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黑鷹紋章的演變與德意志國家的構(gòu)建

2016-10-10 11:59:45林純潔??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紋章德意志

林純潔??

摘要:鷹在古典時代是宙斯和羅馬皇帝的標志。在中世紀紋章興起之后,鷹被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采用為紋章,并在基督教氛圍影響下,被賦予了基督教的神圣含義。單頭鷹象征德意志國王,雙頭鷹象征皇權(quán)與帝國。諸侯對紋章的選擇象征了皇帝與諸侯關(guān)系的親疏。民族國家興起后,黑鷹逐漸成為德意志國家的標志。普魯士之鷹、共和之鷹和聯(lián)邦之鷹分別見證了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建立、現(xiàn)代國家的建立與失敗,乃至重構(gòu)。

關(guān)鍵詞:紋章;鷹;德意志;國家構(gòu)建

中圖分類號G13/17(516);K516.0A001907

近代以來,德意志民族國家形成較晚,國家構(gòu)建的道路也非常曲折,但值得注意的是,黑鷹紋章始終伴隨著德意志國家的構(gòu)建。從中世紀的帝國,到19世紀普魯士創(chuàng)立的民族國家,再到20世紀的聯(lián)邦共和國,黑鷹都是德意志國家的標志。在歐洲紋章體系發(fā)展過程中,黑鷹被德意志皇帝和世俗貴族廣泛采用為紋章,而且是中世紀紋章中唯一以雙頭展示的動物圖案,適應(yīng)了德意志國王選舉與皇帝加冕的復(fù)雜政治制度。1918年,在德國廢除貴族制度后,黑鷹紋章依然成為德國國徽。黑鷹如何由普世帝國的紋章逐步成為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標志?黑鷹紋章在德意志民族國家與聯(lián)邦國家的構(gòu)建過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學術(shù)界對紋章的起源、內(nèi)涵及其在政治領(lǐng)域的作用已經(jīng)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紋章興起于12世紀歐洲中世紀的鼎盛時期,是“一種按照特定規(guī)則構(gòu)成的彩色標志,專屬于某個個人、家族或團體的識別物”。①中世紀歐洲戰(zhàn)爭頻繁,紋章首先應(yīng)用于騎士和貴族的戰(zhàn)爭和比武,后來成為家族、身份、團體、地區(qū)的標志和象征,并逐步具有強烈的政治含義。如奧托弗里德·諾貝克的《紋章學:紋章的起源、意義與價值》一書全面研究紋章的歷史發(fā)展過程,高度評價了紋章對現(xiàn)代政治的影響:“所有的政治發(fā)展都能在紋章中找到表現(xiàn)形式?!雹?/p>

本文則試圖梳理黑鷹從古典時代到中世紀,乃至近代社會象征含義的變遷,分析黑鷹紋章在賦予德意志君主和國家以合法性和神圣性以及增強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中的作用,從而闡明黑鷹紋章在德意志國家構(gòu)建過程中的角色。

一、 帝國之鷹與神圣羅馬帝國的興衰

在動物界中,鷹由于其體格兇猛、目光銳利、飛行迅速,被稱為百鳥之王,古代以來受到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崇拜。在古代敘利亞,“鷹作為太陽神的標志,是他的使者,將人的靈魂運送到太陽那里,人的軀體留在塵世。”③在古埃及,鷹是光明之神荷拉斯的標志;在古希臘,鷹是宙斯的象征和信使。④鷹也因此成為很多帝國的象征?!暗蹏臉酥臼且恍┠軌蛘宫F(xiàn)天空和太陽的神圣力量的動物。首先是代表太陽或雷神的鷹與圍繞在天空的龍。兩種動物都象征了……統(tǒng)治世界。”Karl Schwarzenberg, Adler und Drache, Der Weltherrschaftsgedanke, Wien: Verlag Herold, 1958, S.268.

