設置相應的變量,然后引導學生在對未知量進行求解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而自主探究模式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方面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能夠通過逐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等,促使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相應的強化,對小學生后期數學學習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幾年國家對素質教育愈加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希望能夠推進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化發(fā)展,我國一部分基礎教育方面的專家在國家的號召下也對小學數學教學難點——應用題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及時發(fā)現(xiàn)了當前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我國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將教學重點放置在應用解題方法和技巧的傳授上,一般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相對忽視,導致小學生雖然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數學成績,但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對學生后期發(fā)展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1]。同時,還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心智,沒有把握學生的階段性成長特性,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相對較差,也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未來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新時期基于素質教育的需要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探究中融入自主探究模式迫在眉睫。
二、將自主探究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途徑
1.積極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教學情境
自主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體現(xiàn)出自主探究模式在應用題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以及自主探究模式對應用題教學的積極影響[2]。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日常生活場景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在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完成教學知識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能夠切實推動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應用題講解過程中就可以嘗試性的將應用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已知本校三年級一班有男女生分別為20人和15人,而三年級二班的男生總人數是一班男生總人數的2倍,但是二班的女生人數卻比一班少,總共少15人,請問三年級二班的總學生人數為多少。在教師完成應用題的擬定后,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結合本?;蛘甙嗉墐刃〗M實際情況對應用題進行情境分析,引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心理,然后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小組探究對應用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最終探求完整的解題思路。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引導下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興趣和意識,進而在遇到相關應用題時能夠自覺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最終解決問題,為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解題步驟訓練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中的應用不是淺層次的思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僅應該引導學生自學,還要通過科學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相關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應用題解題方式和技巧,進而逐漸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負面影響,為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養(yǎng)成創(chuàng)造條件[3]。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針對應用題問題,加強對學生實施解題步驟方面的強化訓練,讓學生能夠在解決應用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強化,促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得到相應的提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假設宿舍和圖書館之間的距離為3千米,教師和一名學生分別從宿舍和圖書館相向而行,在15分鐘后兩人相遇,已知在此過程中教師的速度為100米/分鐘,問學生在此過程中的步行速度為多少?”這一應用題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分析題干內容,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分析題干思路,再由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最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在學生完成應用題的解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題目進行更為系統(tǒng)的分析,進而讓學生對自身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等進行反思和檢查,促使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之處,為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3.借助教師的科學指導解決問題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培養(yǎng)不意味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擺脫離教師的指導,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各項功用要想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離不開教師科學教學指導的支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并且通過合理的跟蹤和評價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綜合素質能夠得到一定的強化和提升[4]。同時,為了保證教師指導的效果,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后,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找出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促進全班協(xié)作學習,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實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應用題教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受到小學基礎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因此在新時期,結合學生的成長狀況將自主探究模式融入到小學數學應用題講解中,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
[2]朱青.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5(4):77.
[3]鄭健.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14):45.
[4] 盧翠.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