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俊 楊凌霞
耳穴壓豆治療老年慢性便秘的療效觀察
張世俊楊凌霞
目的:通過觀察98例老年便秘患者使用耳穴壓豆治療前后變化,評價耳穴壓豆治療便秘的有效性。方法:納入老年便秘患者9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給予耳穴壓豆法治療,對照組給予麻仁潤腸丸,評價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愈率38.7%,顯效32.3%,有效24.5%,無效4.5%,總有效率:95.5%;對照組治愈率:8.2%,顯效:28.6%,有效40.8%,無效:22.4%,總有效率:77.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前后癥狀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從大便性狀、排便困難程度、排便時間、排便頻率進行比較,癥狀明顯改善(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耳穴壓豆治療老年性便秘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藥物治療,臨床操作簡單,值得推廣應用。
耳穴壓豆;便秘;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年齡、活動受到限制、飲食習慣的改變、心理精神及服用藥物等諸多因素,導致老年人便秘發(fā)病率較青壯年明顯增高[1]。慢性便秘在中醫(yī)學中屬于“便秘”或“脾約證”范疇,目前藥物治療對于老年患者有其局限性與后遺癥,反而經常會加重原有疾病。近兩年我們采用耳穴壓豆治療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取得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診我院門診和住院的便秘患者98例,男63例,女35例;年齡61~83歲,平均68歲;排便間隔時間3~20天不等,以6~9天者居多。入組患者均排除腸道器質性阻塞病變或導致便秘的其他器質性損害及哺乳期婦女。按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病例分為兩組,每組49例。觀察組給予耳穴壓豆,對照組給予麻仁潤腸丸,1丸/次,3次/d。兩組均連服14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并在治療中經中醫(yī)科醫(yī)師進行辨證。
1.2診斷標準
1.2.1西醫(yī)診斷標準[2]。①根據羅馬Ⅲ診斷標準:患者在診斷前至少6個月中最近3個月有以下2個或以上癥狀者診斷為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阻塞感;至少25%的排便為硬糞塊;至少25%的排便需手助排便(如用手指排便、支托盆底)。②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標準。③不用瀉藥軟糞便少見。
1.2.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的中醫(y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的便秘診斷標準。
1.3治療方法①取穴:實證取直腸、大腸、肺、三焦、便秘點;虛證取直腸、大腸、肺、三焦、便秘點、脾、腎。②耳穴壓豆方法:首先用75%的醫(yī)用酒精消毒耳廓,用耳穴探棒在取穴范圍內尋找壓痛敏感點,患者有熱麻、脹痛感覺為得氣,用耳穴探棒輕壓敏感點,其次用鑷子夾取穴貼,將王不留行籽置于壓跡正中,貼好穴貼,用拇、食指循耳前后按壓至酸脹麻木,或微熱疼痛為得氣,較深的穴位可用棉棒按壓,以保證療效。每穴按壓1~2min,刺激量以最大耐受量為準,三餐后和睡前按壓,每日按壓次數不少于4次。3天更換穴貼1次,連續(xù)治療10d為一療程。
1.4觀察指標癥狀積分:排便頻率(<3d1次0分,3d1次2分,4~5d1次4分,>5d1次6分)、大便性狀(正常成形軟便0分,大便稍有干燥2分,大便干燥4分,大便干燥成羊糞狀6分)/排便困難程度(無困難0分,排便用力2分,排便非常用力4分,需手法協助6分)排便時間(0分:<10min,2分:10~15min,4分:15~25min,6分:>25min)。
1.5療效評價[4]①治愈:2d以內排便,其他癥狀基本消失;②顯效:排便次數大便性狀接近正常,其他癥狀明顯改善;③有效:排便次數、大便性狀改善;④無效:便秘癥狀無改變,其中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治愈率38.7%,顯效32.3%,有效24.5%,無效4.5%,總有效率:95.5%;對照組治愈率:8.2%,顯效:28.6%,有效40.8%,無效:22.4%,總有效率:77.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變化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從大便性狀、排便困難程度、排便時間、排便頻率進行比較,癥狀明顯改善(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49 49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大便性狀4.1±0.4 1.6±0.5 4.2±0.2 2.3±0.1排便困難3.6±0.6 2.0±0.4 3.5±0.4 2.2±0.7排便時間3.5±0.3 1.8±0.4 3.5±0.4 2.3±0.5排便頻率4.6±0.5 1.9±0.3 4.5±0.6 2.1±0.6
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之一,表現為大便過硬、量過少、排除困難或合并一些特殊癥狀,如排便不盡、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長期便秘會使患者感到焦慮不安、食欲不振、多夢失眠、情緒起伏大等[4]。老年人由于其膈肌、腹肌收縮力普遍下降,腸管蠕動減弱,在排便缺乏動力,同時由于糞便傳輸緩慢,消化腺體分泌消化酶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導致小腸對營養(yǎng)的吸收減少,再加上老年人因腦神經細胞、腸肌間神經叢與黏膜下神經叢減少與變性,使排便反射及敏感性降低,更易發(fā)生便秘。對于老年人慢性便秘中醫(yī)治療以滋補脾胃、補氣生津為主,以調節(jié)自身機能為原則,標本兼治。由于老年人體質較差,治療應當避免用單純的瀉藥,久泄必傷脾胃,應盡量使用潤下、緩瀉的中藥方劑[5,6]。但中藥治療療程長,起效慢,難以普遍推廣,患者依存性差,難以堅持,導致治療效果差。
耳穴是耳部的表皮穴位與人體經絡、臟腑、組織相互聯系是多種途徑,有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綜合調節(jié)的結果[7]。直腸穴可調理腸道功能;肺穴可清瀉腑實,通便;“肺朝百脈”即肺氣通血脈且與大腸相表里;三焦穴不經具有綜合五臟六腑的作用,也是諸多神經的交匯點;便秘點是診斷和治療便秘之要穴;脾為后天之本,脾穴具有調節(jié)消化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腎穴可壯陽益精,利水通便。耳穴壓豆治療是通過經絡作用,達到運行氣血,調臟腑陰陽,從而達到治療作用[8,9]。
本研究通過耳穴壓豆治療老年慢性便秘,療效滿意,而且此法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無痛苦、無副作用,病人易接受。既避免了老年患者口服緩瀉藥所造成的依賴性,同時又解決了灌腸法所考慮的禁忌證,同時降低了醫(yī)療費用,性價比高。壓豆的時間應該根據病情及季節(jié)不同而定,夏天留置時間不宜過長,3天為宜,值得臨床推廣。
[1]陳萍.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國際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3(6):253-5.
[2]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and the RomeⅢprocess[J].Gastroenterology,1999,45(suppl11):1-5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
[4]魏巍.老年性便秘的中醫(yī)藥治療與預防[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21):3354-3355.
[5]王君俏,呂探云,賈守梅,等.社區(qū)老年人慢性便秘及相關因素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8,22(12A):3128-3130.
[6]張喻.清腸合劑治療肛腸疾病術后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1,3(1):21-23.
[7]溫木生.耳穴貼壓療法[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7.
[8]章育正,呂乃群.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6:60.
[9]張淼.耳壓配合針刺治療中風后肝腎陰虛型抑郁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1,30(2):90-92.
A
1004-2725(2016)09-0701-03
747400甘肅甘南,迭部縣人民醫(yī)院內科
張世俊,E-mail:13972945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