古羅馬時代,鷹象征“不朽、人的靈魂與世俗的權(quán)力”Gert Oswald, Lexikon der Heraldik, Mannheim: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1984, S.25.,還象征著主神朱庇特。Carl Alexander von Volborth, Heraldry of the world, London: Blandford Press Ltd, 1973, p.202. 大約在公元前104年,鷹成為羅馬軍團的標志。后來,鷹又成為羅馬皇帝的象征。在羅馬帝國早期的標志中鷹是單頭的。公元330年,羅馬帝國遷都地處歐亞大陸結(jié)合部的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繼續(xù)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其國家標志從單頭鷹逐步演變?yōu)樾垡晼|西方的雙頭鷹,“一個頭象征著羅馬,一個頭象征著君士坦丁堡”⑧J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70; S.29.。鷹在古代日耳曼社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經(jīng)常用于戰(zhàn)爭旗幟。

林純潔:黑鷹紋章的演變與德意志國家的構(gòu)建

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法蘭克王國繼之而起,統(tǒng)一了西歐,國王查理于公元800年加冕為羅馬皇帝,繼承了古代羅馬帝國的傳統(tǒng),包括鷹的標志,鷹象征了從羅馬帝國繼承來的合法性。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其中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后來德意志國家的起源。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為羅馬皇帝,以示繼承了羅馬皇帝的權(quán)威,由此建立了神圣羅馬帝國。

中世紀時,鷹作為皇帝的標志,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硬幣中。12世紀,紋章興起后,德意志皇帝自然地采用了鷹作為紋章的圖案?!霸诨艉嗨固辗彝醭?1381254)統(tǒng)治時期,鷹成為公認的德國統(tǒng)治者的象征?!盵英]斯萊特:《紋章插圖百科》,王心潔、馬仲文等譯,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08頁。 鷹從羅馬帝國以來就是皇帝的標志,這是以羅馬皇帝繼承人自居的德意志皇帝采用鷹紋章最主要的原因。

鷹作為皇帝的標志,除了古羅馬的傳統(tǒng),還有一個原因在于鷹在基督教中的重要地位?;浇虒椀淖鸪鐏碓从讵q太人。猶太人將鷹作為上帝的象征,如《舊約·出埃及記》中,耶和華對摩西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薄杜f約·出埃及記》19:4。 本文《圣經(jīng)》譯文均采用《圣經(jīng)》(和合本),上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2007年。 耶和華將自己比作鷹。這對基督教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歐洲進入基督教社會后,鷹還被作為福音書作者約翰的象征?!缎录s·啟示錄》4:7中寫到了《舊約·以西結(jié)書》1:10提及的異象:“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由此在基督教中,獅、牛、人、鷹逐步分別成為馬可、路加、馬太、約翰四大福音書作者的象征。由于馬可、路加、馬太較少描寫耶穌屬靈的一面,只有約翰“帶著堅定的目光關(guān)注到內(nèi)在和永恒的光明”, 因此,將這種動物中唯一能飛的鷹選為了約翰的標志。參見J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21. 又由于鷹翱翔在天空,且古代有鷹能返老還童的傳說,基督徒將之比作“耶穌升天之路”⑧。公元10世紀以后,西歐很多教堂在布道壇等地方裝飾鷹的圖案。

德意志中世紀的政治體制較為特殊,國王與皇帝的職位并存,國王由諸侯選舉產(chǎn)生,再由教皇加冕為皇帝。1257年,七大選侯制度形成。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頒布《金璽詔書》,正式確立了七大選侯制度,同時否定了教皇的加冕權(quán)。紋章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與這種政治體制相適應(yīng)的紋章文化。到了13世紀時,已經(jīng)形成慣例:德意志國王登基后,會采用單頭黑鷹作為紋章圖案;國王加冕為皇帝后,則會采用雙頭黑鷹作為紋章。鷹同時象征了繼承羅馬帝國的合法性與基督教的神圣性,德意志皇帝得以從另一個源頭汲取政權(quán)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從而得以部分地對抗教皇的影響,對神圣羅馬帝國的構(gòu)建具有重要意義。

中世紀政教關(guān)系復(fù)雜,皇帝與教皇既有合作,又有激烈的權(quán)力斗爭。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基督教學者賦予了雙頭鷹新的含義,如梅根堡的康拉德(13091374)認為:“雙頭鷹是一個標志,皇帝必須用他的劍捍衛(wèi)兩個等級:教士與俗人?!谏菓曰谂c哀悼的顏色,意味著皇帝要分擔基督的殉難之苦?!棌堥_的翅膀象征耶穌在十字架上的雙臂,盾牌的金色是屬靈之光?!雹軯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65; S.8283. 中世紀的教會一直致力于將從騎士到皇帝的各級世俗貴族馴化為基督的戰(zhàn)士,賦予鷹紋章基督教的含義正體現(xiàn)了這一努力。

