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美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對提升學生地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培養(yǎng)興趣、創(chuàng)造氛圍、鼓勵用圖、利用多媒體和培養(yǎng)習慣教學“五部曲”,有效提高學生地理讀圖和用圖能力。
關鍵詞: 讀圖 用圖 地理教學
地圖能夠形象、直觀地表達地理知識,具有信息容量大、表達簡明扼要的優(yōu)點,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對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具有重要作用[1]。下面就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策略進行具體論述: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用圖和讀圖
歡樂的地理課堂教學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地圖是地理學科教學中一種生動有趣的語言,所以老師將地圖知識以幽默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用圖和讀圖。其中,地圖都有一定的形狀,有些形狀能夠給人以幽默感和靈感,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例如:學習《宇宙中的地球》的內容時,針對地球上南極洲部分的知識點,大部分學生難以把握南極洲周圍的海洋位置,這時老師便可以將南極洲的地圖形狀比喻成為展翅翱翔的海鳥,隨之可采用幽默的語言描述周圍海洋的形狀,如“南極鳥,太平肚,印度翅,人西頭,凹翅中山,嘴頂民城”。這樣南極洲周圍的三大洋便分別對應鳥的各個部位,甚至還明確指出了中國建立的兩個南極考察站的位置。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讀圖興趣,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南極洲地區(qū)的印象。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通過多年教學經(jīng)驗分析,學生在做試題的過程中,如果難以對圖標中的地理知識進行準確定位,自然無法準確答出后面的“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因此,在高中地理“地圖”課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學會準確讀圖。其中,區(qū)域地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堅持從指圖回答問題入手,將理論知識一一落實到地圖中,合理地將圖文知識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便能夠在加深學生地理知識印象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2]。
例如:在學習《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的內容時,老師可以綜合利用中國地形圖和政區(qū)圖,引導學生在地圖中準確標注出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長城的位置,并圈住出西北地區(qū)包含的范圍,通過師生間的良好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我是西北一部分”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分別代表西北地位的一個省區(qū),并且在一張大的地圖上面分別站入代表的省區(qū)范圍內,讓學生能夠將西北地區(qū)包含范圍中的省區(qū)名字一一對應起來。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西北地區(qū)的位置和包含的省區(qū),還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讀圖和用圖能力。
三、鼓勵學生用圖,增強學生的讀圖意識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堅持指導學生從讀圖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意識。這樣學生做試題時能快速從圖中找到對應的條件,有效避免“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應該指導學生親自動手指圖和畫圖,不斷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印象,有效增強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例如:講解“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內容時,老師便可以指導學生先勾畫出河流,并標注出河流的流向,這樣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中國地勢特點,提升學生的地理水平。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地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地圖中的每個位置都涉及大量信息,如區(qū)域地形、氣候、人口和工農(nóng)業(yè)等社會經(jīng)濟信息。但是,在傳統(tǒng)地理教學過程中,單純展示靜態(tài)的地區(qū)地圖,再將區(qū)域信息一一傳授給學生,地圖與空間信息分開教學,這樣不但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制約學生地圖分析能力提高[3]。因此,在當前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合理地將地圖信息與空間信息整合在一起,直觀形象地進行展示,將大容量的空間信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讀圖和用圖能力,為提升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指導學生填圖和用圖,培養(yǎng)學生用圖習慣
在地理課程教學之后,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地理水平,有效結合課程教學知識,合理布置一些地圖填繪的課堂作業(yè)或者課后習題,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鞏固課堂知識,如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氣壓帶和風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填圖能力和地理知識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口的空間變化》的內容時,老師便可利用課堂即將結束的幾分鐘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填圖訓練,讓學生先全面熟悉教材課本的原圖,再將書本合上,逐步完成世界人口分布圖、世界人種分布圖的填圖練習作業(y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在一旁及時指導,當學生完成了讀圖、析圖、繪圖和填圖之后,不但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入掌握和記憶地圖知識,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用圖習慣。
六、結語
地圖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此,老師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用圖和讀圖能力培養(yǎng),采用培養(yǎng)興趣、創(chuàng)設氛圍、鼓勵用圖、利用多媒體和培養(yǎng)習慣教學“五部曲”,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海靜.淺談對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和策略探究[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10).
[2]何乃忠,劉曉紅.例談高中地理教學讀圖能力訓練的有效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