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樹立英語閱讀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并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從而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閱讀興趣;閱讀自信心;閱讀習慣;閱讀技能;語言運用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樹立英語閱讀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并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從而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此,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運用教材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等,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理解教材,把握技巧
縱觀教材內(nèi)容,每一單元都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閱讀技巧。課文中提到的閱讀技巧歸納起來有:(1)預測技能。(2)如何使用學生字典去閱讀。(3)通過篇名和每段首句的理解去閱讀。(4)通過篇局去閱讀文章。(5)細節(jié)閱讀。(6)通過尋找中心句去了解文章的大意等。教學時我指導學生適當?shù)亓私夂褪褂眠@些閱讀技巧,以提高閱讀水平和質量。
二、布置預習任務,掃除閱讀障礙
預習是學生在課前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進而達到解決問題這一目的的過程。提前預習是指導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
預習時重點是生詞,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單詞,了解這些生詞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詞性,而重點詞則要求學生查找其用法,從而為進一步整體理解課文打好基礎。
三、輕松導入新課,激發(fā)閱讀興趣
課堂教學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而興趣是做好一切的基礎,因此,課前的導語如果設計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所采取的主要導入方式有:(1)設疑導入(對故事性較強的課文)。(2)激趣式導入(對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3)時事、新聞導入。(4)討論導入。(5)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等。教師還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出一些話題,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或辯論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且還能產(chǎn)生成就感。
四、活化課文教學,提高閱讀效率
1.提問閱讀法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是有的放矢的好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能就課文內(nèi)容熟練提問。例如,在教學八年級Unit 4—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時,可設計問題如下:閱讀前提問:(1)Is this a school of a village or a city?
(2)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of the volunteer teachers?閱讀后的提問:(1)Does Yang Lei love her volunteer work?(2)What is the volunteer teacherslife there?(3)What decision did Yang Lei have after the volunteer work?
2.表格填充法
某些課文長,難度大,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理解課文有困難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地點等將課文內(nèi)容整理編組設計成簡明扼要的表格以便于學生迅速掌握課文大意。如八年級下冊Unit 3—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時,我根據(jù)課文出現(xiàn)的時間列表如下:
這樣教師將表格展示給學生,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將較長的課文由難變易。實際上,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頭緒,形成系統(tǒng)認識,特別適應于寫人物的說明文和列舉數(shù)字較多的科普性文章。
3.提綱法
提綱法,就是精心設計課文的框架,引導學生填充,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整體性框架式理解。這種方法既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增強了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和駕馭文段的能力。
五、加強課外閱讀,鞏固閱讀效果
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1)閱讀材料。閱讀材料的選用盡量做到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趣味性強,生詞量一般在3%左右。(2)閱讀速度。要求學生閱讀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不僅要注意句子的表層意義,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層意義,注意句子同文章內(nèi)容及主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行限時閱讀訓練,每篇文章閱讀時間控制在8~10分鐘。(3)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向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閱讀時不要出聲,要默讀;不要逐字、逐詞、逐句地讀,而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好引導、指導和督導的作用。而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原有的文化知識和生活實際,精心設計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學會閱讀,進行真正的閱讀和思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基本的閱讀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系統(tǒng)地、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易小紅.支架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D].上海師范大學,2012.