使用黑鷹作為紋章較早的皇帝是12世紀后半期的腓特烈巴巴羅薩和亨利六世。中世紀歐洲的雙頭鷹起源于拜占庭,在11世紀時已有裝飾有雙頭鷹的物品從拜占庭流傳到西歐。1100年左右,西歐已經(jīng)接受了雙頭鷹,并應(yīng)用到印章和硬幣中。1189年,腓特烈巴巴羅薩發(fā)行的硬幣上有雙頭鷹圖案,此后雙頭鷹紋章開始逐步為皇帝所采用。15世紀初,皇帝西吉斯蒙德在位時正式確定了以雙頭鷹為紋章圖案。③[法]巴斯圖魯:《紋章學:一種象征標志的文化》,謝軍瑞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第58,61頁。 這與15世紀以來英國、法國等民族國家的興起也密切相關(guān)。在這個過程中,百合成為法國的標志,獅成為英國的標志。德意志的民族意識逐步增強,也迫切需要一個獨特的標志,作為帝國傳統(tǒng)的黑鷹紋章滿足了這個要求,同時體現(xiàn)了帝國的普世性和德意志性。

12世紀,德意志皇權(quán)還比較強大,大部分帝國諸侯也采用了鷹作為紋章,作為對皇帝的尊崇。但皇權(quán)在與教皇的主教敘任權(quán)斗爭中失敗后,已經(jīng)開始衰落。1254年,霍亨斯陶芬家族絕嗣,導致德意志經(jīng)歷了20年的大空位時代,皇權(quán)更加式微。隨著諸侯獨立性的增強,到了13世紀中葉,諸侯大多放棄了鷹作為紋章,開始采用其他各自的圖案。如巴伐利亞公爵在1196年左右的盾徽是鷹,約在1242年改成了藍白菱形紋章。又如普法爾茨伯爵1196年的盾徽也是鷹,約在1229年改為了金獅紋章。諸侯對鷹的舍棄,象征著諸侯對皇權(quán)的疏離。作為這種疏離的象征,世俗諸侯采用最多的紋章圖案是象征王權(quán)的獅子,這是在紋章學中與鷹相對抗的象征動物。③獅與鷹的對抗或疏離正體現(xiàn)了中世紀封建體制下諸侯在皇權(quán)下的自立與自治地位。

到了14世紀,除了皇帝的一些直屬領(lǐng)地、帝國城市中世紀后期,諸侯試圖擺脫皇帝的控制,一些城市則試圖借助皇帝的力量,擺脫諸侯的控制。于是,一些城市努力從皇帝那里獲得一些城市自治權(quán),這些城市被稱為帝國城市,以皇帝為最高領(lǐng)主,不屬于任何其他封建領(lǐng)主,有向皇帝納稅和提供軍隊的義務(wù),這些城市的紋章也因此多采用了皇帝的象征——鷹,這宣示著自由與獨立。如亞琛、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呂貝克、紐倫堡等地的鷹紋章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成為市徽,體現(xiàn)了帝國之鷹在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采用鷹紋章的主要是地處邊境、仍需依賴帝國支持的勃蘭登堡和普魯士。勃蘭登堡的紅鷹紋章,最早在1170年由阿斯坎納家族的奧托一世采用。普魯士黑鷹則見證了德意志從普世帝國走向民族國家的過程。

二、 普魯士之鷹與民族國家的建立

普魯士的黑鷹紋章起源于條頓騎士團。11891192年,來自德意志地區(qū)的騎士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98年在巴勒斯坦成立了條頓騎士團,采用白底黑十字作為紋章。

1225年,條頓騎士團受波蘭馬佐維亞公爵之邀,前往普魯士地區(qū)征服當?shù)氐漠惤掏?。為了獲得合法性,騎士團團長赫爾曼·馮·薩爾查(Hermann von Salza)利用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良好關(guān)系,1226年獲得皇帝頒發(fā)的《里米尼詔書》,確認將普魯士地區(qū)授予給條頓騎士團。于是騎士團前往普魯士地區(qū),征服當?shù)赝林?,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建立了一個騎士團國家。

