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華
一所學校要構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學校文化,校本課程因其獨特性和課程化,成為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在開發(fā)和利用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可提高自身對教育理念的更新;學生在參與校本課程的學習中,能更好地提高各種能力。師生的共同作用,也使校本課程成為學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又新書香》是筆者所在學校組織編寫的一本校本教材,分為“又新校名”“百年校史”“四字校訓”“歷代校友”“樹人校榮”五個章節(jié),以學校的百年校史和鄉(xiāng)土文化為依托,用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了孫中山、魯迅等偉人在孫端鎮(zhèn)的足跡,記述了以孫德卿為代表的一位位鄉(xiāng)賢為家鄉(xiāng)發(fā)展所做的貢獻,使“人文性”與“書香味”貫穿始終。用歷史感染人,用文化熏陶人,追求學校教育與地域文化的和諧?;谶@本教材所實施的校本課程,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已積累了一些經驗,特別是本土化資源對校本課程的影響更讓人印象深刻。
一、校本課程的本土性
地方文化是一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在一定范圍內,經過長年積累逐漸形成并得到發(fā)展的。通俗地說,是一種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維習慣及生活方式。本土性是地方文化最主要的特點。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每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個體在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在享用先輩們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的同時,也逐漸形成有別于其他地區(qū)個體的獨特的精神面貌與內在氣質。
校本課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指導下,根據(jù)學校、地方、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課程資源所開發(fā)設計的新課程。因此,地方文化是校本課程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本土性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特征。本土的文化資源對于學生來講,親切、真實,甚至有許多是可以觸摸到的,這就使校本課程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對他們的成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是根植于他們內心甚至血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本土化的校本課程更有生命力。
《又新書香》第五單元“樹人校榮”中,通過介紹魯迅外婆家——安橋頭、皇甫莊,以及小魯迅在此留下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了解魯迅的少年時代,了解外婆家對他成長的影響?!吧倌牯斞冈诎矘蝾^的生活”通過魯迅在《社戲》中的描寫,讓學生感受到小魯迅與我們相似的生活經歷??瓷鐟?、吃羅漢豆,這一切是那么熟悉,讀著故事,仿佛那情節(jié)歷歷在目,這也激發(fā)起了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熱愛。“農家樂”記敘了小魯迅在外婆家釣蝦與放牛的故事。釣蝦與放牛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很少見,特別是放牛,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但因為文化的傳承,學生小時候也會從父母及長輩們口中聽到過這類故事,因此并不會有太多的陌生感。有了這些故事,學生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會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也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種下熱愛家鄉(xiāng)的種子。
這些能喚起學生的生活感受,喚醒他們的生活記憶,讓他們會心一笑的教材內容,使校本課程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也能使校本課程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田,起到校本課程的教育意義。
二、校本課程的綜合性
校本教材是校本課程的基礎與根本。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基于校本教材的編寫,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利用卻不僅僅局限于校本教材本身,需要綜合運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利用要與學?;顒酉嘟Y合。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是滲透校本課程的最佳途徑,特別是一些德育活動,更是把本土化的資源作為極其重要的德育資源。
如學校開展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活動,結合學校校訓,進一步詮釋孫中山先生題寫的“誠、敬、勤、樸”四字校訓?!罢\”就是誠信處世,“敬”就是敬長愛友,“勤”就是勤奮好學,“樸”就是樸實做人。通過一個個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四字校訓有了具體的認識,并知道了如何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踐行。
學校舉行的一些大隊活動,也是以校本教材中的內容為題材,通過對校史文化和鄉(xiāng)土文化的詮釋,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感受自己所處的地域文化,對學校、家鄉(xiāng)產生更深的感情。于是一則則少年魯迅的故事、一個個校友的形象在學生口中流傳,在學生心中樹立。特別是“尋訪魯迅公公的足跡”這一經典的活動,讓許多學生在自己的身邊找到了少年魯迅的足跡,這些活動是對校本課程的進一步深化,也體現(xiàn)了它的綜合性。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利用還應滲透到各學科,在各科教學中,我們總能看到教師把與學校或本土有關的資源融入課堂,如在品德教學中,我們把魯迅的故事作為教學資源在課堂中演繹,讓學生感受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木?;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把“像魯迅公公那樣作文”作為指導思想,中高年級通過學習魯迅的著作,如《社戲》《故鄉(xiāng)》《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讓學生感受魯迅作品的語言魅力,感受魯迅內心對美好童年生活的回憶,從而更好地寫出屬于自己生活的習作;又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更是走進魯迅外婆家、包殿、前小庫抗日紀念室、亞墓等德育教育基地,通過尋訪活動,進一步挖掘資源,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于是一張張小報、一幅幅圖畫、一個個調查報告,都帶著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展示著我們在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利用中的成果。
三、校本課程的發(fā)展性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利用應該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在開發(fā)和利用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對原有的教材資源進行利用和拓展,并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要求及時對課程相關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
因為大閘的修建,流經孫端鎮(zhèn)的一段曹娥江成為了內河,原來的觀潮勝地——鎮(zhèn)塘殿已看不到潮水了。原來校本教材中“魯迅看潮”的內容,在現(xiàn)實中已經看不到了。于是我們在保留原來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海塘與楝樹下閘”的內容。紹興海塘,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于春秋,為我國最早的海塘之一。鎮(zhèn)內鎮(zhèn)塘殿至三條婁海塘就是其中的一段。三條婁村的楝樹下閘始建于清同治七年,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中,曾是蕭紹平原抗洪排澇唯一的關鍵設施。這些內容雖然與看潮的趣味性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兩個頗具歷史分量的水利設施值得學生關注。
再如,由于前小庫抗日英雄紀念碑和革命先輩馬青同志事跡陳列室的建立,又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鄉(xiāng)土文化資源。前小庫關帝廟曾是浙東抗日游擊大隊的舊址,在這里留下了“抗日十兄弟”的英雄事跡。這些抗日英雄的事跡無疑應該成為校本課程中寶貴的資源,讓后人永遠銘記。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利用,應該為學校的發(fā)展服務,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為教師的提升服務。本土化的校本課程,是學校特色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不僅能促進學校創(chuàng)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更能讓學生浸潤其中,無聲地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同時,在本土化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利用中,學校教師增強了課程意識,學會了利用本土資源進行校本課程的實踐,無形中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總之,校本課程的本土文化滋養(yǎng),能讓師生找到文化的認同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既是對本土文化的繼承,更是一種發(fā)展。因此,校本課程要有生命力,要有發(fā)展力,必須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在本土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才能走得更遠。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孫端鎮(zhèn)中心小學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