騎士團團長采用的是黑鷹紋章,一般認為,1226年,皇帝腓特烈二世賜予了騎士團團長以帝國之鷹作為紋章的恩典。據(jù)后來研究,這僅是一個傳說。騎士團團長的印章中出現(xiàn)黑鷹,最早的證據(jù)可以追溯到1310年。當時很多諸侯將皇帝的黑鷹紋章放在自己紋章上,所以騎士團團長也做出了同樣的行為,以此將之作為帝國領(lǐng)地的標志,加強與帝國的聯(lián)系。⑤后來,黑鷹從團長的紋章演變成騎士團國家的標志。

騎士團在普魯士的擴張引起了周邊國家波蘭、立陶宛等國的警惕。1410年,騎士團在坦能堡戰(zhàn)役中被波蘭—立陶宛聯(lián)軍擊敗,被迫臣服于波蘭。

1511年,來自霍亨佐倫家族的阿爾布萊希特被選為騎士團團長,從而開啟了霍亨佐倫家族與普魯士的聯(lián)系。1525年,阿爾布萊希特響應(yīng)宗教改革的潮流,解散騎士團,將之改為世俗性質(zhì)的公國,接受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一世的冊封,任公爵。普魯士公國選擇黑鷹作為紋章,黑鷹脖子上戴有公爵冠,胸前綴有字母S,代表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霍亨佐倫家族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經(jīng)略,通過聯(lián)姻等各種手段,終于在1618年使勃蘭登堡與普魯士合并。1700年,霍亨佐倫家族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中站在皇帝一邊,終于換來皇帝允許普魯士公國升格為王國。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1月27日,國王腓特烈一世頒布敕令,修改紋章。紋章主體部分繼續(xù)以黑鷹作為圖案,并采用白底,正好符合霍亨佐倫家族紋章的黑白色調(diào)。黑鷹胸前綴有字母FR,意思是腓特烈國王(Fredericus Rex)。黑鷹頭戴王冠,左爪持有權(quán)力之球,右抓持有權(quán)杖。黑鷹胸前的字母從S變成FR,體現(xiàn)了普魯士的獨立建國和王權(quán)的權(quán)威。而王權(quán)的興起正是近代民族國家構(gòu)建的核心要素。王權(quán)“逐漸把政治權(quán)力集于一身并貫徹到國土的‘邊緣地區(qū),確立了相對固定明確的領(lǐng)土邊界;借助不斷強大的民族主義,把原本分散的政治認同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現(xiàn)代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楊雪冬:《民族國家與國家構(gòu)建:一個理論綜述》,載《復(fù)旦政治學評論》,2005年第3輯,第100頁。 普魯士國王積極加強王權(quán),同時借助了黑鷹的神圣含義。

腓特烈一世登基的同時,成立了黑鷹騎士團,設(shè)立了黑鷹勛章,這是普魯士最高級別的勛章。腓特烈一世在其頒布的文件《普魯士王國黑鷹騎士團的地位》中,闡述了他對黑鷹作為紋章的理解:“在這些動物中間,鷹特別高貴,因為它是鳥中之王,是正義的象征,以此創(chuàng)造了普魯士王國的紋章。鳥中之王賦予我們的國王以尊嚴,因此,我們要將之置于王冠的頂端。作為我們的王國紋章,它實際上說明了這個騎士團的地方和位置,從而很快就與其他騎士團區(qū)分出來:作為正義的象征,它給我們展示了我們王國和騎士團的最終目標,包含兩個方面:即履行公平和正義,各得其所。”③J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84; S.84.可見,普魯士將國王的尊嚴追溯到黑鷹,黑鷹象征了普魯士的王權(quán)和對正義的追求。

關(guān)于黑鷹勛章的設(shè)計,該文件解釋道:“鷹的一只爪上是月桂花環(huán),另一只爪上是雷電,在其頭上有一句拉丁語箴言:賞罰分明。用花環(huán)去施行獎賞的正義,用雷電去施行懲罰的正義,以賞罰分明彰顯普遍的公平。不是一人根據(jù)這個,一人根據(jù)那個,而是完全地根據(jù)每個人的貢獻進行對待?!雹埴椩谶@里象征了賞罰的施行者,即普魯士國家和國王。鷹頭上的箴言清楚地展示了腓特烈一世的治國理念和普魯士的政治傳統(tǒng)。普魯士王國在這種國策的指引下開始崛起。從此,普魯士之鷹開始與哈布斯堡奧地利的雙頭鷹在歐洲范圍內(nèi)展開了競爭,并積極爭奪統(tǒng)一德意志的領(lǐng)導權(quán)。

1848年,革命爆發(fā),德意志民眾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統(tǒng)一、自由、民主的國家。普魯士鎮(zhèn)壓了革命,但在統(tǒng)一這個目標上是一致的。普魯士在俾斯麥的領(lǐng)導下,實行軍國主義的鐵血政策。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將之逐出德意志。1871年,普魯士打敗法國后,統(tǒng)一德國,建立了德意志的民族國家——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追求的是德意志的民族國家,因此排除了多民族的奧地利,實現(xiàn)了小德意志方案。普魯士王室清醒地意識到了皇帝稱號在歷史上給德國帶來的災(zāi)難性后果,因此,寧可采用國王稱號,但俾斯麥認為,當時德國境內(nèi)已經(jīng)有了巴伐利亞、薩克森等多個王國,不可能讓已有的國王自動降級,因此讓普魯士國王勉強接受了皇帝稱號。[德]俾斯麥:《思考與回憶——俾斯麥回憶錄》(第二卷),楊德友、同鴻印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第97100頁。德意志帝國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象征帝國的雙頭鷹紋章,而是繼續(xù)采用了單頭鷹紋章,有的解釋認為,這可能是為了與奧地利進行區(qū)分。Carl Alexander von Volborth, Heraldry of the World, London: Blandford Press Ltd., 1973, p.203.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1848年革命期間,威廉親王(即后來的威廉一世皇帝)主張軍事鎮(zhèn)壓革命,被罵為“霰彈親王”,被迫逃亡英國,因此不喜歡德意志邦聯(lián)的雙頭鷹與黑紅金三色。④J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87; S.87. 但從普魯士統(tǒng)一德國及其國王加冕為皇帝的過程來看,單頭鷹紋章正符合其小德意志方案,標志著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建立。紋章的色調(diào)采用了與國旗相同的黑白紅三色。

普魯士朝廷在紋章細節(jié)上則爆發(fā)了激烈的爭論?;蕛﹄杼亓矣H王希望延續(xù)帝國的傳統(tǒng),同時贊同在帝國之鷹胸前懸掛霍亨佐倫家族的紋章,這符合紋章的傳統(tǒng),也得到了俾斯麥的支持;但普魯士王家紋章官施蒂爾弗里德伯爵(Stillfried)頑強地堅持在紋章中加入普魯士之鷹,以此體現(xiàn)普魯士的榮耀,這得到了皇后的支持。最終威廉一世皇帝采納了紋章官的意見,于1871年8月3日頒布詔書Hans Hattenhau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Nationalsymbole, München: Olzog Verlag,1990, S.110111.,確定紋章是:金色的盾徽上面是一頂皇冠,黑鷹位于中間,嘴和足為紅色,這在某種程度上仍然繼承了帝國之鷹的色調(diào),只是由雙頭鷹改為了單頭鷹。黑鷹胸前裝飾有普魯士之鷹,體現(xiàn)了普魯士在帝國中的核心地位。普魯士之鷹胸前則是霍亨佐倫家族的黑白四分盾徽,象征了該家族在帝國中的核心統(tǒng)治地位。這種設(shè)計雖然在藝術(shù)上不太美觀,但與當時的政治體制卻是高度一致的,由霍亨佐倫家族的普魯士國王出任皇帝,普魯士占據(jù)了帝國版圖的三分之二,在帝國中占據(jù)主導地位。

普魯士黑鷹見證了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建立,同時象征了其軍國主義傳統(tǒng)。普魯士以軍國主義統(tǒng)一德國,軍國主義在威廉二世時代愈演愈烈,黑鷹成為戰(zhàn)爭的標志。威廉二世熱衷于擴充軍備,他常年穿著軍服,其頭盔上裝飾有鷹的雕像。在1917年德國的一幅海報中,一只巨大的黑鷹飛翔在一只鴿子的上面,被解讀為“通過戰(zhàn)爭獲得和平。”Reiner Diederich, Der deutsche Adler, Funktionen eines politischen Symbols, Frankfurt a.M: Frankfurter Kunstverein, 1973, Abb.12.

三、 聯(lián)邦之鷹與現(xiàn)代國家的重構(gòu)

普魯士實現(xiàn)了德意志統(tǒng)一的理想,但其建立的民族國家并不是現(xiàn)代的民主國家。1848年革命的象征——黑紅金三色旗與普魯士的白底黑鷹在精神上是相違背的。這兩種顏色組合的興廢見證了專制、軍國主義與民主、自由的斗爭,當?shù)乱庵局椬罱K采用了黑紅金三色時,則體現(xiàn)了德意志構(gòu)建現(xiàn)代民主自由國家的實現(xiàn)。

1848年革命是德國追求現(xiàn)代民主自由,努力建立現(xiàn)代國家的標志性事件。當時德意志各邦派代表來到法蘭克福,召開議會。1848年3月9日,通過決議,繼續(xù)采用雙頭鷹作為邦聯(lián)紋章:“舊的德意志帝國之鷹,帶有銘文‘德意志邦聯(lián),使用舊帝國旗幟的顏色——黑紅金,作為德意志邦聯(lián)的紋章和顏色?!雹艿诩t金三色在革命中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德國追求統(tǒng)一、民主和自由的標志。這與普魯士黑白色所象征的專制傳統(tǒng)是相違背的。1848年革命期間,普魯士軍隊被迫撤離柏林,行軍途中曾唱到:“黑紅金三色旗在陽光下閃爍,受到褻瀆的黑鷹低頭憂傷?!盵德]俾斯麥:《思考與回憶——俾斯麥回憶錄》(第一卷),楊德友、同鴻印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第36頁。 當俾斯麥向威廉親王講述這段歌詞時,威廉親王痛苦不已。這種矛盾在共和國建立時再度爆發(fā)。

1918年,德國發(fā)生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魏瑪共和國。1919年,德國立憲會議在魏瑪舉行,立憲委員就國旗顏色爆發(fā)了爭論。右派政黨主張采用德意志帝國時代的黑白紅三色,社會民主黨等則主張使用象征1848年革命理想的黑紅金三色。最后達成妥協(xié):以黑紅金為國旗,以黑白紅為商旗。這雖然只是顏色之爭,但德國憲法史學者們認為,這“所表達的是對國家的基本問題還缺乏共識”蔣勁松:《德國代議制》(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第1040頁。。國旗顏色的確定為后來國徽的色調(diào)奠定了基礎(chǔ)。

魏瑪憲法并沒有規(guī)定國徽的設(shè)計,帝國之鷹停止使用后,一些人主張使用字母組合DR(Deutsches Reich)來作為國徽,由此擺脫舊帝國的色彩。③⑥Jürgen Hartmann, Der Bundesadler“, Vierteljahrshefte für Zeitgeschichte, Jahrgang 56,2008, Heft 3, S.499; S.500; S.499. 經(jīng)過激烈的爭論,德國最終仍然采用了黑鷹紋章,但進行了新的設(shè)計。1919年11月11日,總統(tǒng)艾伯特頒布《帝國國徽與帝國之鷹公告》:“在金色底面上,單頭黑鷹……頭轉(zhuǎn)向右方,翅膀張開,但羽毛收起,鷹嘴、色與爪都是紅色?!雹躂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88; S.88. 雖然依然是單頭鷹,但從色彩上看,魏瑪共和國的國徽整體上更多繼承的是1848年德意志邦聯(lián)的國徽,黑紅金三色成為鷹國徽的主要色彩,鷹也因此繼承了黑紅金所象征的統(tǒng)一、自由和民主,這被稱為第一個“共和之鷹”③。這個國徽是由皇后的御用紋章畫家埃米爾·多普勒設(shè)計的,但國徽上的黑鷹不受民眾歡迎,有人認為它像“鸚鵡骨頭”。在20世紀20年代通貨膨脹的背景下,有人形容它如“面臨倒閉”或“受驚的股票經(jīng)紀人”。④在巨大的爭議面前,1928年,德國采用了托比阿斯·施瓦布的設(shè)計。新的國徽圖案仍然是金底黑鷹,但更為簡潔,線條更為流暢,第二個共和之鷹從此誕生。

魏瑪共和國由于體制缺陷和國內(nèi)外局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走向了失敗,共和之鷹也因此被遺棄。1933年,納粹上臺,希特勒繼承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tǒng),也繼承了普魯士白底黑鷹的紋章。1935年,納粹德國廢除了黑紅金色的共和之鷹國徽,開始使用新的黑白色國徽。國徽是頭朝向右的黑鷹站立在橡樹枝花環(huán)上,花環(huán)中間是納粹黨的核心標志卐。黨徽與國徽相似,區(qū)別僅在于黑鷹頭朝向左。納粹實行集權(quán)體制,廢除了傳統(tǒng)的地方自治,很多地方由此被迫修改了紋章。魏瑪時代普魯士地區(qū)的紋章原為一只斜立的黑鷹,沒有任何裝飾,1933年更改為:黑鷹左爪持有兩支箭,右爪持有寶劍,頭上則寫有箴言 Gott mit uns(上帝與我們同在),胸前則是納粹卐符號,普魯士的軍國主義與納粹主義融合在了一起。納粹的國旗則采用了第二帝國的黑白紅三色。黑白紅三色再次戰(zhàn)勝了黑紅金三色,象征著專制和軍國主義戰(zhàn)勝了民主和自由。

魏瑪共和國是德意志民族創(chuàng)造的第一個現(xiàn)代國家,雖然被納粹暴政推翻,但仍積累了大量的民主實踐經(jīng)驗和教訓,為二戰(zhàn)后現(xiàn)代國家的重構(gòu)奠定了基礎(chǔ)。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德國被盟國分區(qū)占領(lǐng),5年之中沒有正式的國家標志。1949年,聯(lián)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分別在美蘇兩大陣營的支持下成立。聯(lián)邦德國繼承了魏瑪共和國的民主精神,重新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并根據(jù)其缺陷和教訓,對總統(tǒng)制等制度進行了修改;同時,摒棄了納粹時代的集權(quán)制度,恢復(fù)了地方自治的傳統(tǒng)和體制,國號中的“聯(lián)邦”一詞特別強調(diào)了此點,魏瑪時代的共和之鷹也被改稱為“聯(lián)邦之鷹”。

1950年1月20日,聯(lián)邦德國總統(tǒng)豪斯在波恩頒布《關(guān)于聯(lián)邦國徽與聯(lián)邦之鷹的公告》:“基于政府的決定,我在此宣布,聯(lián)邦國徽采用金底單頭黑鷹……”⑦Alois Friedel, Deutsche Staatssymbole, Frankfurt a.M: Athenum Verlag, 1968, S.54; S.55.它在內(nèi)容上與1919年艾伯特總統(tǒng)的公告基本相同,只是將Reich(帝國)換成了Bund(聯(lián)邦)。這份公告由總統(tǒng)豪斯簽署,總理阿登納與內(nèi)政部長海涅曼副署,有學者認為這三個簽名“賦予了這個公告共和的光環(huán)”⑥。由此,聯(lián)邦德國恢復(fù)了魏瑪時代的國家標志,國徽完全采用了施瓦布設(shè)計的黑鷹圖案,以此宣示繼承了魏瑪?shù)拿裰黧w制。由于魏瑪時代的共和之鷹已經(jīng)深入人心,重新采用黑鷹紋章沒有引發(fā)爭議。國徽的顏色與國旗一致,黑色的鷹身、紅色的嘴與爪、金色的底面,繼承了黑紅金三色的1848年傳統(tǒng)。聯(lián)邦之鷹的采用,標志著德意志現(xiàn)代民主國家的重新建構(gòu)。

聯(lián)邦之鷹也是聯(lián)邦印章的圖案,并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當國家的每個意志行為,蓋上作為法律執(zhí)行標志的鷹印章時,這個聯(lián)邦紋章不止證明我們國家的主權(quán),同時象征了在這個國家對人的尊嚴與權(quán)利的保護?!雹呗?lián)邦之鷹還被聯(lián)邦總統(tǒng)、政府、參議院、議院、憲法法院等聯(lián)邦機構(gòu)廣泛采用為標志。這些標志都在聯(lián)邦之鷹模板的基礎(chǔ)上有所改動,或被稱為聯(lián)邦之鷹的變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這些機構(gòu)的獨立性。聯(lián)邦之鷹作為德國國徽,逐步成為現(xiàn)代德國民眾認同度最高的國家標志。1965年8月,在聯(lián)邦德國的一次民意調(diào)查中,45%的民眾認為,鷹是德國的標志;26%的民眾認為是黑紅金三色;2%的民眾認為是德國國歌。Alois Friedel, Deutsche Staatssymbole, Frankfurt a.M: Athenum Verlag, 1968, S.52.

民主德國則拋棄了象征德國傳統(tǒng)的黑鷹紋章:中央層面,采用了新的國徽,最初以象征工人階級的鐵錘為核心圖案,環(huán)繞以象征農(nóng)民階級的麥穗;后來又加入了象征知識分子的圓規(guī)圖案;地方層面,則取消了地方自治,建立了中央集權(quán)的行政體制,1952年,撤銷了州級行政單位,設(shè)立專區(qū),區(qū)下設(shè)市,同時取消了代表各地特色的紋章。如勃蘭登堡廢除了已使用大約800年的紅鷹紋章。聯(lián)邦德國有學者對此大為惋惜,希望“鷹成為自由和民主的標志。我們的兄弟在不遠的將來重新來到它的羽翼之下”Johannes Enno Korn, Adler und Doppeladler: ein Zeichen im Wandel der Geschichte, Dissertation von Gttingen Universitt, 1967, S.90.。

1990年,民主德國恢復(fù)了之前的州建制,并以新州的名義加入聯(lián)邦德國,兩德最終統(tǒng)一,這對歐洲乃至世界都影響巨大,但在國家構(gòu)建層面,則只是聯(lián)邦德國制度在東德地區(qū)的擴展。德國沒有制定原先設(shè)想的統(tǒng)一后的新憲法,而是將《基本法》的適用范圍擴展到東德地區(qū),聯(lián)邦之鷹也同樣地成為統(tǒng)一后德國的國徽,全體德國人都處在了它對人的尊嚴和權(quán)利保護的“羽翼之下”。東德各州陸續(xù)恢復(fù)了歷史上的紋章,如勃蘭登堡恢復(fù)了紅鷹紋章;薩克森安哈爾特的州徽則由三部分組成:黑鷹、薩克森花環(huán)和站在紅色城墻上的黑熊。黑熊象征安哈爾特,薩克森花環(huán)與普魯士黑鷹象征之前作為普魯士王國一個省的薩克森。紋章的恢復(fù)體現(xiàn)了對德意志傳統(tǒng)的認同、對歷史的傳承與地方特色的維護。

從帝國之鷹到普魯士之鷹,從共和之鷹到聯(lián)邦之鷹,黑鷹紋章從皇權(quán)的標志,到象征德國對統(tǒng)一的追求和民族國家的建立,最終成為現(xiàn)代德國主權(quán)的標志,以及象征對人的尊嚴和權(quán)利的保護,見證了德意志國家逐步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曲折構(gòu)建過程。

The Changes of Black Eagle on the Coat of Arms

and German State Building

LIN Chun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The eagle was the symbol of Zeus and the roman emperor. After the coat of arms emerged in the Middle Ages, the eagle became the coat of arms of the emperor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and was endowed with holy Christian significa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The eagle symbolized the German king and the doubleheaded eagle symbolized the empire and royal power; the coat of arms of dukes and princes hinte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emperor. After the emergence of nation states, the eagle came to become the national symbol of Germany. The Prussian eagle, republican eagle and federal eagle testified respective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erman nation state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fail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coat of arms;eagle;Germany;state building

猜你喜歡
紋章德意志
紋章瓷
老友(2022年6期)2022-06-27 03:17:32
紋章的用色法則與視覺效應(yīng)的研究
魅力中國(2021年21期)2021-08-07 09:02:00
論《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類概念
TüV 南德意志集團
TüV 南德意志集團
女性專屬紋章的藝術(shù)化特征及傳承
外銷歐洲的中國紋章瓷釋讀
——以荷蘭阿姆斯特丹海軍艦長定制的聯(lián)姻紋章瓷盤為例
小演講,讓德意志“走”進初中歷史課堂
淺談色彩法則對紋章瓷裝飾工藝的影響
大眾文藝(2014年16期)2014-07-12 15:49:56
在德意志的陽臺上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0
景东| 山阳县| 新昌县| 云梦县| 张家港市| 蚌埠市| 海兴县| 隆子县| 绥芬河市| 习水县| 西宁市| 镇赉县| 华容县| 北川| 五常市| 平果县| 石阡县| 江口县| 天等县| 凤山县| 广宁县| 新郑市| 诸暨市| 镇坪县| 巴塘县| 安岳县| 如皋市| 花莲市| 洛扎县| 古田县| 孙吴县| 靖州| 黄冈市| 谢通门县| 舞阳县| 共和县| 遂昌县| 铜陵市| 芜湖市| 东乡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